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
漢語成語
嗷嗷徠待哺,漢語成語,拼音是áo áo dài bǔ,意思是哀號著等待餵養,比喻飢餓時渴望得到食物的情景,多形容災民飢餓的慘狀。出自《詩經·小雅·鴻雁》。嗷嗷:哀號聲。哺:餵養。
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餵食。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漢·荀悅《前漢紀·成帝紀三》:“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疲弊,府庫空虛,下至眾庶,嗷嗷苦之。”
徠晉.束皙《補亡詩.南陔》:“嗷嗷林烏,受哺於子。”嗷嗷:哀鳴聲。哺:餵養。指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后多以“嗷嗷待哺”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宋.穆修《上監判邢郎中書》:“一家貧寄京師,薪米不給,老幼數口,嗷嗷待哺。”清.李伯元《中國現在記》九回:“卑職母老子幼,一家八口,嗷嗷待哺,實指望過了班,博個虛好看,那知道終成了鏡花水月!”
嗷嗷待食、啼飢號寒、饑寒交迫、涸轍之鮒。
安家立業、家給人足、食不厭精、豐衣足食、窮奢極侈、人壽年豐。
作謂語、定語;用於處於困境需要援助。
● ● 第一次看到小鳥嗷嗷待哺的樣子,同學們都感到非常新奇。
waiting with open mouth to be fed
例句如,文章盡可在別的刊物上發表,對於~的創造社的幾種刊物卻一字也不肯飛來。 ——郭沫若《學生時代·創造十年續編》
寓意
比喻處境極為困難,亟待救濟、援助。
[正音]嗷;不能讀作“āo”;哺;不能讀作“pǔ”。
[辨形]嗷;不能寫作“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