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傅介子的結果 展開
- 西漢勇士
- 《西域傳說》小說人物
傅介子
西漢勇士
傅介子(?一公元前65年),西漢勇士和著名外交家,漢族,北地(今甘肅慶陽西北)人。
昭帝時,西域龜茲、樓蘭均聯合匈奴,殺漢使官,劫掠財物。要求出使大宛,以漢帝詔令責問樓蘭、龜茲,並殺死匈奴使者,返奏被任為平樂監。前77年(元鳳四年)又奉命以賞賜為名,攜帶黃金錦繡至樓蘭,於宴席中斬殺樓蘭王,另立在漢的樓蘭質子為王。以功封義陽侯。
是北地人,因為參軍而被提升為官。原先龜茲、樓蘭都曾殺過漢朝的使者。
元鳳年間以駿馬監的身份請求出使大宛,拿著漢昭帝的詔書去譴責樓蘭、龜茲國。到了樓蘭,責備樓蘭王慫恿匈奴截殺漢朝使者,樓蘭王表示服罪,到了龜茲,又責備龜茲王,龜茲王也表示服罪。從大宛回到龜茲,乘機率領所帶的漢軍一起斬殺了匈奴使者。回到京城把情況上奏,漢昭帝下詔任命為中郎,升為平樂監。
元康元年去世,時年五十一歲。去世后兒子傅敞有罪不能繼承爵位,封國被廢除。
元始年中重續功臣的後代,又封曾孫傅長為義陽侯,王莽失敗后,才斷絕。
關係 | 人物 | 備註 |
兒子 | 傅敞 | 有罪不能繼承爵位,封國被廢除 |
曾孫 | 傅長 | 義陽侯 |
《漢書·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傅介子墓
劉弗陵:“樓蘭王安歸嘗為匈奴間,候遮漢使者,發兵殺略衛司馬安樂、光祿大夫忠、期門郎遂成等三輩,及安息、大宛使,盜取節印、獻物,甚逆天理。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安歸首,縣之北闕,以直報怨,不煩師從。”
班超:“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班固:“自元狩之際,張騫始通西域,至於地節,鄭吉建都護之號,訖王莽世,凡十八人,皆以勇略選,然其有功跡者具此。廉褒以恩信稱,郭舜以廉平著,孫建用威重顯,其餘無稱焉。陳湯儻易,不自收斂,卒用困窮,議者閔之,故備列雲。”
劉志:“前代陳湯、馮、傅之徒,以寡擊眾,郅支、夜郎、樓蘭之戎,頭懸都街。”
傅伯壽:“陳湯、傅介子、馮奉世、班超之流,皆為有漢之雋功。”
孫良貴:“自破樓蘭穿甲還,涼秋八月古蕭關。瑾塗穹室無三世,渠率羈縻似百蠻。古塞明月銷燧火,荒城雨霽對芒山。不才九載空留滯,慚說心間物自閑。”
《漢書》中只說“北地人也”。而秦漢的北地郡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從今陝西中部到甘肅東部,還包括寧夏全部和內蒙古西部一部分,都是北地郡所轄。但是由於三國兩晉時代有僑置北地郡和泥陽縣的行為,作為傅介子同宗的後代如曹魏時代的傅玄、西晉時期的傅咸等已有論者認為他們的故里是今天的陝西銅川市耀州區。慶陽市轄區的慶城縣和寧縣,都各自認為是傅介子的故里和出生地。慶城縣的依據是傅家巷和慶城西塬的傅介子墓,而寧縣的依據是傅家村等流傳的家譜。歸宿與埋葬地小說家高建群在他以傅介子為主人公的中篇小說《刺客行》尾部說:關於傅介子最後的去向。沒有人能提供一個確鑿的說法。他肯定沒有回到中原去,如果回到未央宮的話,那這一場刺殺樓蘭王的驚天動地的勝利會震動朝野,並且會被史官們大肆渲染的。有一種說法,說傅介子後來融入到李陵將軍那三千降卒中去了,並在那裡度過自己最後的晚年。這種說法十分荒唐,是對英雄傅介子的誣衊。李陵是在漢武帝時兵敗叛國投敵的,是在漢昭帝時立功封侯的,兩人不在一個時代。立功封侯時,李陵早就叛國投敵了。以上純粹是小說家之言,不宜當作史實。反而是漢昭帝的詔書明確分封七百戶給傅介子,為義陽侯。如果傅介子沒有回朝,這些分封又有何意義?可以肯定的是傅介子回到了中原!至於他晚景凄涼,也許可能。但這恰恰說明他回到了中原。兒子傅敝有罪不能嗣爵,就是造成他晚年不幸的事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