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標鄉
三標鄉
三標鄉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城西北部,東南鄰文峰鄉,西南連桂竹帽鎮、東鄰水源鄉,東北與會昌縣青溪鄉相接,西北與安遠縣高雲山鄉接壤,全鄉總面積202.95平方千米。三標鄉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有高峰、峽谷、丘陵、陡坡。東南面雲蓋崬海拔1027.6米,西面老虎石崬海拔1098米,西北面基隆嶂海拔1115米。高聳的山峰綿延起伏,匯成條條山肪,形成片片丘陵,山地、灌木叢林。在這境域里,一條從南貫北的交通幹線——尋安公路從這裡經過。論水系,三標屬珠江水系,是東江源頭,有“母親河”之稱,也是尋烏河的發源地,千川百溪彙集成九條主幹河,溪水如帶,繞山而去。
三標鄉於2000年與原長安鄉合併成三標鄉。截止2017年三標鄉下轄12個村民委員會、127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3423人(2017年)。
轄富寨、三標、胡屋、堆禾、黃陂、基田、甲子烏、長安、東江源、圖嶺、上下壩、大小湖崬等12個村民委員會、12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643戶,總人口1644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42人。
九山帶水半份田,半份河道和莊園,山高谷深田如梯,公路沿線是果園。三標鄉於2000年與原長安鄉合併成三標鄉,鄉址設在三標圩鎮,耕地12205畝,人均耕地0.9畝。
三標鄉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山中野鹿、野豬、山羊、猴子、狐狸、黃鷺、野兔、田鼠、老鷹等等。十餘年來,野生動物未得到很好的保護,許多動物走向滅絕的邊緣。但是損害農物的野豬、山牛又興起來,給農民帶來災害。
隨著改革開放及農業技術的進步,打破了陳舊的傳統農業,農業產業結構開始得到了調整,先進農業技術得到了推廣,大大地改變了水田一體化生產耕作的傳統舊習。農田裡出現了種柑桔、臍橙、西瓜、玉米、冬瓜和蔬菜等多種經營的勢頭,荒山不再是光禿禿的野嶺,而是一片片鬱鬱蔥蔥的果園。
2011年,全鄉生產總值達到9288萬元,較2010年增長7℅;農業總產值8870萬元,較2010年增長5.6℅;地方財政收入723.08萬元,較2010年增長53℅,農民人均純收入2133元,較2010年增長8℅;一般預算支出723.08萬元,較2010年增長5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8萬元,較2010年增長10℅,基本實現奮鬥目標。
三標鄉
(三)生態環境建設富有成效,生態品牌得到提升。作為東江源頭和縣城飲用水源區,我們一直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鄉黨委、政府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為確保縣城飲用水安全,加大了九曲灣庫區環境衛生整治力度。特別是2011年以來,為建立健全環境保護、衛生保潔的長效機制,投入資金10餘萬元,對九曲灣庫區流域涉及的7個村實施了農村清潔工程,並且成立了鄉環衛所,組建了一支四人的衛生清潔環衛隊伍,對庫區流域及圩鎮垃圾日常收集清運進行了常態化管理,確保庫區生態環境和水質安全。二是以項目促進東江源生態保護。為加強東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彌補生態保護資金不足問題,積極向上爭資爭項,成功爭取了東江源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正在實施之中。三是以稀土和違章建築整治為契機,繼續加強林業和耕地保護。成立稀土和違建工作整治組,開展稀土和違建整治工作,完善管護網路,加強偏遠山村巡查管護,杜絕違法開採稀土和破壞林地、耕地的行為發生。加強了森林防火工作,注重預防機制建設,2011年我鄉榮獲“2010-2011年度森林防火平安鄉鎮”稱號。四是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強化力量實施“一大四小”植樹造林工程。共完成山上造林1761畝,山下造林45畝。五是東江源品牌效應得到提升。在椏髻缽山被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東江源”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的基礎上,2011年3月份我鄉又被評為了省級生態鄉。2011年8月份,省政府朱虹副省長還專程到東江源頭椏髻缽山進行了探源考察,東江源品牌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標鄉
(五)綜治維穩工作常抓不懈,和諧社會創出新局面。一是建立鄉、村、組三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路,落實了安全隱患排查機制,加大了矛盾糾紛特別是山林糾紛的調處力度,預防和化解了各類社會矛盾。一年來,共受理糾紛98件,成功調解96件,成功率達到98%,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維護了社會穩定;圍繞重點人員,深入開展不安定因素排查,收集信息30條,妥善處置突發性事件苗頭兩起,基本做到了“小糾紛不出村、疑難糾紛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糾紛不積壓”。二是堅持落實穩定壓到一切的方針,堅持落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每月一排查制度,堅持落實領導包案,鄉村幹部及時靠前化解工作制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確保了全鄉在各個敏感時期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重特大治安案件,確保了全鄉社會和諧穩定。三是大力加強校園內部治安防範工作,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的督查。紮實開展了普法教育宣傳工作,開展法制宣傳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活動,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拓寬了平安創建範圍,提升了平安創建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