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可潤

黃可潤

縣民大悅,號可潤為“地瓜公”。當可潤當生員時,他讀書,她就在旁紡織。可潤任無極知縣,她帶紡車自隨,教北方民婦制車紡織,官民如一家。

人物簡介


黃可潤(?~1764年),字澤夫,號壺溪。清龍溪縣壺嶼(今龍海市角美鎮西邊村)人。祖父黃淑孕、父黃文揚,都以孝行為鄉里所稱道。可潤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淳樸謹慎,具有經世才學。
乾隆四年(1739年)黃可潤參加會試成進士。先試職滿城、行唐兩縣縣事,后相繼任無極、大城兩縣知縣,因服母喪離職;期滿,先後任宣化、易州知府。在畿輔20餘年,每到一縣一州,必先訪問耆老,探悉地方利病所在,慎思解決辦法,人稱他通才達識。特別每遇大賑大役,例如飢荒賑濟、修築城垣、防禦水患,都親身實地辦事,不敢任憑胥吏操縱。
無極縣,恰遇荒年。黃可潤派人走幾千里,買回番薯藤數十萬條,教民種在燥地里,番薯熟,得以度荒。又教民窖藏番薯,來春復采藤種植,番薯遂繁衍其地,豐歉無虞。縣民大悅,號可潤為“地瓜公”。
大城縣子牙河通過境內,大水至,窪地被淹。黃可潤選壯役堅守河堤,防護惟謹,而自當險處,表示不退。指揮操作,不憚勞瘁。潦水退,高地又苦旱,他又急派人南下購水車,教民照樣製作,踏水車灌溉高地。

主要經歷


每次賑荒,黃可潤都稽察有方,不讓奸民冒領,因此食品、衣服、藥物等實物都能落到實處,惠及窮黎。他積累了長期的賑荒經驗,連他邑有災,上級都令他協助賑務;後來索性總理通州、薊州等七州縣的賑務。他看到百姓有些窮得穿不起衣褲,在風雨中裸著身子,便設法給他們500套衣襦穿。他邑他州的官員也仿效他的做法,由此驚動了清廷皇帝,撥出衣褲5萬套給災民禦寒。
在宣化縣時,因宣化是九邊的一個要地,城周30里,有不少城垣坍塌了。當時清軍正在平定伊犁,隊伍過往頻繁。黃可潤一面應付軍需急務,一面又要修築城垣,本該忙得不可開交,但卻指揮若定,措置裕如。他認為北方人體強力壯,舂牆要依靠他們,但活兒不如南方泥水匠師細緻,就雇了一大批南方匠人支援北方人修建城垣。版築土方,北匠主之;砌磚鋪址,南匠主之。各用其長,工事遂固。又,城西積沙高於城垛,人爬上沙堆,城中動靜,一目了然。他便出資僱工把沙堆整平。沙平后遍種番薯,像在無極縣時一樣。又種柳數萬株,作為防風的屏障。同時引柳川水環注城下,築“萬柳亭”供行人休息。此外,還創建柳川書院以教育郡中士子。
在易州知府任內,黃可潤考閱圖經,決心清浚久淤的古河。經過乾隆帝的傳問和許可,他主築大壩一、小壩四,灌良田4萬頃,復導水注城濠以衛城,城益壯。乾隆帝很高興,賜河名曰“安河”。可潤在易州還創建泉源書院、凌雲書院,以培養人才。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詔擢黃可潤任河間知府。翌年正月,可潤未赴任而歿。十月,其子宗度奉父母櫬南歸。越三年,葬於文圃武山西麓。遺著有《無極縣誌》、《宣化府志》、《口北三廳志》、《畿輔見聞錄》、《壺溪詩文集》。
黃可潤的妻子王氏是貧苦人出身的婦女。當可潤當生員時,他讀書,她就在旁紡織。可潤任無極知縣,她帶紡車自隨,教北方民婦制車紡織,官民如一家。直到可潤當易州知府,她依然日夜紡織,至沾寒疾而歿於官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