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

法性

法性,和佛性、實相、如來藏等概念,義一而名異。 《大乘玄論》卷三稱:“經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實際等,並是佛性之異名。”《涅盤經》也說“佛性有種種名,於一佛性,亦名法性、涅盤,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嚴三昧、師子吼三味”。指諸法的真實體性;與‘真如法性’、‘真法性’等同義。《大般若經》卷三六○載,法性與法界、不虛妄性、平等性、實際等,皆為真如的異名。

法性


(梵dharmata^,巴dhammata^,藏chos-n~id)
《菩薩處胎經》卷六有真法性或真性之說。《大智度論》卷三十二說,法性與如、如如、實際、實相等意義相同。

意義


圓覺經》雲(大正17·917b)︰‘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大智度論》更將一切諸法的總相、別相,都歸為法性。法藏在《大乘起信論義記》中釋‘法性真如海’時,說法性是真體普遍之義,以一切法為性,遍染凈,通情、非情而顯深厚之義。慧遠《大乘義章》卷一也說,法性是一切法的體性。
但是,《六波羅蜜經》卷一及卷十謂法性無定性;《無量壽經》卷下雲(大正12·273a)︰‘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大智度論》也說,諸法無實相,諸法空空畢竟如是,同為一空是為法性。因為無定性、平等一如,所以能成差別的萬法。如三論宗不許談諸法實有,而說真空為法性。此外,周遍十方的佛身也被稱為法性法身或法性身。法身所住之地也被稱為法性土。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三十;《寶雨經》卷九;《大寶積經》卷五十二〈般若波羅蜜多品〉;《佛地經論》卷五;《大般若經》卷五六九〈法性品〉;《成唯識論》卷二;《中論》卷四〈觀涅盤品〉;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