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堂
台北建築
中山堂位於台北市延平南路,日據時代是殖民地政府為慶祝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
拆除清末布政使司衙門后,所興建的“台北公會堂”。沒想到,這個要被日本人當成施政印記的建築物,在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時,竟成為日本遞送降書的烙印。
“台北公會堂”於1932年11月23日正式動工,1936年完工,由當時的總督府技師井上熏設計,除了建築物本身是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外,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采極自由的形式,並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築風格。
中山堂[台北建築]
中山堂[台北建築]
公會堂的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所造,為四層式鋼骨建築,是當時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無論其耐震、耐火、耐風,其性能均極為優良。公會堂面積有一二三七坪,建築物總坪數則有三一八五坪,其空間可容納人數,也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公會堂而居第四位。
到了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極為盛大,受降典禮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從此以後被日本人統治五十一年的台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
光復后“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堡壘廳”。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當局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之空間。
中山堂在過去歲月里,經常為當局接待外國貴賓的場所,其中最受矚目的有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延、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外國元首訪華,均在此舉行“國宴”,此外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及“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都在此舉行,由於這些珍貴歷史突顯了中山堂的特殊地位,嗣經“內政部”於“民國”八十一年將中山堂列為“國家”二級古迹。
中山堂[台北建築]
日本殖民政府將清末布政使司衙門拆除重建,1936年改稱“台北公會堂”,即現在的中山堂。建築本體采鋼筋混凝土,當初設計的是四層式的鋼骨建築,采自由形式的現代建築特色,包含了西班牙回教風格,還有歐洲古典主義屬於折衷式建築。
“台北公會堂”興建的規模僅次於當時東京、大阪、名古屋的公會堂。台北市文化局二科科長王逸群說,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建這樣的建築,其實也是加註了殖民主義。
王逸群表示,台灣現在許多官方建築,都是當時日本人在台灣建造的。這些建築結合古典及現代的建築風格,都是日本第二代建築師留學歐美后,無法在日本本土實現想要建的建築樣式,然後全在台灣試驗建成的。
中山堂[台北建築]
不過後來,中山堂一度呈現閑置狀態,並經歷了三個時間的轉變。首先是1992年被列為二級古迹,處於靜態保存的狀態;直到1995年,台北市文化局提出了中山堂再利用的觀念,採取動靜態保護,除了維持建築物的原封不動外,也對一些老舊設施進行整修。
台北市2001年成立中山堂管理所,中山堂被明確定位為傳統藝術的藝文中心。王逸群說,中山堂外的廣場呈半月型的形狀,非常適合大型的傳統戲曲演出。現在台北市文化局將中山堂規劃兩個定位,一是展演傳統戲劇,長期有“台北國樂團”進駐,二是市民論壇的固定場地。
整個中山堂多年來沒有改變優美典雅的古典建築特色,正面大樓梯掛著已故藝術家黃土水先生的《水牛群像》作品。今年適逢中國政府光復台灣六十周年,中山堂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文化、藝術價值,在歲月變遷中顯得愈發重要,成為一份寶貴的歷史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