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山

憑祥市金雞山

金徠雞山是憑祥市金雞山,原名右輔山、石山頂,舊名梅梨嶺,海拔596米。

目錄

正文


憑祥市金雞山古炮台
憑祥市金雞山古炮台
海拔596米的金雞山位於友誼關西側,原名右輔山、石山頂,舊名梅梨嶺。
登臨山頂,極目眺望,百里河山,置於足下。金雞山頂,三座山頭鼎足而立,各築有炮台一座,分別命名為鎮北、鎮中、鎮南炮台。
沿322國道線行至盡頭,在廣西邊境友誼關城樓舉目右望,幾十丈高的青石峭壁拔地而起,遮掩住西面半邊天際。山頭絕頂,金風蕭瑟峰巒層疊處,坐落著久享盛名的金雞山古炮台。炮台指處,浮雲朵朵,彷彿當年戰場硝煙,蔚為壯觀。
三台均為清末抗法名將蘇元春督邊期間,飭部將督兵勇工匠修築而成。各台均用料石砌結,據險高築,堅實穩固,極其雄壯。每炮台各安裝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120毫米要塞巨炮一門,每門重達數萬斤。
三座炮台相互呼應,形成掎角之勢,前後共用10年時間方才建成。然而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安裝在鎮南炮台的巨炮,首發試射,彈丸居然卡在炮膛中。彈丸卡在口,百年難發言,這門大炮就此報廢,炮台也成了空擺設。
1907年12月,孫中山先生親自領導和指揮的鎮南關起義就在金雞山打響。當時起義軍只有200多人,抵禦6000多名清兵的圍攻,激戰七天七夜,中山先生親自在鎮北炮台放炮轟擊清兵。結果,起義軍僅以犧牲2人的代價換取斃傷清軍200餘人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