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說

王建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閑說》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一首批判詩,揭示了統治階層享樂的社會問題。首聯起筆突兀,寫桃花開而不成春,壽鶴千歲而未成神,很好引出下文;中間四句以鸚鵡、牡丹、歌舞、梳妝四事寫豪門貴族奢靡生活、違背常理的社會現象;尾聯點出“學狂人”,對前文加以概括,指出以狂為美的顛倒了的社會風氣。這首詩批判含蓄而有力,語言樸素而流暢。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詩之立題,即見匠心。之所以用一帶調侃味的“閑說”來命題,目的是為了使詩題同詩中那種詼諧活潑的風格協調一致,於嬉笑之中見旨意。
首聯“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百重花瓣的桃花盛開,意味著春天已經降臨大地,正是春意盎然之時,但詩人卻筆鋒一折,說“不成春”。次句承接首句再作生髮:“鶴壽千年”自是神異之事,但卻又說“也未神”。這樣寫,一是能造成拗折不平之勢,使起筆突兀,尤為驚絕。二是使詩句富有吸引力。從詩的構思看,這兩句是為引出下面四句違背常理的社會現象,預先進行有力的鋪墊。百瓣的桃花千年的鶴,同那些反常的社會現象一作橫向比較,立即相形見絀,黯然失色。
頷聯和頸聯四句,則是寫豪門貴族奢靡生活。作者選取豪門貴族最為突出也最帶有普遍性的四種生活現象加以揭露,由一斑而窺全豹,從而展現當時整個上層社會,誇豪鬥富,追逐享樂的陋習。一是餵養鸚鵡:“秦隴州緣鸚鵡貴”。唐時社會崇尚餵養鸚鵡,京師尤甚,一些名貴的鸚鵡價值連城。這樣,連鸚鵡的產地隴州似乎也變成了寶地。詩說“秦隴州緣鸚鵡貴”,從側面表現了達官貴人不吝巨金求購名貴鸚鵡的盛況。一是觀賞牡丹:“王侯家為牡丹貧”。牡丹價高者,竟至“一本有直數萬者”。可見,當時上流社會侈靡之風愈演愈烈,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一為欣賞歌舞:“歌頭舞遍回回別。”唐時歌舞中的樂曲的每闋,即為一遍。大麴聯遍依聲之疾徐,拍之緩促,有歌頭、排遍、入破、徹尾等程序。所謂“歌頭舞遍回回別”,指歌舞的花樣翻新,出奇鬥勝。當時富貴人家欣賞歌舞,如痴如醉。“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白居易琵琶行》),正是這種狀況的真實寫照。詩人寫歌舞的花樣翻新,目的是要批判富貴人家一擲千金,追歡買笑,獵奇逐新那種不正常的心態和風氣。一為女子的裝扮:“鬢樣眉心日日新”。唐時宮中的嬪妃、宮女和帝王的公主,達官貴人的家屬及歌妓舞女等,她們在衣著、髮式、眉樣等方面趨新求異,變化極快。唐玄宗曾設計出遠山、三峰、小山等十種眉的樣式,李商隱《蝶》詩有所謂的“八字宮眉”。到了中唐,鬢樣眉式不斷更新,“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白居易《上陽白髮人》)的老樣式,早已不再時髦。這句表面上是寫婦女的裝扮日新月異,實際上鞭撻了當時整個社會的奢侈和浮靡.
豪門大戶競逐豪奢,追求享樂的生活,豈止僅僅表現在這幾個方面,那是說不盡,道不完的。詩人一一展現出前面幾個場面之後,即在尾聯加以概括:“鼓動六街騎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當早晨的街鼓一響,撤消了宵禁時,京城中的達官貴人、富豪顯宦便紛紛騎馬而出。“總是學狂人”五個字,批判了當時無人能出污泥而不染,人人均以狂為美的顛倒了的社會風氣。詩的末后兩句,使首聯出人意料的詩句,得到確切的解釋:詩人意欲運用對比手法作橫向比較,百葉桃花千年鶴壽,同六街騎馬顛狂而出的豪貴相比,那簡直算不上有多稀奇,那些豪貴誇豪鬥富的生活才真正令人驚訝。出人意外不算奇,世間還有更奇事。詩人對現實的批判可謂辛辣已極,入木三分。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含蓄。詩的內容嚴肅而重大,是批判富貴人家驕奢淫逸,追逐無限度無止境的享樂,但在表現時卻含而不露,如同詩題所云,似乎是在“閑說”,一切都好象是不經意地說了出來,字裡行間似乎還帶有誇讚的意味,但又綿里藏針,似褒而實貶,似諛而實諷。此外,出人意外的開頭,同正在情理之中的結尾,兩相呼應,也為該詩增色不少。

名家評價

清·金聖嘆《金聖嘆評點才子全集》立題妙絕,不知其說何國也,不知其說何年也,不知其說何人也。非曰見之也。夫亦聞之而已,竊謂其不可也。夫聞之而已,竊謂其不可也,胡可又令之或見之也。一解寫爭奢千侈,無有底止,至於如此。后寫心短事交,不可少延,又至如此。“學狂人”“學”字妙,隱然指一始狂之人,以為痛戒也。

創作背景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後,統治階級從上往下,互競豪奢,逸樂成風。這首詩便是針對這樣一種社會風氣而發,揭示了一個十分重大的社會問題。

作者簡介


王建(765年—835年),字仲初,許州潁川(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唐朝大臣、詩人。
出身寒微,貧困潦倒。大曆年間,考中進士,一度從軍。中年入仕,歷任昭應縣丞、太府寺丞、秘書郎、太常寺丞,累遷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唐文宗大和四年,去世,時年六十六歲。
王建擅於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詩作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形象反映現實,揭露社會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體裁多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作品《田家行》《水夫謠》《羽林行》《射虎行》《古從軍》《十五夜望月》《渡遼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善於“宮詞”,為研究唐代宮廷提供重要材料。今存有《王建詩集》《王建詩》《王司馬集》等本及《宮詞》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