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廖美琳的結果 展開

廖美琳

上海市胸科醫院肺內科主任醫師

廖美琳,女,漢族,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任上海市胸科醫院肺內科主任醫師,首席專家顧問,交通大學醫學院兼職教授,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胸部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擅長呼吸內科肺癌診治及多學科治療,肺部腫瘤早發現、診斷、治療。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1983年6月考取 WHO 基金,赴加拿大墨克墨斯脫(Mcmaster)大學研修愛葡路斯心肺組運動呼吸生理,臨床流行病學,肺科臨床深造進修,歷時14個月,1984年8月返國;現已成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肺癌領域的專家之一。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擅長呼吸內科肺癌診治及多學科治療,肺部腫瘤早發現、診斷、治療。肺癌化療、肺癌的新輔助化療、術后輔助化
廖美琳工作照
廖美琳工作照
療及多學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方案的研究;肺癌綜合治療最優方案的研究;肺癌規範化治療方案研究、應用和新技術;肺癌的靶向治療;高劑量化療加外周血幹細胞移植在胸部腫瘤的應用;肺癌的臨床流行病學;肺癌病員生活質量及其臨床應用。
曾擔任國家科委課題“肺癌綜合治療最優方案的研究”的研究;奧地利課題《小細胞肺癌多方法學治療》;衛生部課題《肺癌的導向治療》;加拿大課題《雜種雜交瘤的製備和雙功能單克隆抗體研究》等。
1987年率先參加了國際間小細胞肺癌化療結合手術隨機研究;上海市衛生局課題資助下進行了上海市高危肺癌人群早發現研究,為國內首先開展的研究課題。
1991~1999年負責國家八五攻關課題為肺癌優化綜合治療的研究。
1991~2002年非小細胞肺癌術前後治療研究,肺癌分子生物學和預后的研究。
1995~2002年負責上海市領先學科Ⅰ期、Ⅱ期肺部腫瘤學科的研究。
2002年迄今,與健擇聯合順鉑3周與4周的療效評價、國際課題有口服 Topotecan+Cisplatin 對 Etoposide+Cisplatin 的方案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研究、口服 Topotecan 與靜脈輸入 Docetaxel 的療效比較,作為國際肺癌研究組( LCRG )上海負責人參與(澳大利亞、香港、南韓、台灣及廣東和上海地區組成)同步化放療後進行鞏固化療的研究、正著手進行 Iressa 與 Docetaxel 的隨機研究。

論文著作

《肺癌現代治療》主編,1999.5出版;
《肺癌診治規範》主編,1989年出版,1991年第21版;
《肺癌診治規範》主編,1989年出版;
《小細胞肺癌的手術預后》論文,發表於《中華醫學雜誌》1982年61(2):75;
《現代肺癌治療》主編,1997年上海第一醫科大學出版社;
《肺癌》叢書主編,2003年國家醫學監督管理局出版社;
《化療結合手術多學科治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學術論文,發表於《中華結核和呼吸病雜誌》1987年10:129等。

獲得榮譽


《非小細胞肺癌生物學特性、術后治療及葯敏試驗的臨床研究》,第一研究者,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上海市人群中肺癌病員預后因素的研究》,第一研究者,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發表講話
發表講話
《小細胞肺癌化療結合手術的多學科治療》,第一研究者,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晚期肺癌綜合治療的研究》,第一研究者,獲上海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肺癌高危人群的計劃防治》,第一研究者,獲上海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計劃性擴大肺癌手術適應症的研究》,參與研究,榮獲1986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及198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社會活動


擔任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胸部腫瘤研究所副所長、亞洲腫瘤學會委員、國際肺癌學會會員、上海市醫學會肺科學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內科學會委員、上海市腫瘤防
參加學術會議
參加學術會議
辦肺癌組長、全國肺癌專題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委員、中華腫瘤學會會員、中國抗癌學會理事、上海市防癆協會理事、上海市肺癌諮詢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和二十二屆理事。
任《腫瘤》雜誌主編;《中國肺癌雜誌》副主編;《中華醫學雜誌》《實用腫瘤雜誌》《中國結核和呼吸雜誌》《中國實用內科雜誌》《癌症》雜誌編委;《臨床腫瘤學雜誌》學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