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永不說不的結果 展開
- 伊文·克什納執導的電影(007外傳)
- 2011年朱浩偉執導紀錄片
永不說不
2011年朱浩偉執導紀錄片
《永不說不》,又名《賈斯汀·比伯:永不言敗》,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發行的紀錄電影。該片由朱浩偉執導,賈斯汀·比伯、麥莉·賽勒斯、賈登·史密斯等主演,於2011年2月11日在美國上映。
片名源自賈斯汀·比伯和賈登·史密斯合唱歌曲的名字,該片講述了美國歌手賈斯汀·比伯的成長經歷,其中還夾雜著演唱會和關於不同時期比伯的錄像。
影片記錄了美國樂壇人氣小天王賈斯汀·比伯的巡迴演唱會。
在這部名為《永不言敗》的紀錄片中,我們不僅能看到賈斯汀·比伯巡迴演唱會的片段,而且還能一窺比伯成名的路途。
賈斯汀·比伯1994年出生在加拿大。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展示出了過人的歌唱和舞蹈天賦。後來,賈斯汀·比伯便開始在自己的家鄉,安大略的斯特拉特福德的街頭表演。比伯的媽媽把比伯比賽和表演的錄像傳到了YouTube上,目的是為了方便家人觀賞。但卻引來了眾多網友的觀看熱潮。隨後,賈斯汀·比伯在網路上成為了受人熱捧的明星,並漸漸演變成了一種網路現象。接下來,賈斯汀·比伯依靠自己的才華和實力,一點一點地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超級明星。
在影片的最高潮,我們看到已經成為巨星的賈斯汀·比伯在紐約的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辦自己的演唱會。全世界都在為這個年輕人喝彩、而他就是活生生的美國夢的標本。
永不說不
演員 | 角色 |
賈斯汀·比伯 | Himself |
麥莉·賽勒斯 Miley Cyrus | Himself |
賈登·史密斯 Jaden Smith | Himself |
Boys II Men | Themselves |
Sean Kingston | Himself |
盧達·克里斯 Ludacris | Himself |
亞瑟·雷蒙德 Usher Raymond | Himself (as Usher) |
Diane DaleHerself | Himself |
Bruce Dale | Himself |
Ryan Good | Himself |
Allison KayeHerself | Himself |
Carin MorrisHerself | Himself |
Scrappy Stassen | Himself |
Kenny Hamilton | Himself |
Scooter Braun | Himself |
Mama Jan SmithHerself | Himself |
Jeremy Bieber | Himself |
Antonio Reid | Himself (as L.A. Reid) |
Randy Phillips | Himself |
史努比狗狗 Snoop Dogg | Himself |
Reginald Jones | Himself |
Taylor James | DJ |
Melvin Baldwin | Drums |
Daniel Kanter | Musical Supervisor / Guitar |
Thomas Martin | Musical Supervisor / Guitar |
Bernard Harvey | Bass |
Dominic Manuel | Background Vocalist |
Delfin Lazaroii | Background Vocalist |
Christopher Abad | Background Vocalist |
Micah Tolentino | Background Vocalist |
Marvin Millora | Dance Captain |
Anthony Carr | Dancer |
Anis Cheurfa | Dancer |
Nicholas DeMoura | Dancer |
Aja George | Dancer |
Antonio Hudnell | Dancer |
Raymond Mora | Dancer |
職員表
出品人 | Scooter Braun、丹·庫特弗斯、Rita Doumar、Archie Gips、Alexandra Lipsitz、珍·利普希茨、Jon McHugh、Douglas C. Merrifield、亞瑟·雷蒙德、Antonio Reid、Deena Sheldon、Jeff Zachary |
---|---|
總導演 | 朱浩偉 |
副導演 | Dennis Anderson、David Catalano、Guy Efrat、傑夫·施瓦茲、David H. Venghaus Jr. |
藝術指導 | Devorah Herbert |
美術設計 | Stephen Carter |
服裝設計 | Bart Mueller - (additional costumes) |
攝影 | Reed Smoot -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
配樂 | 黛博拉·盧瑞 Deborah Lurie - (score composer) |
剪輯 | Jay Lash Cassidy - (edited by)、Jillian Twigger Moul - (as Jillian Twigger Moul) (edited by)、Avi Youabian - (edited by) |
布景師 | Lia Roldan - (as Lia Roldan)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賈斯汀·比伯
演員賈斯汀·比伯
1994年出生,自幼學習音樂,精通爵士鼓、吉他、鋼琴和小號等多種樂器,歌唱和舞蹈的實力也是不俗,並且在音樂創作上有著一定的才華。
麥莉·賽勒斯
演員麥莉·賽勒斯
麥莉·賽勒斯,美國女流行樂歌手,鄉村歌手比利雷·賽勒斯的女兒。在2010年,美國福布斯名人榜中,她排名第13。
賈登·史密斯
演員賈登·史密斯
美國演員威爾·史密斯的兒子,多才多藝,熱愛運動和歌唱。和賈斯汀·比伯合唱過一曲《Never Say Never》
亞瑟·雷蒙德
演員亞瑟·雷蒙德
藝名為亞瑟小子,在賈斯汀·比伯走紅網路后,簽約至Scooter Braun於他成立的演藝公司RBMG旗下,並由他對比伯進行重點培養。
原聲碟 | |
永不說不 發行時間:2011年2月14日 | 1 Never Say NeverMV——賈斯汀·比伯、賈登·史密斯 2 That Should Be Me (Remix)MV——賈斯汀·比伯、Rascal Flatts 3 Somebody to Love (Remix)——賈斯汀·比伯、亞瑟小子 4 Up (Remix)——賈斯汀·比伯、克里斯·布朗 5 Overboard (Live)——賈斯汀·比伯、麥莉·賽勒斯 6 Runaway Love (Remix)——賈斯汀·比伯、坎耶·維斯特 7 Born to Be Somebody 8 Stuck in the Moment——賈斯汀·比伯、Tyga 9 One time (J-Stax Remix) |
這部電影有趣的揭示了為什麼賈斯汀·比伯會這麼受歡迎,他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誰在他身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娛樂在線
要想了解當下的美國流行文化,此片必看。
——《波士頓環球報》
這部傳記電影沒有帶給大家太多的驚喜。畢竟,賈斯汀·比伯太年輕了(影片上映時),很難在他身上挖掘出更多有內涵的內容 。(《今日美國》評)
影片敘述手法上佳,但是,對於不是賈斯汀·比伯的人來說,105分鐘的時長還是讓人感到疲憊 。(《紐約時報》評)
影片讓人見識到導演朱浩偉的執導功力,以平凡的敘述手法,巧妙編織了賈斯汀·比伯這個16歲少年如何從奮鬥走向成功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評)
無可置疑的大製作,影片一部分是傳記,一部分則更像是音樂電影。賈斯汀·比伯展示出了自己的音樂才華,並且能夠引起觀眾共鳴 。(美聯社評)
新生代偶像的成名史
要說2010年,哪一個新生代明星最紅、收穫的粉絲最多,得到的關注度最高,那毫無疑問這個桂冠要交給年輕的加拿大R&B歌手賈斯汀·比伯。靠怪異造型搏出位的Lady GaGa甚至完全不是比伯的對手。出生在1994年的比伯在小時候就顯示出了過人的音樂才華,雖然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只靠做零工維持家用。但是比伯的音樂才華還是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亮色。在無師自通了鋼琴、鼓、吉他和小號這麼幾樣樂器之後,比伯在12歲那年參加了當地的唱歌大賽,並且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為了方便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觀賞比伯的成長,他的媽媽瑪麗特把比伯的比賽視屏傳到了YouTube上。在那次比賽獲得不錯的成績之後,比伯開始上街表演,以賺取點零花錢。而他的媽媽也一直在把這些比伯唱歌的錄像上傳至YouTube。2008年,傳奇的音樂製作人和星探斯科特·布朗在網上看到了比伯的視頻,驚為天人。布朗決定要把這個有天賦、有才華的年輕人打造成一位一流的明星。隨後,布朗找到了比伯,做了比伯的經紀人。成功安排他和R&B天王亞瑟小子(Usher)見面,並促使他和廠牌RBMG簽約。2009年,比伯推出了自己的單曲處女作《一個時間》(One Time)。這首歌一經發表就成為了榜單的寵兒。在超過10個國家的榜單上,這首歌都殺入了前30。2009年11月17日,比伯發表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我的世界》(My World)。這張專輯在美國獲得了白金唱片的銷量,其中有7首歌沖入了Billboard的年度Hot 100的榜單。2010年3月23日,比伯發表了他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我的世界2.0》(My World 2.0)。和《我的世界》相比,這張專輯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專輯中的《去愛某人》(Somebody to Love)有一個特別remix的版本。在這個版本中,比伯和他的偶像亞瑟小子有了合作。
接下來,比伯就開始了巡演--這也成為了朱浩偉拍攝的紀錄片的主線。在巡演當中,比伯還見縫插針地在《犯罪現場調查》、《英國偶像》和Hubworld中客串了幾個吉他手的小角色。2010年的夏天,賈斯汀·比伯和賈登·史密斯為影片《功夫夢》合作撰寫並演唱了一首名為《永不言敗》(Never Say Never)的R&B歌曲,雖然這首歌沒有在排行榜上取得太好的成績,但是它的名字卻成為了朱浩偉的紀錄片的標題。
混剪的紀錄片
影片的導演是擅長執導歌舞片--尤其是流行音樂和街舞的]朱浩偉。這個華裔美國人曾經拍攝出了廣受好評的《舞出我人生:街舞》和《舞出我人生3D》。現在,朱浩偉執導的這一部講述歌手的紀錄片,是以演唱會現場作為主線的,對於他來說,拍攝這樣的影片,可謂是輕車熟路。不過,面對著外界對“紀錄片”是否真的在講述賈斯汀·比伯的成長經歷,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地拍攝“演唱會”的質疑,朱浩偉說:“影片從歌曲開始,講述了比伯的成長經歷,可以說,這是一部夾雜著演唱會和不同時期比伯的錄像的紀錄片。”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比伯的母親,那個18歲就懷上了比伯的年輕的單身母親。正是因為她手中的攝影機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給比伯拍攝錄像,我們才能看到有關於比伯的這麼豐富的視屏素材。這些素材幾乎全面紀錄了比伯自學音樂的每一個方面--第一次彈鋼琴、第一次拿起吉他,在沙發上聯繫敲鼓等等等等。朱浩偉說:“這些素材幾乎都能在比伯的家裡,其中有很多已經出現在了YouTube上。我所要做的,就是從中清理出一個主線,然後從一首歌出發,引出比伯的整個成名的歷史和奮鬥史。可以說,這是一部來自於素材剪輯的紀錄片。我把這些素材和演唱會的畫面混搭著剪輯在了一起,以期讓人們更徹底、更全面地了解比伯的家庭和才華。”朱浩偉說:“比伯明白努力和付出之後的價值,他也明白如何去用事實贏得別人的尊重。有人曾經說他不會打鼓,他就會現場敲給別人看;有人說,即使他把自己的演唱視屏傳到網上,也不會有人瀏覽,但是他的視屏確擁有百萬的訪問量--這就是比伯用實際行動為自己贏得口碑和尊重的方法。他從前只是一個Youtube的‘小明星’。現在,他是一個世界知名的大明星,但是這種‘用事實說話’的精神他一直沒有丟。在拍攝紀錄片和開演唱會的期間,我們能看到他的辛苦和勞頓。我想,這才是一個真實的比伯。”
雖然比伯現已經是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明星,但是和他一起工作,旁人都不會太有壓力。劇組的一些工作人員以及演唱會的工作人員都表示說,比伯的成名幾乎是“一夜而起”的。有人說:“他的存在讓我們明白相信夢想、挖掘才華和潛力以及‘永不言敗’的重要性。比伯就好像是一個空白的孩子,他的經歷和經驗幾乎就是零。所以,我們不會覺得他是明星,我們反倒會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通孩子。”
·影片使用了大量賈斯汀·比伯的家庭錄像作為素材。
·《永不言敗》(Never Say Never)是賈斯汀·比伯和威爾·史密斯的兒子賈登·史密斯合唱的一首歌曲的名字。這首歌是電影《功夫夢》的主題曲。
·賈斯汀·比伯是紅透2010年的一個“90后”歌手。在2010年美國Google明星搜索的排行榜上,賈斯汀·比伯位列第一,被稱為是“當代的邁克爾·傑克遜”。
·在導演朱浩偉的YouTube的個人空間上,他坦承影片的成功拍攝要感謝比伯的粉絲的協助。
製作單位 | Insurge影業、Island Def Jam Music Group、MTV影業、魔法精靈製作、AEG現場、Scooter Braun影業 |
---|---|
發行單位 | 派拉蒙影業(美國、法國、加拿大)、太陽娛樂(菲律賓)、聯合國際(阿根廷、菲律賓、新加坡)、Zon Lusomundo視聽(葡萄牙)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2011年6月5日 | 第20屆MTV電影獎 | 最驚人時刻獎 | 賈斯汀·比伯 | 獲獎 |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 |
---|---|---|---|
美國 | 2011年2月11日 | 巴拿馬 | 2011年3月25日 |
加拿大 | 2011年2月11日 | 墨西哥 | 2011年3月25日 |
英國 | 2011年2月18日 | 埃及 | 2011年3月30日 |
法國 | 2011年2月23日 | 以色列 | 2011年3月31日 |
阿根廷 | 2011年2月24日 | 愛爾蘭 | 2011年4月1日 |
美國 | 2011年2月25日 | 丹麥 | 2011年4月7日 |
加拿大 | 2011年2月25日 | 澳大利亞 | 2011年4月7日 |
巴西 | 2011年2月25日 | 芬蘭 | 2011年4月8日 |
科威特 | 2011年3月10日 | 馬來西亞 | 2011年4月14日 |
德國 | 2011年3月10日 | 新加坡 | 2011年4月14日 |
冰島 | 2011年3月18日 | 西班牙 | 2011年4月15日 |
瑞典 | 2011年3月23日 | 中國台灣 | 2011年4月15日 |
菲律賓 | 2011年3月23日 | 義大利 | 2011年4月21日 |
葡萄牙 | 2011年3月24日 | 日本 | 2011年5月7日 |
波蘭 | 2011年3月25日 | 參考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