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石

白馬石

白馬石,故名思意即形似白馬的石頭。根據不同的來源,可將白馬石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天外飛來的隕石,比如黑龍江綏棱的白馬石;另一種是人工雕刻的,比如泰山的白馬石,賦予了其固有的歷史人文特點;再一種是自然形成的,比如遼河大連冰峪溝的天然奇石。

白馬石因其產生歷史和來源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白馬石文化。與文化聯繫密切的是泰山的白馬石民俗村和南京的白馬石文化節,白馬石文化與當地的民風和人文歷史緊密結合起來。綏棱有白馬石風景區、哈密有白馬石草原、大連冰峪溝白馬石都屬於自然的白馬石景觀。

黑龍江


綏棱縣屬革命老區,趙尚志、金策、於天放、陳雷等都在此戰鬥過,是東北抗聯的重要活動地區之一。白馬石距縣城約70公里,相傳在很久以前,一塊巨石從天而降,因其石似一白馬,故取名為白馬石。據有關專家考證,這是21世紀以來發現的世界罕見的一塊隕石,有著較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
1938年抗聯三路軍三師師長王明貴與二路軍六師師長張光迪帶領隊伍在白馬石勝利會師。1939年初,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常委金策在這裡主持召開了成立西北臨時指揮部籌備會。白馬石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三、六、九、十一軍會師地和抗聯秘密聯絡站,抗聯在此多次召開重要軍事會議。老抗聯將領陳雷為白馬石抗聯會師地紀念碑提寫了碑名並作詩歌,樹碑以紀念那段歷史。趙尚志同志就參加了這次少為人知的悲壯的西征。
白馬石
白馬石
白馬石見證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維護民族尊嚴的艱難歷程和不屈的精神。白馬石風景區已經成為綏棱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紅色旅遊的一個重要景點。白馬石旅遊區現已闢建了白馬石山莊、張家灣漂流、森林小火車、五一石林、白馬石、大仙堂等旅遊景點。

山東


白馬石民俗村位於泰山紅門遊覽路進山口以東兩公里處。村落不僅完整地保留了泰山傳統的民居及農民生產、生活的民俗民風,還有齊威王白馬石、黃巾軍山寨、漢墓遺址、現代摩崖石刻等景點。(見圖示)
白馬石村是國務院批准的“華文教育基地”,也是泰山作家創作基地。每年都有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的民俗旅遊團前來觀光遊覽。如果您厭倦了鋼骨水泥、車水馬龍的城市生活,想親近自然,放鬆一下心身,這裡是您的上佳選擇。
白馬石有樸素整潔的農家客舍,幾乎家家院子里都栽種著有名的泰山紅石榴樹,深深的古井內蓄存著甘冽的泰山泉水……
住在農家院里,可品嘗農民主婦為您精心準備的粗茶淡飯,走出農家院,您可跟隨老農把式,或去躬耕田野、或去剪修果枝、或去採摘果實、或去池畔垂釣……
民俗村內還有馬術俱樂部,任您騎上純種新疆駿馬馳騁在跑馬場……
村子里的幾十家農家餐館,開在家裡的古樸、建在山坡的清幽、修在水上的雅緻,在這些農家餐館,您可以吃到農民在深山裡採摘的幾十種野菜……
村子里還有自製黑陶的傳統,農民手藝人精工細琢的黑陶,“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堅如瓷、聲如磬”,琳琅滿目,美不勝收,遠銷海外,品種多達二十多個系列,三百五十多個品種……
去白馬石旅遊,交通非常便利,火車站有39路、37路、19路公交車直通村裡。從泰山登山東路進山入口處紅門東拐,沿著村裡修建的環山路,步行半個多小時亦可到達。
白馬石
白馬石
泰山白馬石民俗文化旅遊村,位於泰山登山中路紅門東兩公里處,是山與城的結合部,環山路北是泰山保護區,也是民俗旅遊和泰山植物園的主要所在地;內有齊威王、黃巾軍山寨等兩處歷史文化遺址,540餘處摩崖石刻;環山路以南是城市規劃建設區。整個村落比較完整地保留了泰山傳統的民居及農民生產、生活的民俗民風。2001年泰山白馬石民俗文化村被國務院僑辦命名為“中國泰山華文教育基地”;2002年被泰安市文學藝術聯合會命名為“泰山作家創作基地”;2003年被泰安市消費者協會命名為“泰山紅石榴為泰山名優特產和泰山紅石榴示範基地”;山東農業大學泰山赤磷魚研究與保護基地;2004年,被中國特產經濟貿易促進辦公室列為重點扶持單位,並被中國民俗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民俗文化村”。為了更好的弘揚泰山民俗文化和白馬石村的傳統文化,自1994年起白馬石村累積投資3000萬元,修建了多條公路,並進行綠化建設;同時採用土地置換的辦法,騰出舊村搞民俗,讓村民蓋起二層小康樓,村裡每戶給予2萬元補助,80%的農民住上了小康樓;對於家庭困難戶,村裡又集中興建了高層住宅樓,每戶居住面積都在100平方米以上。村裡為50歲以上的村民全部辦理了養老保險,同時對22-49歲的村民進行免費技術培訓,辦理了勞動就業保險,使所有村民都有了一技之長。2005年,他們在新疆哈租地2萬畝,買地5000畝,開拓疆域,建設新家園,為此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對泰山白馬石人投資新疆的事迹給予了報道。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村兩委班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奮進,充分發揮地處泰山的自然優勢,大力發展民俗自然生態旅遊。由於注重民俗特色和地方特色,使遊客真正參與體驗到農家生活,民俗風情,體會到“家家紅石榴,戶戶長壽人“的樂趣。泰山白馬石民俗旅遊村分為幾大功能區。其一是農家風情區。內有樸素整潔的農家客舍,可居住,可品嘗農家風味的粗茶淡飯。有體驗農田耕作的習農園,有石榴等水果採摘園。其二是康體娛樂區。內有馬術俱樂部、健身俱樂部、垂釣中心、荷花池,紅楓林,翠竹園、茶藝廳、陶藝居、棋牌廳,赤磷魚養殖基地,泰山特產選購中心。翠竹園餐廳,紅石榴山莊等餐飲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白馬石民俗文化旅遊村生態環境優越、山清水秀、林茂果豐,素有“家家紅石榴,戶戶長壽人”之美譽。旅遊資源豐富,山野情趣盎然,食、宿、游、購、娛一條龍服務。交通便利,市內幹道,外環路公共汽車、旅遊車均能直達,是一個旅遊觀光,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

遼寧


興城雙樹鄉有個屯子叫白石馬。從前,屯東山坡上有塊馬形石頭,據說它是一匹真馬變的。
那時,屯裡住著兩戶人家,一家姓張,主人叫張誠,另一家姓臘,主人叫臘頭。兩家共養一匹大白馬,一家十天,輪流餵養。
張誠人老實,心眼好,喂牲口寸草鍘三刀,草細料足。臘頭為人奸詐,心毒手狠。輪到臘頭喂馬時,草料老不足,餓得大白馬整天“咴咴”直叫。大白馬通人性,張家對它好,給張家幹活時就拚命地干;臘家對它苛刻,到給臘家幹活時,它就偷懶不出力。臘頭恨透了大白馬,幹活時不是抽就是打。張誠見了實在心疼,就和臘頭商量:“大哥,馬歸兩家,不好照料,不如歸一家吧?”臘頭早有此心,就是不願先吐口,這回聽張誠一說,就趕忙應了:“行,馬就歸你了,不過買這馬時花了三石糧食,現在能值六石了,你得給我三石糧食。”
張誠一聽,爽快地應了聲“中”,就給了臘頭三石糧食。他拉馬時,臘頭又說:“兄弟,不是大哥我貪小,白馬你拉過去,可以後我的活還得這匹馬給我做,地還得它給我種。”
張誠又痛快地答應了:“中,這屯就咱兩家,誰還不興幫誰一把?”
白馬石
白馬石
臘頭得了糧食,又白使用馬,心裡覺得挺自在,可就有一樣,那匹大白馬在老張家越長越壯實,給老張家幹活時使勁干;可當臘頭家借用時,那馬橫豎不吃,打死它也不拉套,氣得臘頭起了歹心。一天半夜,他偷偷進了張家院,在草料里拌上了毒藥,那大白馬就葯死了。
張誠死了大白馬,全家都挺傷心,為了報答大白馬對他家效的力,就在東山坡上為白馬修了一座馬墳。臘頭聽說后,心想:老張家真傻,一張馬皮還值不少錢呢!晚上臘頭就帶著兒子拿著鍬鎬,上山去刨馬墳,起馬屍,想把皮肉拿到外地去換錢。墳剛挖開,鎬頭一落,“咯”的一聲響,鎬下面濺起了火星,仔細一看,馬屍不見了,躺在墳里的是一塊像馬一樣的大白石頭。臘頭父子嚇得丟了魂。連墳也顧不上填就跑回家了。第二天,張家見馬墳被挖開了,裡邊躺著石頭馬,覺得很奇怪。臘頭就在外放風說,那匹馬死後成精了。
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人們發現天天晚上有牲口到臘家地里吃莊稼,到張家地里去拉糞,直到雞叫才又跑回山上變成石馬。這事張家沒有在意,臘家卻放在心上,天天派人到地里去察看,終於發現,吃他家莊稼的那匹馬是被他毒死的大白馬。
這天晚上,臘頭帶著兒子拿著鎬,躺在張家地里,要等馬來拉糞時把馬打死,好到官府告張家用馬來興妖作怪。
到了半夜,馬在臘家地里吃完后,又“噠噠”跑到張家地里去拉糞,躲在張家地里的臘頭父子突然蹦了起來,臘頭的兒子舉起鎬頭對準馬腰就是一下,白馬痛得“咴咴”直叫,后蹄向後一踢,踢在臘頭的肚子上,臘頭“嗖”的一下飛到海上,掉進海里,變成了臘頭棒子魚。臘頭兒子一看他爹被白馬踢得沒影子,嚇得跑回家裡去了。他怕這件事傳出去丟臉,就連夜悄悄地把家搬走,隱姓埋名躲藏起來。據說,從此中國就沒有姓臘的了。
那白馬從那天跑回東山坡,就再也沒下來過。從此,這屯就叫做“白馬石”了。
白馬石鄉位於葫蘆島市西北部,全鄉12個行政村,34個自然屯,總面積7872公頃,其中荒地5864公頃,果樹地面積300公頃,河灘地面積216公頃,其餘屬村屯建設用地。該鄉屬遼西山區鄉鎮,錦朝公路由此通過,交通便利,水果、森林資源豐富,具有大量的荒山資源可待開發,是農林牧果業開發者的樂園。
一、交通較為便利,是投資者辦廠理想之地。
白馬石地處葫蘆島——朝陽、錦州——朝陽的必經之地。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現已在上三角、中家店建起了加油站。並在下三角村建立了液化氣站。便利的交通條件,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二、果樹業發達,是遠近聞名的果樹專業鄉。
水果是白馬石鄉主導產業,果業佔全鄉人均收入的50%。全鄉有果樹3餘萬株,所產果品果形正,口味好,色澤度好。該鄉所產的短枝富土蘋果遠銷世界各地,現該鄉正大力推廣果實套袋,稀花蔬果等技術,以提高果品產量,質量,同時加速果樹品種改良和老殘果園改造,抓好果品貯藏,利用時間差使水果就地增值,形成規模效益。
三、豐富的荒山資源,是林業和養殖業開發者的好去處。
白馬石鄉四面環山,全鄉宜林面積廣闊,適於發展用材林和經濟林,2000年鄉政府採取工程造林和封山造林相結合的措施擴大林業綜合開發,預計2001年將全鄉適宜綠化荒山全部綠化。以開發乾果業為主,利用山棗資源嫁接大棗、摘種山杏已初具規模,摘種、嫁接大棗達到百萬餘株,種山杏百萬餘株,形成大棗、山杏基地。
白馬石鄉政府志在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力求在二十一世紀打開新局面,歡迎社會各界到我鄉蒞臨指導,並給予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