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放射學雜誌

中華醫學會主辦的月刊

《中華放射學雜誌》創刊於1953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放射學專業學術期刊。

截至2018年12月,《中華放射學雜誌》官網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第十一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9人、資深編委22人、編委114人、通訊編委55人。

據2020年1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出版文獻5786篇,總被下載551151次、總被引8883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548,(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17。據2020年1月2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載文量為8651篇、基金論文量為1596篇,被引量為95896次、下載量為962660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1.74。

歷史沿革


1953年9月,《中華放射學雜誌》創刊,季刊。
1958年1月,《中華放射學雜誌》改為雙月刊。
1960年6月,《中華放射學雜誌》出第3期以後休刊。
1964年4月,《中華放射學雜誌》復刊,仍為雙月刊。
1966年,《中華放射學雜誌》出第3期以後停刊。
1978年8月,《中華放射學雜誌》復刊,季刊。
2012年,《中華放射學雜誌》採用中華醫學會雜誌社遠程稿件處理系統,從作者投稿、專家審稿、編輯修稿、排版到作者校對的全過程均在網路上完成。
2013年,《中華放射學雜誌》編輯部對已有網站進行了改造升級,將雜誌創刊(1953年)后的所有全文內容上傳到網站上,並可進行檢索和免費下載。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5年,《中華放射學雜誌》開通微信公眾號。

欄目介紹


欄目方向
讀者對象
《中華放射學雜誌》以廣大放射學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
報道內容
《中華放射學雜誌》報道放射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以及對放射學臨床有指導作用且與放射學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
主要欄目
《中華放射學雜誌》主要欄目有述評、專家論壇、實驗研究、基礎研究、會議紀要、頭頸部放射學、中樞神經系統放射學、心血管系統放射學等。

人員編製


據2019年3月《中華放射學雜誌》官網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第十屆編輯委員會有資深編委19人,顧問4人,編委96人,通訊編委50人。
《中華放射學雜誌》第十屆編輯委員會
職位名單
資深編委陳克敏崔進國杜湘珂龔洪翰胡道予滑炎卿黃力
屈輝王德杭王武王小宜武樂斌楊海山楊仁傑
周誠祖茂衡張偉國李健丁梁碧玲
顧問戴建平劉玉清(中國工程院院士)孟悛非祁吉
編委Chi-shing Zee陳敏陳自謙程敬亮程曉光馮曉源高宏
高劍波高培毅耿道穎龔啟勇顧建平顧雅佳郭佑民
郭志韓萍洪楠胡春洪宦怡黃仲奎紀建松
賈文霄江新青金征宇黎海亮李澄李坤成李天曉
李欣梁長虹劉泓劉筠劉士遠劉兆玉龍莉玲
盧光明呂濱馬林母其文彭衛軍秦維昌沙炎
單鴻申寶忠施海彬石明國史大鵬孫鋼唐光健
陶曉峰滕皋軍田捷王光彬王健王良王茂強
王鳴鵬王紹武王維王錫明王曉明王振常吳寧
吳仁華伍建林夏黎明鮮軍舫肖恩華肖江喜肖越勇
徐克徐文堅許建榮嚴福華楊建勇楊健楊立
邢偉楊正漢葉慧義余建明余衛余永強袁慧書
曾蒙蘇張敏鳴張小明張曦彤張兆琪張志勇趙斌
趙世華周純武朱斌朱銘鄒英華
通訊編委敖國昆白榮傑崔建嶺黨少農范占明馮逢葛英輝
郭玉林李恆國李曉光林江劉挨師劉愛連劉建新
劉劍羽蔣濤劉晉新劉佩芳劉斯潤劉文亞劉再毅
婁昕羅德紅馬祥興倪才方倪紅艷潘詩農彭芸
邱士軍沈鈞康沈文宋法亮宋偉孫吉林王峰
伍筱梅肖新蘭謝晟許茂盛許乙凱楊本濤楊智雲
葉兆祥於春水余日勝袁新宇張輝張龍江章偉敏
趙紹宏
資源保障
據2019年3月《中華放射學雜誌》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官網顯示,該會擁有67萬名會員、 88個專科分會、462個專業學組,學會出版發行183種紙質、電子系列醫學期刊,每年主辦、承辦近200個國際國內醫學學術會議。
學術交流
《中華放射學雜誌》每年舉辦品牌性的學術會議,包括頭頸部影像學診斷及新技術臨床應用進展論壇、全國乳腺影像診斷與新技術研討會、全國心腦血管病影像學進展學習班等,頭頸部影像論壇已連續舉辦十幾屆,在中國國內放射領域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影響力。每年舉辦中國放射青年醫師論壇。每年舉辦多次醫學論文寫作學習班,提高作者的寫作水平和審稿專家的審稿水平。
開展中國國內外交流和合作,擴大雜誌影響力和覆蓋力,與放射領域影響因子排名世界第1位的Radiology雜誌建立了良好的聯繫,進行交流訪問,並聘請Radiology雜誌總編Dr.Herb Kresel教授擔任本刊的名譽總編,邀請Radiology雜誌總編來國內交流訪問。《中華放射學雜誌》與美國X-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雜誌聯繫,將已經在本刊發表的優秀文章,翻譯成英文推薦在美國X-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轉載。與中國國內的醫學影像學雜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雜誌等兄弟雜誌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將部分具有較多的學術和編輯質量,但因版面所限被本刊退稿的論文,推薦到以上雜誌發表。
由《中華放射學雜誌》牽頭,中國國內二十餘種影像期刊積極參與,成立了中國放射影像期刊聯盟。2015年9月24日在鄭州舉行了成立大會,2016年12月10日在鄭州舉行了聯盟第二次會議,2017年6月19日在開封舉行了聯盟第三次會議。目前聯盟的網站已上線運行。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中華放射學雜誌》第十屆編輯委員會領導
名譽總編輯總編輯副總編輯
郭啟勇 馮曉源程敬亮、高宏、高培毅、金征宇、李坤成、梁長虹、劉士遠、石明國、滕皋軍、徐克 

歷任領導

名譽總編輯總編輯
謝志光汪紹訓
汪紹訓
汪紹訓
李果珍徐家興
李果珍徐家興
李果珍徐家興
徐家興高玉潔
高玉潔戴建平
戴建平祁 吉
祁 吉郭啟勇 

主要成果


收錄情況

《中華放射學雜誌》被CA化學文摘(美)(2014)、SA科學文摘(英)(2011)、荷蘭《哥白尼索引》、俄羅斯《文摘雜誌》、荷蘭《醫學文摘》、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8)、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生物醫學資料庫(CBM)、中國生物學文摘、萬方數據醫藥期刊資料庫、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查詢系統(CMCI)收錄;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擴展版)。

出版發行

據2020年1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出版文獻5786篇。
據2020年1月2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載文量為8651篇、基金論文量為1596篇。

影響

據2020年1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總被下載551151次、總被引8883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548,(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17。
據2020年1月2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被引量為95896次、下載量為962660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華放射學雜誌》影響因子為1.7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60名。

獲得榮譽


1992年,《中華放射學雜誌》獲得中國科協新聞出版署優秀學術期刊三等獎,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三等獎。
1996年,《中華放射學雜誌》獲得中國科協新聞出版署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
1997年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1-2009、2012-2015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2001年,《中華放射學雜誌》獲得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一等獎。
2002年,《中華放射學雜誌》入選“中國期刊方陣”,為“雙效期刊”,第三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5年,中華醫學會雜誌社開拓創新獎、中華醫學會成立九十周年優秀期刊二等獎、中華醫學會第五次優秀期刊評比二等獎、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2006年,中華醫學會雜誌社開拓創新獎。
2006-2008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C類資助。
2008年,中華醫學會第五次雜誌工作會議優秀期刊一等獎。
2009-2011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C類資助。
2010年,中華醫學會第23屆常務理事會優秀期刊。
2011-2016年,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12-2014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期刊出版質量提升項目示範項目。
2014年,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綜合質量評審二等獎。
2015-2017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T50項目。
2015年,中華醫學會第24屆理事會優秀期刊、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綜合質量評審二等獎。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辦刊宗旨
《中華放射學雜誌》的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中國放射學臨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中國國內外放射學學術交流。
投稿須知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規範,必要時應進行統計學處理。論著類、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5000字,病例報告、簡報等不超過1500字。並作以下說明:(1)利益關係陳述:所有作者需陳述,是否在研究過程中或得到的研究結果受到了某機構或廠商的影響。(2)知情同意書陳述:所有被研究人員(志願者和患者)需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3)動物研究的倫理陳述:所有研究人員需提倡人道地進行動物實驗,必須嚴格遵守動物實驗的各項倫理條例。
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文章均須附英文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