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劉弗陵的結果 展開

劉弗陵

西漢第八位皇帝

漢昭帝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6月5日),西漢第八位皇帝(含呂后稱制時期的前少帝和后少帝),漢武帝劉徹少子,母為鉤弋夫人

后元二年(前87年)立為皇太子,同年即位,霍光金日磾桑弘羊受武帝遺詔輔政,即位后委政霍光。因海內虛耗、民生凋敝,故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屢次減免租賦,招撫流民。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郡國賢良文學召開鹽鐵會議,隨後罷榷酤。又與匈奴恢復和親。政治較為安定,社會經濟有所恢復。開啟了“昭宣中興”的良好局面。

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劉弗陵因病駕崩,時年二十一歲,在位十三年,謚號孝昭皇帝,葬於平陵

人物關係


大事件

-94

出生

公元前94年出生。

-87-02-12

被立為太子

公元前87年2月12日,漢世宗病重,將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立為皇太子。

-87-02-14

登基為帝

公元前87年2月15日,劉弗陵登基為帝,是為漢昭帝。

-80-09

平定內亂

公元前80年9月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揭穿之後,準備發動武裝政變。漢昭帝、霍光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劃。遂在這一政變未發動之前,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

-74-04-17

逝世

公元前74年4月17日劉弗陵因病崩於長安未央宮,年僅二十一歲。六月七日,葬於平陵,謚號為孝昭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劉弗陵為漢武帝劉徹的小兒子,母親趙婕妤(鉤弋夫人)以“奇女子氣”得寵,居住在鉤弋宮中。太始三年(前94年),趙婕妤生下劉弗陵,號稱“鉤弋子”。據說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月而生,於是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
征和二年(前91年),發生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后自殺,之後數年漢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
戾太子劉據死後,皇三子劉旦上書父皇,自願進京擔任皇宮保衛,希望得立為太子,漢武帝大怒,立殺劉旦派來的使者,並削其三縣。皇四子劉胥為人奢侈,喜好遊樂,行為舉止毫無法度,未被立儲。皇五子劉髆系李夫人所生,李廣利的外甥。征和三年(前90年),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謀划立劉髆為太子,事發后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后元元年(前88年)正月,即漢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劉髆去世。
征和三、四年(前90年、前89年)間,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體格健壯、聰明伶俐,很像他少年之時,特別寵愛劉弗陵,對他抱有很大期望。武帝有意傳位於劉弗陵,就命內廷畫工繪製“周公輔成王”的圖畫,賜給奉車都尉霍光,暗示群臣自己欲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為了防止自己死後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武帝又將劉弗陵的生母賜死。
后元二年二月十二乙丑日(前87年3月27日),漢武帝病重,將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立為皇太子。二月十三日,武帝詔近臣託孤,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接受遺詔輔政。加封金日磾為車騎將軍,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夫,共同輔佐少主。
登基為帝
后元二年二月十四丁卯日(前87年3月29日),漢武帝病逝。二月十五戊辰日(前87年3月30日),劉弗陵登基為帝,是為漢昭帝。封親姊鄂邑公主為長公主,入住皇宮。遵照武帝遺詔,由大將軍霍光主持國政、錄尚書事,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為其副手。
輔臣爭權
始元元年(前86年),輔佐朝政一年多的金日磾病逝,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霍光與同為輔政大臣的金日磾和上官桀都有聯姻關係,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了霍光長女為妻,生有一女上官氏,兩家結為姻親,關係密切,每當霍光休假外出或沐浴時,上官桀經常代替他處理國家政務。
始元四年(前83年),昭帝年十二歲,鄠邑長公主為其選皇后,上官安打算讓年僅六歲的女兒上官氏入主後宮,遭到霍光反對。上官安與鄂邑長公主的情夫丁外人關係要好,轉而通過公主成功實現目的,立女上官氏為皇后(即上官皇后),自己則因親升為車騎將軍,封桑樂侯。上官家族為了回報鄂邑長公主,想將丁外人封為列侯(漢代有規定,非列侯不能娶公主),被霍光以“無功不得封侯”駁回。霍光此前又曾多次阻止上官家族其他親戚封官,雙方因而結怨,成為政敵。御史大夫桑弘羊自恃功高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絕,且二人的政治主張有嚴重分歧,因而桑弘羊怨恨霍光。漢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因為沒有被立為皇帝,也心存怨恨。於是這幾股政治勢力就暫時聯合起來,試圖殺死霍光,廢掉劉弗陵。
識破讒言
始元六年(前81年),上官桀、燕王劉旦等人加緊了政變的準備工作。燕王劉旦將奪取帝位的賭注壓在上官桀身上,前後派遣十多人,帶了大批金銀珠寶,賄賂長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奪取帝位。他們襲用“清君側”的故伎,令人以燕王劉旦的名義上書昭帝,捏造說:“霍光正在檢閱京都兵備,京都附近道路已經戒嚴;霍光將被匈奴扣留十九年的蘇武召還京都,任為典屬國,意欲借取匈奴兵力;霍光擅自調動所屬兵力。所有這些,是為推翻昭帝,自立為帝。”並聲稱燕王劉旦為了防止奸臣變亂,要入朝宿衛。
當時制度,吏民上書言事,霍光以領尚書先看(實際上霍光是先行批閱),遇有不好的,可壓下不報。上官桀只有等到霍光休假沐浴時才能代替霍光處理奏章。於是上官桀趁霍光沐浴之機,將奏章送到昭帝手中,上官桀想通過昭帝把這事批複下來,而後再由他按照奏章內容來宣布霍光的“罪狀”,由桑弘羊組織朝臣共同脅迫霍光退位。他們沒有想到,當燕王劉旦的書信到達漢昭帝的手中后,就被漢昭帝扣壓在那裡,不予理睬。
次日早朝,霍光已得知上官桀的舉動,就站在張貼武帝所贈“周公輔成王圖”的畫室之中,不去上朝,以此要求昭帝表明態度。昭帝見朝廷中沒有霍光,就向朝臣打聽,上官桀乘機回答說:“因為燕王告發他的罪狀,他不敢來上朝了。”昭帝下詔召大將軍。霍光進宮,除下將軍冠叩頭自責。昭帝說:“將軍戴上冠,我知道那封書信是在造謠誹謗,將軍無罪。”霍光說:“陛下怎麼知道的?”昭帝說:“將軍到廣明亭去,召集郎官部屬罷了。如果你要調動所屬兵力,時間用不了十天,燕王劉旦遠在外地,怎麼能夠知道呢!況且,你如果真的要推翻我,也無須如此大動干戈!”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十四歲的昭帝一語揭穿,所有在朝大臣對昭帝如此聰明善斷無不表示驚嘆,霍光的輔政地位得到了穩固。
上奏書的人後來失蹤了,官府追捕得很緊。上官桀等人害怕,就對昭帝說:“小事不值得追究。”昭帝不聽。之後上官桀一黨仍然派人詆毀霍光,昭帝怒道:“大將軍是忠臣,先帝讓他輔佐朕,敢有詆毀他的按罪處置。”上官桀等不敢再說。昭帝也因此更加親近霍光而疏遠上官一派。
平定內亂
元鳳元年(前80年)九月,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揭穿之後,準備發動武裝政變。他們計劃,由長公主設宴邀請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將霍光殺掉,廢除漢昭帝。鄂邑長公主門下的稻田使者(管理稻田租稅的官員)燕倉知道了他們的陰謀,向大司農楊敞司馬遷之婿)告發,楊敞卻素來小心謹慎,並沒有上奏檢舉,只是裝病卧床在家了。燕倉又把這事告訴了諫大夫杜延年,杜延年上奏檢舉。於是昭帝、霍光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劃。遂在這一政變未發動之前,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長公主、燕王劉旦自知不得赦免,先後自殺身亡。九歲的上官皇后因為年紀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未被廢黜。
委任霍光
內亂平定后,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不但霍光權傾朝野,“威震海內”,他的兒子霍禹、侄孫霍雲還是統率宮衛郎官的中郎將;霍雲的弟弟霍山官任奉車都尉侍中;兩個女婿分別擔任東宮和西宮的衛尉,掌管整個皇宮的警衛;堂兄弟、親戚也都擔任了朝廷的重要職位,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遍布西漢朝廷的龐大的勢力網。至此,霍光已經成為當時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霍光秉政后,前後十三年,“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因病去世
元平元年四月十七癸未日(前74年6月5日),劉弗陵因病崩於長安未央宮,年僅二十一歲。六月初七壬申日(前74年7月24日),葬於平陵,謚號為孝昭皇帝。
劉弗陵墓葬
劉弗陵墓葬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親漢世宗劉徹
母親趙婕妤(鉤弋夫人)
兄長劉據戾太子
劉閎齊懷王
劉旦燕剌王
劉胥廣陵厲王
劉髆昌邑哀王
姐妹鄂邑長公主蓋長公主,漢昭帝的大姐,漢世宗的大女兒,生母不詳。
衛長公主,漢世宗劉徹和皇後衛子夫的長女。
諸邑公主漢世宗與皇後衛子夫之女,與陽石公主同坐巫蠱之禍而死。
石邑公主一說陽石公主,漢世宗與皇後衛子夫之女。
夷安公主漢世宗之女,生母不詳,嫁漢世宗姊妹隆慮公主之子昭平君。
皇后上官氏孫女,上官安之女,霍光的外孫女。
妃嬪周陽氏

主要成就


政治

霍光秉政
漢昭帝即位后,因年幼,遵從武帝遺詔,由霍光輔政。燕王劉旦等陰謀叛亂時,劉弗陵和霍光君臣相互信任,在朝廷安危的關鍵時刻,平定了政變,保持了西漢王朝的穩定。
其後,昭帝在霍光輔政下,沿用武帝末期的嚴刑峻法制度,重視吏治,調查民間疾苦及冤案、官吏失職等事宜,處置縱容反叛的少府徐仁、廷尉王平、左馮翊賈勝胡等人。並先後四次察舉賢良,任命楊敞為相,雋不疑為京兆尹等,明經治獄。
因內外措施得當,使得武帝後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西漢自文景之治后被武帝窮兵黷武政策所耗空的國力開始得到了恢復,為“昭宣中興”揭開了序幕。
鹽鐵之議
漢武帝時期施行的鹽鐵官營、酒榷均輸等經濟政策,是在反擊匈奴、財政空虛的情況下實行的。雖然充裕了國家財政,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經濟基礎;但是這些政策逐步使一部分財富集中於大官僚、大地主及大商人手中,而剝奪了中小階層的利益。出現了官吏“行奸賣平”、“農民重苦,女紅再稅”、“豪吏富商積貨儲物以待其急,輕賈奸吏收賤以取貴”的局面。
為了保證“與民休息”政策的實行,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昭帝下詔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國所舉賢良文學,詢問民間疾苦所在。賢良文學與桑弘羊意見不一,雙方就民間疾苦的原因、對匈奴的政策、施政方針和治國理念等多方面展開了激烈交鋒,史稱“鹽鐵之議”。
會議並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但爭論雙方的觀點對昭宣時期漢王朝的統治政策還是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主流上看,大權在握的霍光基本上堅持了漢武帝輪台罪己詔中所制定的政策,推行“與民休息”的措施,將公田與貧民耕種,貸給農民種子、口糧,免除部分賦稅、徭役,降低鹽價,與匈奴保持友好關係。這些措施符合賢良文學提出的“行仁政,以德治國”的意見。賢良文學也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成為政治舞台上一股活躍的力量。

軍事

加強北方戍防
漢昭帝時,烏桓逐漸強大,匈奴也趁機數犯漢邊。后元二年(前87年)冬,匈奴入侵北方國境,殺略吏民;朝廷徵募能征善射的士兵,屯田於張掖郡,派左將軍上官桀巡視北部邊疆。
始元二年(前85年),左谷蠡王在衛律等支持下繼位,稱壺衍鞮單於,改與漢通好,並釋蘇武歸漢。不久,匈奴又發兵兩萬騎掠漢塞,昭帝派兵出擊,活捉甌脫王,從此匈奴不敢再入侵張掖郡。
元鳳三年(前78年)冬,匈奴壺衍鞮單於怨恨烏桓為漢朝傾力偵察動靜,遣騎兵兩萬襲擊烏桓,烏桓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昭帝遣度遼將軍范明友率軍出遼東,迎擊匈奴軍,匈奴撤兵。范明友遂遵從霍光“兵不空出,即后匈奴,遂擊烏桓”的籌劃,乘烏桓遭匈奴襲擊之機,驅兵直奔烏桓,一舉擊殺烏桓三名首領並部眾六千餘人,得勝還師。
元鳳六年(前75年),烏桓再次發兵犯幽州,范明友率軍出擊,再次擊退烏桓。隨後,昭帝調整北方防務,縮減玄菟郡疆界、設立金城郡,並招募郡國民眾修築防禦工事。
平定西南叛亂
漢武帝劉徹駕崩后,西南部分地區開始不服漢朝統治,多次發生反叛。始元元年(前86年)夏,益州等地二十四邑夷民反漢,漢昭帝遣水衡都尉呂破胡,率軍迅速將其平息,劃分河內歸屬冀州、河東歸屬并州
始元四年(前83年),西南姑繒、葉愉等夷民部落再次起兵反漢,昭帝復命呂破胡率軍征討。由於呂破胡此次未能迅速進抵益州,致益州太守被殺,死傷四千餘人。
始元四年(前83年)冬,為平定反叛,西漢朝廷又命漢朝將軍王平、田廣明率部征討,並調句町侯毋波的親兵武裝配合,至始元五年(前82年)秋,漢軍捕斬夷民三萬餘人,虜獲牲畜五萬餘頭,遂平益州郡,鉤町侯毋波斬首捕虜有功,封為句町王,封邑句町國,享受國縣並置的特殊待遇。

經濟

武帝晚期,因對外戰爭、封禪等造成國力嚴重損耗,發布《罪己詔》,及時扭轉了對國內外的方針政策。昭帝即位后,延續了武帝末期與民休息的政策,對內繼續休養生息,多次下令郡國官員以勸勉農桑為首要政務,並躬耕於鉤盾弄田、上林苑,示民從事農桑,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了減免窮困百姓的負擔,昭帝多次頒布了減免田租、口賦及其他雜稅的詔令,凡遇郡國遭受水旱及地震災害,當年租賦徭役皆免,並頒布“令民得以律占租”的法令,廢除了律外苛稅。
同時,採納鹽鐵之議時,賢良文學的意見,停止了酒類專賣,免去酒類專賣官吏;並罷不急之官,體民間疾苦。在昭帝一系列措施下,漢武帝奢侈無度、連年征戰所導致的“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的形勢終於得以顯著扭轉。因此,昭帝之世,“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外交

北方邊境:昭帝一方面加強北方戍防,多次擊敗進犯的匈奴、烏桓等,另一方面重新與匈奴和親,並派使者要求放回蘇武等人,以改善雙方的關係。
西南邊境:加封鉤町侯毋波為句町王,使其掌管封地句町國,以穩定西南的政局穩定。
西域方面:因龜茲、樓蘭聯合匈奴,殺漢使官,元鳳年間,派傅介子出使大宛前去問責,使龜茲王和樓蘭王服罪,並於龜茲斬殺了匈奴使者。元鳳四年(前77年),昭帝再次派遣傅介子前往樓蘭,傅介子以發放漢廷賞賜為名,攜帶黃金錦繡至樓蘭,於宴席中斬殺樓蘭王安歸,另立在漢樓蘭質子尉屠耆為王,改國名為鄯善,遷都於扜泥城,成功解決了西域問題。

文化

漢武帝時期創建太學,但規模很有限,只有幾位經學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官員),到漢昭帝時增加到一百人。太學的興立,進一步有效地助長了民間積極向學的風氣,對於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壟斷官位的情形有所改變,一些出身社會下層的“英俊”之士,逐漸得到了入仕的機會。
在對待秦朝的思想方面,西漢的官方歷史意識,在漢武帝之後開始發生變化,從含糊的泛泛否定轉而為總體否定,否定中不再包含肯定,對秦文明的分析態度開始消失,尤其體現在賢良文學者的議論中。在桓寬鹽鐵論》中,就有不少涉及批判秦文明的篇章,例如《誅秦》《周秦》《伐功》《申韓》《備胡》等。
另外,昭帝時期還是漢代漆器生產的發達時期;元鳳年間的沂水鮑宅山鳳凰畫像是現存最早的畫像石;最早的完整箭支,也是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所制。
劉弗陵墓葬
劉弗陵墓葬

人物評價


歷代評價

曹丕:夫孝昭,父非武王,母非邑姜,體不承聖,化不胎育,保失仁義之德,佐無隆平之治,所謂生深宮中,長婦手矣,德與體並,智與性成。
曹植:周公以天下初定,武王既終,而成王尚幼,未能定南面之事,是以推己忠誠,稱制假號。二弟流言,邵公疑之,發金滕之匱,然後用寤,亦未決也。至於昭帝所以不疑於霍光,亦緣武帝有遺詔於光。使光若周公踐天子之位,行周公之事,吾恐叛者非徒二弟,疑者非徒邵公也。且賢者固不能知聖賢,自其宜耳。昭帝固可不疑霍光,成王自可疑周公也。若以昭帝勝成王,霍光當逾周公邪?
李世民:昔漢昭帝之保霍光,魏太祖之明程昱,朕之不德,庶幾於此。
李德裕:①人君之德,莫大於至明,明以照奸,則百邪不能蔽矣,漢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慚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②使昭帝得伊、呂之佐,則成、康不足侔矣。
司馬光: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詐,固可以親政矣。
蘇轍:昭帝享國十三年,年甫及冠,功未有見於天下,其不及成王者亦遠矣。天壽雖出於天,然人事常參焉。故吾以為成王之壽考,周公之功也;昭帝之短折,霍光之過也。
洪邁: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後世稱其明。
錢時:昭帝甫十四而能明燕書之詐。昔人謂成王有慚德,固矣。雖然,昭帝止於昭帝,而成王進德,遂至學有緝熙於光明之盛。愚於此則深見,天姿雖美不足恃,而學問之功為大也。昭帝享國則固日淺,而成王復辟之年亦方弱冠耳。《洛誥》答周公之語,非大進所學有見於道,能為是言乎。因觀三代而下,英君誼辟,非無剛明特達之才,而不能躋之二帝三王之盛者,皆由不學之故。非不學也,不以二帝三王之所學者為學也。非不學二帝三王之所學者也,無二帝三王之佐也。由是言之,成王雖疑周公而周公不負成王,昭帝雖不疑霍光而霍光則有負於昭帝多矣。

史書評價

漢書》:昔周成以孺子繼統,而有管、蔡四國流言之變。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亂之謀。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時以成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至始元、元鳳之間,匈奴和親,百姓充實。舉賢良、文學,問民所疾苦,議鹽、鐵而罷榷酤,尊號曰“昭”,不亦宜乎!
劉弗陵墓葬
劉弗陵墓葬

人物事件


罷樂淋池

漢昭帝剛登基時,派人修造了一座淋池,方圓千步。池中栽植分枝荷,號為“低光荷”,池中又有“倒生菱”,池底的泥呈紫色,稱為“紫泥菱”。昭帝非常喜歡淋池,常乘文梓之舟,通宵達旦地在這裡遊玩,並讓宮女唱歌,其詞曰:“秋素錦兮泛洪波,揮縴手兮折芰荷。涼風凄凄揚棹歌,雲光曙開月低河,萬歲為樂豈為多。”
到了年底,很多大臣上表諫阻昭帝不要耽於享樂,昭帝接受了群臣規勸,不再貪戀享受。亭台樓榭、鸞舟荷芰也隨著時間推移以至朽爛湮滅。

太液黃鵠

始元元年(前86年),漢昭帝八歲,有一隻黃鵠(天鵝的一種)飛入建章宮內的太液池中,群臣都認為是瑞兆,便趁機為昭帝上壽。昭帝非常高興,就賞賜諸侯、列侯和各宗室成員,並作歌吟唱,其詞曰:“黃鵠飛兮下建章,羽肅肅兮行蹌蹌,金為衣兮菊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顧菲薄,愧爾嘉祥。”

悲劇婚姻

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后,漢昭帝在私生活上也受到了很大限制。昭帝十二歲時,納年僅六歲的上官氏為皇后。不久發生輔臣爭權,上官父子被誅,皇后因為年幼且是霍光外孫女未被廢黜,但經此一變,漢昭帝對皇后越發冷落。其後,霍光為了讓上官皇后獲得專寵,增加懷孕幾率,不許後宮妃嬪進御;並命令宮女穿“窮絝”(有前後襠、系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開),以防範昭帝跟宮女發生曖昧。但直到劉弗陵因病去世,上官皇后也未能生育子嗣。
劉弗陵墓葬
劉弗陵墓葬

後世紀念


陵寢墓地

平陵風采
平陵風采
漢昭帝葬於平陵。平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大王村至互助村之間,沿用了自漢景帝陽陵時形成的雙重陵園,包括漢昭帝陵園和上官皇后陵園。帝陵與后陵的四周各有垣牆,形成兩個形制相似的陵園,西為帝陵,東為後陵。
漢昭帝陵園位於平陵陵園中部略偏東南的位置,外有夯築園牆,園牆正中各闢一門,有“三出”門闕。平陵東南是漢昭帝“徘徊廟”遺址,東側是陪葬墓群。據文獻記載,陪葬平陵的有夏侯勝、朱雲竇嬰、張禹等,但具體名位難考。
2014年,考古人員在漢昭帝平陵,發現陵廟等建築遺址7處、外藏坑1288座、祔葬墓8座,以及寢殿、便殿等禮制建築。

史籍記載

班固《漢書·卷七·昭帝紀第七》
班固《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班固《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十三》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小說名作者
《長樂夜未央》易楚
《未央夕照》糜初
《詢君意》李歆
《雲中歌》桐華

影視形象

時間劇名扮演者
2001年烏龍闖情關王欽
2004年漢武大帝孫鑫鈺
2014年大漢情緣之雲中歌陸毅、姚子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