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宮
中國古代宮殿建築
建章宮,中國古代宮殿建築,是漢武帝劉徹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宮苑。武帝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建章宮建築組群的外圍築有城垣。宮城中還分佈眾多不同組合的殿堂建築。
建章宮遺址
建章宮的布局來看,從正門圓闕、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宮形成一條中軸線,其他宮室分佈在左右,全部圍以閣道。宮城內北部為太液池,築有三神山,宮城西面為唐中庭、唐中池。中軸線上有多重門、闕,正門曰閶闔,也叫璧門,高二十五丈,是城關式建築。後為玉堂,建台上。屋頂上有銅鳳,高五尺,飾黃金,下有轉樞,可隨風轉動。在璧門北,起圓闕,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別鳳闕,其右有井干樓。進圓闕門內二百步,最後到達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氣魄十分雄偉。宮城中還分佈眾多不同組合的殿堂建築。璧門之西有神明,台高五十丈,為祭金人處,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宮北為太液池。《史記·孝武本紀》載:“其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太液池是一個相當寬廣的人工湖,因池中築有三神山而著稱。這種“一池三山”的布局對後世園林有深遠影響,並成為創作池山的一種模式。
太液池畔有石雕裝飾。《三輔故事》載:“池北岸有石魚,長二丈,廣五尺,西岸有龜二枚,各長六尺。”《西京雜記》有關於太液池畔植物和禽鳥的記述:“太液池邊皆是雕胡(茭白之結實者)、紫擇(葭蘆)、綠節(茭白)之類……其間鳧雛雁子,布滿充積,又多紫龜綠鱉。池邊多平沙,沙上鵜鶘、鷓鴣、鷦青、鴻猊,動輒成群。”
建章宮
建章宮前殿遺址,位於高堡子村。其高大的夯土台基仍殘留地面,上有巨大的柱礎石。出土有西漢常見的幾何中紋鋪地方磚和“天無極”、“長樂未央”瓦當等,其西北的東柏梁村還出土有一長方形陶質建築脊飾構件,上有“延年益壽,與天相待,日月同光”12字篆銘。1957年由陝西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鳳闕遺址,位於雙鳳村東南,西距建章宮前殿約700米,是建章宮的東門,因其上裝有兩隻高丈余的鎏金銅鳳凰而得名。毀於西漢末年戰火。現僅殘存闕形夯土台。
神明台遺址,位於六村堡鄉孟家村東北角。現僅存一大塊土基,高10米,東西長52米,南北寬50米。
神明台為漢武帝時建築。武帝劉徹慕仙好道,於公元前104~100年修造神明台。神明台是建章宮中最為壯觀的建築物,高達50丈,台上有銅鑄的仙人,仙人手掌有7圍之大,至於仙人之巨大可想而知。仙人手托一個直徑27丈的大銅盤,盤內有一巨型玉杯,用玉杯承接空中的露水,故名“承露盤”。漢武帝以為喝了玉杯中的露水就是喝了天賜的“瓊漿玉液”,久服益壽成仙。神明台上除“承露盤”外,還設有九室,象徵九天。常住道士、巫師百餘人。巫師們說,在高入九天的神明台上可和神仙為鄰通話。
神明台曆經2000多年風吹雨打,至今只余千瘡百孔的夯土台基,立於台上觀賞,仍可遐想“立修基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的古漢風韻。
建章宮
1973年2月,在高、低堡子村西側發現一件長4.9米、中間最大直徑為1米的橄欖形石雕,就是當年池邊的石魚。
考古隊在建章宮遺址小範圍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了可觀的成果。所發掘遺址為一號遺址,地處建章宮內太液池西岸。發掘面積2420平方米。遺址從南向北由三部分組成,即南部庭院、主體建築與北部庭院。南部庭院現發掘南北長32餘米,東西寬24餘米。地面平坦,推測原來地面應有鋪磚,現僅在東北部殘存少量方磚,其他地方局部殘存鋪磚泥痕。庭院的北部為一東西向廊道,東西現存10.98米,南北寬近2米,廊道地面鋪磚。主體建築位於發掘區的中部,現清理部分平面大致呈曲尺形,東西約26米,南北約73米。主體建築由南北兩部分組成。南部建築由五個房間和過廊等組成;北部建築所清理部分東西14.7~22.7米,南北28餘米。地面鋪磚,鋪磚多為素麵方磚,個別為小方格紋方磚。北部庭院位於北部建筑西部,清理部分南北約24米,東西約10米。出土遺物多為漢代的磚、瓦及瓦當殘塊,並有大量的五銖錢範殘塊。
現今考古面積尚不足整個建章宮面積的十分之一,如果把整個建章宮都發掘完,其考古成果必定很“驚人”。建章宮是漢武帝在位時所建,為顯示大漢的國威和富足,重新在城外修建朝宮,其“度比未央”,比未央宮還大。史書上記載有前殿、太液池、神明台、雙鳳雀等,這些建築遺址現已通過初步勘探都有所發現。如果進行徹底完整地考古勘探,必將有更多的發現,這已被漢城內宮殿遺址考古成果所證明。漢城中已發現的眾多皇家建築遺址,若無考古勘探則無從測定其具體地點,如皇家藏冰的“凌室”、儲兵器的“武庫”等。同樣,建章宮考古可以弄清皇家重要建築的規模、地址、形制等,為認識西漢皇宮建築布局和科學復原提供可貴資料。如能發現帶文字的錢幣、竹簡、銅鼎等,則是更直接的歷史文獻,其價值不可估量。
建章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