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與霧

夜與霧

《徠夜與霧》是由法國Argos Films公司製作的戰爭歷史紀錄片,由阿倫·雷奈執導。

該片揭露了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恐怖暴行,於1956年7月1日在柏林首映。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195徠6年導演用攝影機帶領觀眾重回奧斯維辛。當年納粹集中營的舊址上已是一片祥和美麗的野外風光。然而時間倒回到1933年納粹黨掌權之時,整個城市被陰霾籠罩:大片修建起來的集中營房排列整齊,大量猶太人被抓進集中營開始接受非人的折磨和侮辱。這裡對人種進行分級,在皮膚上紋上編號,在衣服上縫製等級的徽章。疾病,飢餓,勞役使集中營屍體遍地。1942年希萊姆到訪,奉行“破壞”政策,集中營難民進入更加悲慘的境遇,被藥品公司買下用作實驗。1945年,集中營人數倍增后已不堪負荷,成堆的屍體被推土機推入大坑掩埋。
這部揭露納粹集中營恐怖暴行的紀錄片,歷來被公認是紀錄電影傑作。畫面中黑與白的色彩更加令人觸目驚心:堆積如山的女人的頭髮,用屍體做成的肥皂,還有一張張印有mark的人皮。影片警醒世人:戰爭已經平息,但我們不能閉上眼睛。

幕後製作


拍攝背景
該片是受法國二戰歷史委員會的委託而拍攝的,以今昔對比的方式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集中營的暴行。影片開始於二戰結束12年後的一個晴朗夏日,攝影機帶領觀眾進入荒無人跡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
拍攝手法
導演用法國人和盟軍解放集中營時拍攝的黑白紀錄片來表現殘酷的過去,而用自己拍攝的彩色片表現同一地點當前的和平景象,用強烈的比較製造反差效果。表現過去的鏡頭往往是把一些靜態的照片連接在一起,用攝影機搖拍以強調細節;拍攝當前的景物時攝影機連續不斷地移動。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演員
Récitant 米歇爾·布蓋
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
萊因哈特·海德里希萊因哈特·海德里希
海因里希·希姆萊海因里希·希姆萊
Julius·StreicherJulius·Streicher
雷哈德·赫德里奇雷哈德·赫德里奇

職員表

製作人Anatole Dauman、Édouard Muszka、Samy Halfon、Philippe Lifchitz
導演阿倫·雷奈
副導演(助理)André Heinreich、Jean-Charles Lauthe、克利斯·馬克
編劇克利斯·馬克
攝影Ghislain Cloquet、Sacha Vierny
配樂Hanns Eisler
剪輯阿倫·雷奈
視覺特效Henry Ferrand、Anne Sarraute
錄音Jacqueline Chasney、Henri Colpi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獲獎名稱獲獎者備註
1961年第十四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聯合國獎阿倫·雷乃提名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時間國家╱地區上映時間
芬蘭1960年10月21日瑞典1998年8月28日
捷克2002年4月17日墨西哥2002年5月5日
澳大利亞2005年2月25日捷克2005年4月8日
巴西2005年9月27日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國家
Argos Films法國

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國家發行公司國家
標準收藏美國Aurora巴西
Ripley's Home Video義大利Umbrella Entertainment澳大利亞

作品評價


劇照
劇照
清晰的旁白將觀眾帶進已經雜草環生的一座座營地,遲緩的攝影機移動拍攝周圍環境。穿插在片中的一具具屍體堆積的影像,加上該片灰色的影調,讓人不寒而慄。在眾多紛繁的二戰反思影片中,該片脫穎而出,雄渾大氣,發人深醒。(新浪網評)
該片拍攝時經常採用間離手法,給觀眾留下冷靜思考的空間,任何描寫、任何圖片都不能如實地再現那些恐怖事件的真實向度:那種永無止境的、持續不斷的恐懼。然而,導演通過獨特的手法展示了當時的殘酷景象。(鳳凰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