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上極具毀滅性的病害之一(Hansen & Maxwell, 1991; Erwin & Ribeiro, 1996)。1948年首次發現於美國印第安納州(Kaufmann和Gerdemann,1958)在許多大豆生產國相繼發生(Schmitthenner,1985;Doupnik,1993;Wrather等,1995)。1986年被我國確定為A1類進境植物檢疫對象(許志剛,1998)。目前,大豆疫霉根腐病在亞洲、非洲、歐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二十多個國家的大豆主產區均有發生(Förster et al., 1994),每年給全球大豆生產造成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Erwin& Ribeiro, 1996; Tyler, 2007)。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從上述地區進口大豆的增加,在中國的部分地區也陸續發現有大豆疫黴菌的危害。

信息


中文學名:大豆疫霉根腐病
拉丁學名: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病原中文名:大雄疫霉大豆專化型
病原分類地位:鞭毛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大豆
主要為害部位:根部

為害分佈


1948年美國中西部大豆主產區此病為害嚴重,至今仍是美國大豆生產上的一大威脅。在感病品種上可造成減產50%以上。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中國也發生此病,但不普遍。出苗前病害可引起種子腐爛及死苗。出苗后因根腐或莖腐引起幼苗萎蔫和死亡。病害在大豆各生育期發生。較大的植株受害,莖基部變褐腐爛,病部環繞莖並蔓延至第10節。下部葉片脈間變黃,上部葉片褪綠,以後植株萎蔫,葉片凋萎仍懸掛植株上。病株主根常變褐色,側根、支根多腐爛。病部被鐮刀菌、擬莖點菌(Phomopsis spp)等真菌再度侵染而呈現紅色或黑色。

為害癥狀


大豆各生育期均可發病。出苗前染病引起種子腐爛或死苗。出苗后染病引致根腐或莖腐,造成幼苗萎蔫或死亡。成株染病莖基部變褐腐爛,病部環繞莖蔓延至第10節,下部葉片葉脈間黃化,上部葉片褪綠,造成植株萎蔫,凋萎葉片懸掛在植株上。病根變成褐色,側根、支根腐爛。

病原形態特徵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glycinea Kuan Erwin稱大雄疫霉大豆專化型,屬鞭毛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產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壁厚,單生在藏卵器里。雄器側生。卵孢子發芽長出芽管,形成菌絲或孢囊。孢囊無乳狀突起,萌發后形成遊動孢子或直接萌發生出芽管。形成遊動孢子適溫15℃,最低5℃,孢子囊直接萌發適溫25℃。卵孢子在水中4天後萌發,每天需光照2小時以上。24~27℃卵孢子萌發率高達78%,15℃或30℃萌發率只有8%~9%。該菌已劃分出24個生理小種。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成為該病初侵染源。帶有病菌的土粒被風雨吹或濺到大豆上能引致初侵染,積水土中的遊動孢子遇上大豆根以後,先形成休止孢子,后萌發侵入,產生菌絲在寄主細胞間蔓延,形成球狀或指狀吸器汲取營養,同時還可形成大量卵孢子。土壤中或病殘體上卵孢子可存活多年。卵孢子經30天休眠才能發芽。濕度高或多雨天氣、土壤粘重,易發病。重茬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對當地小種具抵抗力的抗病品種。
(2)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深耕及中耕培土。雨後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濕氣滯留。
(3)播種時溝施甲霜靈顆粒劑,使大豆根吸收可防止根部侵染。
(4)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3%的35%甲霜靈粉劑拌種。
(5)必要時噴灑或澆灌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倍液。
(6)必要時噴灑植物動力2003或多得稀土營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