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贛
焦贛
焦贛(Gòng),或作“焦貢”,字延壽。西漢中後期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人,漢代著名哲學家。
漢昭帝時,焦延壽出來作官,政績很好。後來又專心讀書,尤其下工夫研究《易經》,一邊講授,一邊著書,著有《焦氏易林》。代表徒弟有京房。
焦贛出生於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貧民之家,但自幼發憤苦讀,涉獵廣泛,獨鍾於《易》學,並在《易》學方面有所成就,得到地方人的稱頌。
梁敬王劉定國得知焦贛的情況后,對其十分欣賞與寵幸,命王室“供其資用,令極易學“。焦贛學有所成后,梁敬王任命其做郡吏。漢昭帝(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時,梁敬王又推薦其做小黃縣縣令。
焦贛任職期間,每有盜賊姦邪之事,事情未發之前,便能事先掌握一些情況,並提前做好防範措施。因此,一些盜賊或姦邪之徒在焦贛為政期間,從不敢輕舉妄動。焦贛為政愛恤民眾,培養賢吏,又用其善占之術“化行縣中”,為郡縣中的百姓辦事。因為焦贛有惠政,得到一方民眾的擁戴,梁敬王準備對其遷舉與提升,但當地的“三老官屬”皆上書請願,摯意挽留,梁敬王便也順從民意,讓其續留在梁國做小黃縣令,最終焦贛死在小黃令任上。
焦氏的易學主要著作有《易林》、《易林變占》。《隋書·經籍志》載有焦氏撰《易林》十六卷,梁又本三十二卷。《易林變占》十六卷。《舊唐書·經籍志》載有焦氏《易林》十六卷,《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亦有著錄。今存焦氏著作有《易林》。
《漢書。儒林傳》:“京房受《易》梁睢陽人焦延壽,延壽雲嘗從孟喜問《易》。”唐。顏師古註:“延壽其字,名贛(Gòng)。”
《漢書·京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