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有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成立於1954年,是中國“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和重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基地。50多年來累計生產銅鋁鉛鋅四種有色金屬產品550多萬噸,上繳利稅84億元,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4.75億元,股東為中信集團、國安集團、甘肅省國資委、甘肅省新業國資公司、信達資產公司、東方資產公司、華融資產公司、長城資產公司以及甘肅省經合總公司。公司資產總額205億元。具有年採選礦量200萬噸、銅鉛鋅30萬噸、黃金3000公斤、白銀100噸、有色金屬加工材5.65萬噸、硫酸63萬噸、氟化鹽產品7萬噸的生產能力。公司主要產品鉛錠、鋅錠、銀錠在LME註冊,“紅鷺”牌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有較高的知名度。

白銀有色集團在長期發展中積累了產品品牌、工藝配套、技術人才和區域資源的優勢,公司將通過走創新式規模經濟發展道路,大力發展鉛鋅、適度發展銅、積極發展化工及深加工,三年內力爭使有色金屬生產能力超過65萬噸。經過努力,把公司建成一個規模效益突出、產業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科學、創新能力較強、競爭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企業。

2016年8月,白銀有色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45位。2019年9月1日,白銀有色集團股份公司名列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130位。

2020年7月27日,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位列第167位。

發展歷程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白銀公司是新中國最早建設的大型銅硫生產企業,也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54年開始建設,1960年建成採選冶生產工藝流程,形成了年產3萬噸電解銅、17萬噸硫酸的生產規模。70年代未期,又相繼建成鉛鋅採選冶生產系統。截止到1978年,白銀公司的銅硫產量和產值、利稅曾連續18年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利改稅前,累計實現利潤為國家同期投資的3倍,高於國內同行業平均水平,獨創了“白銀煉銅法”和“白銀熔池富氧煉銅”新工藝,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七五”和“八五”期間,針對白銀公司兩座銅礦資源枯竭的現實,為了繼續發揮有色冶鍊工業基地的優勢,國家又投資建設了“兩廠一礦”,即年產15萬噸鉛鋅的西北鉛鋅冶鍊廠、10萬噸鋁錠的白銀鋁廠和日採礦石3500噸的廠壩鉛鋅礦,並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白銀公司拉開了歷史上第二次創業的序幕。90年代初,“兩廠一礦”陸續建成投產,鉛鋅鋁先後實現了達產達標。至此,白銀公司的產品由建廠初期的銅、硫擴展到了銅鋁鉛鋅金銀硫,冶鍊規模能力達到了31萬噸。近幾年通過對“兩廠一礦”項目的不斷完善,截止2003年底,白銀公司形成了生產能力為:年採礦能力200萬噸、年產銅鋁鉛鋅四種有色金屬產品40萬噸、黃金3000公斤、白銀100噸、有色金屬加工材5.65萬噸、硫酸48萬噸、選礦藥劑7900噸、氟化鹽產品4.2萬噸。
建廠以來,白銀公司累計為國家生產銅鋁鉛鋅四種有色金屬產品392萬噸,上繳利稅56億元,成為集銅鋁鉛鋅金銀硫、金屬合金等有色金屬多品種產品生產,集採礦、選礦、冶鍊、化工、加工、科研和內外貿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白銀公司目前在全省營業收入前60名企業中排名第6位,全國有色系統銷售收入前50名企業中排名第11位(2002年度),中國500強企業中排名第470位(2003年度)。

獲得榮譽


2012年12月,白銀有色集團公司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2018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傑出貢獻上市公司。
2020年7月27日,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67位。
2020年9月28日,2020中國企業500強發布,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315位。
2021年1月30日,位居“2020中國上市公司品牌500強”排行榜第259位。
2021年7月,位居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第185位。

公司管理


人事信息

2020年6月30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王普公任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免去其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
2021年1月28日,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劉鑫先生向公司董事會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劉鑫先生向公司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長及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劉鑫先生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2021年5月17日晚間,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銀有色,601212)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張江雪於2021年5月17日向公司董事會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張江雪因工作變動向公司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及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張江雪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