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筒

流行於貴州等地的單簧氣鳴樂器

芒筒,是苗、侗、水、瑤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又稱地筒、莽筒、蘆笙筒。苗語稱果董、董 果木,意為筒筒蘆笙。侗語稱筒卜、咚的,意為大竹筒。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等省區。

分類


芒筒
芒筒
黔東南丹寨縣苗族芒筒發音為:大芒筒A、中芒筒a、小芒筒a 1、最小芒筒a2。中、小型芒筒,奏者左手提筒,右手執簧管吹奏,可自如跳躍、擺動。大芒筒,需將筒斜置地上,左手扶筒身,右手執簧管吹奏。
民間芒筒依其大小組合在一起稱芒筒隊。大型芒筒隊由十五或二十一支組成,分為大、中、小和最小芒筒四組。每組三至五支,與各種蘆笙組成蘆笙樂隊。芒筒以圓潤雄厚的持續音加強主音,使樂隊音響豐滿。
1958年後,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團余富文將單管芒筒發展到六、九、十二和十八管。將多管組為一體,用一管吹奏,共鳴筒銅製、橫式,以活塞控制氣箱。系帶掛於右肩,站、走、跳均可演奏。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張式業、李耀新在成都樂器廠協助下,研製出二十九管芒筒,音域D—g2,包括十二半音,保持傳統芒筒音色。可奏單旋律和復調性樂曲。

組成


管身竹制,由簧管和共鳴筒兩部分組成(圖)。簧管多採用一根細竹管製作,中間竹 節通 透,上端管口作為吹口,下端留節封閉,在底端開一長方形孔,鑲嵌一枚銅製簧片而成,無 按音孔,可發出一個單音。也可用蘆笙管作為簧管。共鳴筒用粗大毛竹筒製作,上端管口削 成45°斜坡形,中間竹節打通,筒底有開管和閉管兩種形制:常見者底端留節封閉,為 閉管形制,另一種開管形制是在底端竹節以上,管身一側挖削一個半圓形或三角形通孔。將 簧管置入共鳴筒底部,嘴吹簧管上端吹口,氣流振動簧片發音,並通過共鳴筒擴大音量,從 而發出雄渾、深厚的音響。開管形共鳴筒的發音更為響亮。偶爾,也將兩支簧管(樂曲調式 的主、屬音)置於共鳴筒中,可發出兩個不同的音。

規格


芒筒的規格以共鳴筒為據,大小不一。小者通高30厘米~70厘米,大者通高100厘米~1 50厘米,外徑 10~20厘米、內徑8厘米~18厘米,而最大的芒筒,共鳴筒可用樹榦挖空製成,通高達200厘 米左 右。芒筒依共鳴筒的大小、高矮,其音高可分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等幾種,在同調的樂隊里依次構成若干個八度,其調高均與參加合奏的蘆笙相同。

演奏


演奏時,根據芒筒的大小不同,奏法也各異。低音芒筒要站立演奏,將共鳴筒斜置於地上,奏 者左手扶持筒身,右手執簧管於筒中吹奏;演奏中、高音芒筒時,奏者左手提共鳴筒,右手持簧管吹奏,並可邊奏邊舞。芒筒發音渾厚、粗壯,弱奏音色圓潤、柔和。倍低音芒筒吹奏時,聲如排山倒海,滾滾而來,其音數里之外可聞。芒筒作為低音樂器用於蘆笙樂隊合奏,常依大小組合在一起,稱為芒筒隊。大型芒筒隊由十八至二十四支芒筒組成,分為倍低音、低音、次中音、中音和高音芒筒五組,每組芒筒有三至五支,其音高依次相差八度,由A1 至a2。芒筒隊與大小蘆笙組成的蘆笙隊,共同組合而成蘆笙樂隊。芒筒發出的持續長音,使整個樂隊的音響豐滿而深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芒筒常用於蘆笙樂隊合奏或為蘆笙舞 伴 奏。在苗族、侗族民間,每逢年節、婚喪喜慶、蓋新房或農閑時也常吹奏芒筒。低音、倍低 音芒筒多由男子吹奏,高音、中音芒筒男女均可吹奏。

複音芒筒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流行著一種稱為對筒的複音芒筒。它是將毛 竹共鳴筒的竹節全部打通,首、尾兩端都開成45°斜口。演奏時,共鳴筒橫置,由兩人執簧管吹奏。可發出樂曲調式的主音和屬音兩個音來。這種對筒在其他侗鄉苗寨極為罕見。樂器廠協助下,研製出二十九管芒筒,音域D—g2,包括十二半音,保持傳統芒筒音色。可奏單旋律和復調性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