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一炬
漢語成語
付之一炬,漢語成語,拼音為fù zhī yī jù ,意思是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出自《萬曆野獲編·尚衣失珠袍》。多用於表示野蠻;殘暴的行徑。一般作謂語
付:給;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給燒了。
一把火燒光。唐代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宋代蘇軾《觀燒》詩:“方知一炬力,盡洗狐兔群。”又《仆曩於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詩:“不須更用博麻縷,付與一炬隨飛煙。”博麻縷:當作麻布條,詩中指貴家所藏的名家書畫作品。博,抵擋。
作謂語;表示野蠻殘暴
在這場扼火中,他收集多年珍貴的郵票都付之一炬。
[正音] 一;不能讀作“yí”。
[辨形] 炬;不能寫作“矩”或“拒”。
[用法] 多用於表示野蠻;殘暴的行徑。一般作謂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由於英法聯軍的入侵;圓明園被一場大火~;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燈謎]紙船明燭照天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