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當羌

燒當羌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燒當羌首領滇吾、滇岸兄弟率步騎5000攻隴西塞,敗漢軍於允街、允吾、唐谷等地,揭開了東漢羌人大起義的序幕。明帝永平二年(59年),漢將竇固、馬武等敗燒當羌於西邯(今青海化隆縣境),徙其降眾7000口於三輔。安帝永初元年(107年),羌人起義,徙居塞內的燒當羌首領麻奴(東吾孫)兄弟率領所部,西逃出塞,至令居塞(今甘肅永登縣境)以西至武威以南山谷間。

基本介紹


燒當羌
古代羌人部落之一。燒當為無弋爰劍十三世孫,因其種至燒當時很強盛,其子孫則以燒當為種號。從燒當傳至西漢末年的玄孫滇良,皆世居賜支河曲北岸的大允谷(今共和縣境)。東漢初,滇良父子乘漢朝擊敗先零羌並遷其降種於內郡之機,掩擊先零、卑湳等羌,掠其財畜,奪居土地肥美的大、小榆谷(今海南州黃河以南部分地區),由是始強。至光武帝末年時勢力強盛,常稱雄諸羌,發展成為繼先零羌之後最為強大的部落集團。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燒當羌首領滇吾、滇岸兄弟率步騎5000攻隴西塞,敗漢軍於允街、允吾、唐谷等地,揭開了東漢羌人大起義的序幕。明帝永平二年(59年),漢將竇固、馬武等敗燒當羌於西邯(今青海化隆縣境),徙其降眾7000口於三輔。后滇吾、東吾父子率部移居安定郡。章帝章和元年(87年),漢金城太守張紆在臨羌(今青海湟源縣境)毒殺燒當羌首領迷吾等800餘人,迷吾子迷唐向塞號哭,燒當、燒何等羌結盟共攻罕隴西塞,與隴西太守寇旴戰於白石,迷唐敗退大、小榆谷。在此後的近半個世紀中,燒當羌與諸羌聯合多次起義,戰事連綿不斷。僅從章和元年(87年)至和帝永元十五年(103年)的10餘年中,東漢為鎮壓羌人起義先後更換的護羌校尉就達8人,出兵五六十次,用兵10餘萬人次。東漢採取武力鎮壓和分化瓦解等手段,最終打敗了燒當羌酋迷唐領導的羌人起義,后迷唐餘眾不滿千人,遠越賜支河首(今青海黃河河源一帶),依發羌居。安帝永初元年(107年),羌人起義,徙居塞內的燒當羌首領麻奴(東吾孫)兄弟率領所部,西逃出塞,至令居塞(今甘肅永登縣境)以西至武威以南山谷間。建光元年(121年),護羌校尉馬賢調武威、張掖郡兵對其夾擊,被麻奴部眾敗於令居。麻奴部眾到湟中,遭馬賢追擊,羌眾逃往塞外河曲一帶,后因孤弱飢困遂繞道向東,麻奴率其部落3000餘戶將於漢陽太守耿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