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漢語漢字
應是漢語漢字,拼音是yīng、yìng,最早見於金文,基本含義為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回答;隨,即;也是一種姓氏。
應
字形演變流程圖
“應”與“鷹”古代曾是同一個字。“鷹”,西周金文寫作圖1,隸定作䧹或?。右下是“隹”(指鳥)字。右上一說是亦字的異體,在這裡是聲旁。應本是借用䧹字來表示答應的聲音,“應”指應當、應該,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很難據實造字。“䧹”的古音與人們答應時所發的聲音接近,猶如現代漢語中的嗯(g)字一樣,也是表示答應的聲音。後來䧹字的意義發展為答對、為當、為允許,因此又加上了一個“心”旁,成為從心䧹聲的形聲字。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戰國文字將左上構件訛為“疒”。因為疒與廣形近似的緣故,漢隸(圖5-6)、楷書將“疒”寫作“廣”。繁體字寫作圖8。現代漢字簡化時又依照圖8字形的草書寫法簡化為應。
“應”是答應的應,回答是對問話的應付,所以由本義引申為“應付,對付”,“應付”又進一步引申出“順應,適應”義,如“應時”是適應時勢的變化,“應用”是適應需要,以供使用。別人有問話,自己應該回答,因而“應”由本義又引申為“應該,應當”,用此義時讀yīng。
應
yīng ㄧㄥˉ
1. 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當。~該。~分(fèn )。~有盡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皆平定”。
4. 姓。
應
yìng ㄧㄥˋ
1. 回答或隨聲相和:~答。呼~。~對(答對)。~和(hè)。反~(a.化學上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性質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b.人和動物受到刺激而發生的活動和變化;c.迴響,反響)。
2. 接受,允許,答應要求:~邀。~聘。~考。
3. 順合,適合:順~。適~。~機。~景。~時。~用文。
4. 對待:~付。~變。~酬。
〈動〉
● ● 應當,應該 [should]
應,當也。——《說文》
應,當也。——《爾雅》
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詩·周頌·賚》
凡所應有。——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應得之資。
不應重罰。——清· 方苞《獄中雜記》
法應立決。
● ● 又如:應然(應該如此);應伯爵(白吃白喝。「應白嚼」之諧音);應合(應當;該當);應是(應當是)
● ● 答應,允許 [promiseor agree(to do sth.)]
桓侯不應。——《韓非子•喻老》
● ● 又如:應候(應承);應諾(答應;應承);應許(答應;允許);應准(答應;說定);應允(答應,允許);提出的條件他都應了;是我應下來的任務
● ● 認為是;是 [think;hold;be]。如:應真(方是真話);應緣(大概是)
當也。當,田相值也,引伸為凡相對之偁。凡言語應對之字即用此。大徐言部增譍字,非也。諾下,讎下、唉下、對下譍字皆當改正。
從心,?聲。於陵切,六部。
於陵切,平蒸影 ‖鷹聲蒸部(yīng)
應,當也。又姓,出南頓,本自周武王后。《左傳》曰:“邦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隱於淮陽山中,與四皓俱徵,曜獨不至,時人語之曰:“南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八代孫劭集解《漢書》。
【校釋】邦,當作“邘(yú)。《左傳·僖公二十四》:“邘、晉、應、韓,武之穆也。”杜預註:“四國皆武王子。”
於證切,去證影 ‖鷹聲蒸部(yìng)
應,物相應也。《說文》作?,當也。於證切。又音膺。三。
【卯集上】【心部】應·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3
(yīng)《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竝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從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
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又國名。《括地誌》:故應城,因應山為名,在汝州葉縣。
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后。《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yìng)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竝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又葉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應
字形對比(楷體)
“廣”從上、左包圍“⺍、一”,底部“廣”低。“廣”,首筆點起筆於豎中線右側。“⺍”,第一點在田字格中心左下側,第二點在田字格中心右側,撇在橫中線上;末筆橫起筆於“廣”的下側,右端超出上部。
書法欣賞
篆書書法(5張) |
5張
應
隸書書法(3張) |
3張
應
楷書書法(9張) |
9張
應
行書書法(12張) |
12張
應
草書書法(11張) |
11張
應
編輯
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ʔ | i̯əŋ | |
王力系統 | 蒸 | ǐəŋ | ||
董同龢系統 | 蒸 | ʔ | jəŋ | |
周法高系統 | 蒸 | ʔ | iəŋ | |
李方桂系統 | 蒸 | · | jəng | |
西漢 | 蒸 | |||
東漢 | 蒸 | |||
魏 | 蒸 | jəŋ | ||
晉 | 蒸 | jəŋ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蒸 | jəŋ | |
北魏後期北齊 | 蒸 | jəŋ | ||
齊梁陳北周隋 | 蒸 | jəŋ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ʔ | i̯əŋ | |
擬音/王力系統 | ǐəŋ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ʔ | jəŋ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ʔ | ieŋ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 | jəng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ʔ | ǐəŋ |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韻書集成
字形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應 | 膺 | 曾 | 平聲 | 下平十六蒸 | 影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於陵切/音膺 | ʔjəŋ | |
應 | 曾 | 去聲 | 四十七證 | 影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於證切 | ʔjəŋ | |||
集韻 | 膺 | 曾 | 平聲 | 下平十六蒸 | 影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於陵切 | ʔieŋ | ||
應 | 曾 | 去聲 | 四十七證 | 影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清 | 於證切 | ʔieŋ | |||
韻略 | 平聲 | 蒸 | 於陵切 | |||||||||
去聲 | 證 | 於證切 | ||||||||||
增韻 | 平聲 | 蒸 | 於陵切 | |||||||||
去聲 | 證 | 於證切 | ||||||||||
中原音韻 | 英 | 陰平 | 庚青 | 影 | 齊齒呼 | 全清 | iəŋ | |||||
暎 | 去聲 | 庚青 | 影 | 齊齒呼 | 全清 | iəŋ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庚青 | 衣京切 | |||||||||
去聲 | 庚青 | 葉英去聲 | ||||||||||
洪武正韻 | 英 | 平聲 | 十八庚 | 影 | 烏 | 全清 | 於京切 | ʔiəŋ | ||||
應 | 去聲 | 十八敬 | 影 | 烏 | 全清 | 於證切 | ʔiəŋ | |||||
分韻撮要 | 英 | 陰平 | 第七英影應益 | 以 | ||||||||
應 | 陰去 | 第七英影應益 | 以 |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暗反應、寶應縣、垂直應用、對應狀態、反應熱、反應時間、互感應
八方呼應、乘機應變、此發彼應、得心應手、東鳴西應、供不應求
原為形聲
should,ought to,m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