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賦

賦賦

《賦賦》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賦賦
賦者古詩之流也。始草創於荀、宋,漸恢張於賈、馬。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而後諧四聲,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國家恐文道浸衰,頌聲陵遲。乃舉多士,命有司。酌遺風於三代,明變雅於一時。全取其名,則號之為賦;雜用其體,亦不出乎詩。四始盡在,六義無遺。是謂藝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龜。觀夫義類錯綜,詞采舒布。文諧宮律,言中章句。華而不艷,美而有度。雅音瀏亮,必先體物以成章;逸思飄颻,不獨登高而能賦。其工者,究筆精,窮旨趣,何慚《兩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騁妍詞,豈謝《三都》於左思。掩黃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則《長楊》《羽獵》之徒,胡為比也;《景福》《靈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謂立意為先,能文為主。炳如繪素,鏗若鍾鼓。鬱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轢《風》《騷》,超軼今古者也。今吾君網羅六藝,淘汰九流。微才無忽,片善是求。況賦者雅之列,頌之儔。可以潤色鴻業,可以發揮皇猷,客有自謂握靈蛇之珠者,豈可棄之而不收。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遷下邽(今陝西臨渭區),一生經歷了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曾任過盩厔(今陝西周至縣)尉、左拾遺、左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太子少傅等職。自居易前期有熱情、有銳氣,是個同情人民,敢於反映民間疾苦、敢於揭露官場黑暗面的正直官吏和詩人。他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後期銳氣消失,稜角磨平,潛心佛事,以知足常樂,“獨善其身”自居。自居易的詩歌以通俗淺顯著稱,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為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元稹編輯為“白氏長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