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郭秀雲的結果 展開

郭秀雲

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徠郭秀雲,男,漢族,畢業於山西大學數學系,現任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1982 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數學系。
1982 年 ---2002 年山西大學任教。
2002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
1993 年 7 月 ---1993 年 12 月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邀請作為訪問學者科研合作。
1997 年 5 月 ---1997 年 11 月被西班牙巴倫西亞大學邀請作為訪問教授科研合作。
1998 年 10 月 —1999 年 3 月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邀請作為訪問學者科研合作。
2002 年 ---2004 年曾多次被香港中文大學邀請進行科研合作。
現為上海大學教授 , 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美國數學評論>>評論員。

主講課程


高等代數,近世代數,矩陣論,高等數學 (本科生課程)。
代數學,有限群論,置換群,冪零群與可解群之間等 (研究生課程)。

研究方向


有限群論 , 組合群論。

主要貢獻


學術成就

他多年來一直從事有限群的研究 , 在正規補子群的存在方面推廣了著名的 Brauer-Suzuki定理,並從通常研究的對偶角度出發首次研究正規補的存在,為正規補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途徑。在可解群的研究方面解決了著名群論專家 Deskins提出的一個猜想。近年來從事極小子群對有限群結構影響的研究,統一併推廣了著名的 Burnside定理和 Ito 定理,為進一步刻劃某些飽和群系奠定了基礎。

科研項目

2002—2004, 發展應用局部方法研究群的結構和攻克若干難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7萬。
2003—2005, 極小子群的性質與有限群的結構,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 5萬, 主持。
2005—2007, 有限群的局部性質與對偶飽和群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主持。

研究生培養

徠王俊新 (在讀博士生)。
孫秀萍 , 王麗麗, 胡玉生(在讀碩士生)。
李德玉 , 李千路, 趙躍勝, 郭巧萍(已畢業碩士生)。

代表性論著

Guo Xiuyun and Shum K.P., p-nilpotencey of finite groups and minimal subgroups, Journal of Algebra,270 (2003) 459—470。
Guo Xiuyun and Shum K.P., On c-normal maximal and minimal subgroups of Sylow p-subgroups of finite groups, Archiv der Mathematik, 80(6)(2003), 6561-569。
Guo Xiuyun and Shum K.P., Permutability of minimal subgroups and p-nilpotency of finite groups, Israe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136 (2003), 145 — 155。
Guo Xiuyun and Shum K.P., Cover-avoidance properties and the strucute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 181(2003), 297—308。
Guo Xiuyun, Shum K.P. and A. Ballester-Bolinches, On complemented minimal subgroups in finite groups, J. Group Theory, 6(2003), 159 — 167。
郭秀雲,岑嘉評,有限群的極小子群與 P 冪零性,中國科學, 32(2002)782--790。
Guo Xiuyun and Shum K.P., The influence of minimal subgroups of focal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169(2002)43--50。
Ballester-Bolinches A., Wang Yanming and Guo Xiuyun, On c-supplemented subgroups
of finite groups, Glasg. Math. Journal,42(2000), 383--389。
Ballester-Bolinches A., Guo Xiuyun and Pedraza-Aguilera M.C., A note on m-permutable products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Group Theory,3(2000),381--384。
Ballester-Bolinches A. and Guo Xiuyun, Some results on p-nipotence and solubility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Algebra,228(2000), 491--496。
Li Deyu and Guo Xiuyun, The influence of c-normality of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150(2000), 53--60。
Ballester-Bolinches A. and Guo Xiuyun, On complemented subgroups of finite groups, Arch.Math.(Basel), 72(1999), 161--166。
Guo Xiuyun, On the Deskins conjecture, Journal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 124(1998), 167--171。
Li Deyu and Guo Xiuyun, The influence of c-normality of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II,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26(1998), 1913--1922。
Cossey J. and Guo Xiuyun, The existence of normal II-complements in finite group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23(1995), 4257--4260。
Guo Xiuyun, On Theta pairs for a maximal subgroup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22(1994), 4653--4659。
郭秀雲, 有限群極大子群的正規指數,數學學報, 34(1991),208--212。
郭秀雲, 關於有限群的正規補子群,數學年刊, 10A(1989), 699--704。
Guo Xiuyun, On the intersection of a class of maximal subgroups of a finite group, Proc. Amer. Math. Soc.106(1989), 329--332。
Guo Xiuyun and Zhang Baolin, Normal п-complements in finite group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17(1989), 1601--160。

獲獎記錄


曾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 以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