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尾伯勞

伯勞科伯勞屬動物

楔尾伯勞(拉丁學名:Lanius sphenocercus),是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全長255-315mm,喙強健具鉤和齒,黑色貫眼紋明顯,是伯勞中最大的個體。上體灰色,中央尾羽及飛羽黑色,翼表具大型白色翅斑。尾特長,凸形尾。

形態特徵


楔尾伯勞
楔尾伯勞
楔尾伯勞雄鳥額基白色,向後延伸為白色眉紋。額、頭頂、枕、後頸、背直至尾上覆羽淡灰色。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條較寬的貫眼紋。貫眼紋上緣即為白色眉紋。頰、頸側、頦、喉直至整個下體白色。肩羽與背同色。初級飛羽黑色,自第2枚以內均具超過羽長之半的白色羽基,構成醒目的白色翼斑。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黑色而具較寬的白色端緣,基部亦白色,形成翼上的第2個白色翼斑。翼上覆羽黑色,初級覆羽具白色羽端和羽緣。尾凸形,中央2對尾羽黑色。其餘尾羽基部黑色,端部白色,越往外者白色區域越大,至最外3枚尾羽呈白色,羽軸黑色。
楔尾伯勞雌體羽色似雄體,但黑羽染褐。
楔尾伯勞幼鳥上體略沾淡褐,下體灰白色,微具暗褐色鱗紋。
楔尾伯勞喙強健,先端具鉤、缺刻和齒突。黑色,下嘴基部灰白。虹膜暗褐色。跗跪、趾黑褐色。爪鉤狀,黑色。幼鳥嘴、腳為角褐色。

棲息環境


楔尾伯勞主要棲息於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帶的疏林和林緣灌叢草地,也出現於農田地邊和村屯附近的樹上,冬季有時也到蘆葦叢中活動和覓食。

生活習性


楔尾伯勞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喜站在高的樹冠頂枝上守候、伺機捕獵附近出現的獵物。一有獵物出現,立刻飛去獵捕。食物主要為蝗蟲、甲蟲等昆蟲和幼蟲,除昆蟲外,常捕食小型脊椎動物,如蜥蜴、小鳥及鼠類,能長時間追捕小鳥,抓捕后就地撕食或掛於樹上的尖樁上撕食。性兇猛,其他鳥侵入巢區,則雌雄同時攻擊,直至趕出巢區。常停息於樹冠,枝頭嗚叫,嗚聲粗厲,似“zcha-zcha-zcha-zcha”。

分佈範圍


分佈
分佈
楔尾伯勞在中國以內分佈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甘肅,青海,陝西,寧夏,山西(夏候鳥、旅鳥);遼寧,河北以南至長江流域(旅鳥、冬候鳥);福建,廣東,台灣(冬候鳥)。中國以外分佈於蒙古,俄羅斯,朝鮮(夏候鳥、旅鳥)。

繁殖方式


楔尾伯勞的繁殖期為5-7月,在喬木或灌木上築巢,距地2-4m。巢的結構粗糙,外壁為樹枝、草莖編成;中層有2-3.5cm厚的緻密層,全由獸毛、羽及植物纖維編成;內襯細根、獸毛與羽編成的薄壁。巢的量度平均:外徑19-21cm,內徑10-12cm,巢高9cm,巢深4-5cm。滿窩卵5-6枚,淡青色布以灰褐色及灰色斑。卵的量度為20.5-21mmx28-30mm。卵的孵化期15-16天,雛鳥坐巢期約20天。幼鳥離巢后在親鳥的照顧下於巢區附近覓食。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中文名命名者及年代
Lanius sphenocercus giganteus楔尾伯勞西南亞種Przewalski, 1887
Lanius sphenocercus sphenocercus楔尾伯勞指名亞種Cabanis, 1873
(以上內容來自: )

種群現狀


楔尾伯勞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保護級別


楔尾伯勞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楔尾伯勞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