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外灘十八號的結果 展開

外灘十八號

亞太文化遺產

外灘十八號,位於上海市外灘南京路口,原為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的總部。原名麥加利銀行的外灘十八號,建於1923年。經過兩年整修后的外灘十八號,成為集世界時尚品牌旗艦店、國際著名餐廳、酒吧以及藝術展館為一身的頂級綜合消費樓。

十八號大樓擁有著修復后的古希臘式的大理石柱和優雅高貴的大廳。一樓和二樓彙集了世界級奢侈品服飾、配飾及珠寶的專門店,代表著精英人群的消費理念,也讓每一個流連於此俯視典雅中庭、眺看璀璨吊燈的客人,瞬間成為徘徊在服飾、珠寶氣十足的名利場。四樓到七樓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饕餮美食及酒吧,五樓及六樓均為世界排名前50的餐廳,七樓的露台更成了上海享受夜生活的必到之處。

昔日見證過上海外灘榮景的Bund18,如今再度成為這座城市的焦點。它不僅重新定義了上海繁華都會的新面貌,並對歷史建築保護的技術質量考量與商業營銷策略等範疇建立了新的模範與標準。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Bund18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6年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

歷史


原麥加利銀行外觀
原麥加利銀行外觀
外灘十八號大樓位於上海市外灘南京路口,這棟大樓原來的名字叫麥加利銀行大樓,創建於1853年。麥加利銀行總部設在英國倫敦,英文名Chartered Bank,是英國皇室特許開展殖民地業務的銀行。該行在香港設立分行時,被譯作“渣打銀行”。1857年11月在上海設立分行,因第一任總經理的名字叫“麥加利”,被叫作“麥加利銀行”。
大樓由公和洋行設計,英商德羅·考爾洋行承建。佔地面積1755平方米,建築面積10256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觀呈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外牆為三段式立面,底層以齊整的花崗石作貼面,中央是雕花大鐵門。中段2-4層立面處理較簡單,中間用2根巨大的愛奧尼克立柱作支撐和裝飾。5層以上形成第三段,其中部每扇窗前都用2根小石柱作裝飾,與下面的2根大柱形成呼應。屋頂上設有平台。麥加利銀行上海分行解放后併入香港分行,上海市房管部門於1955年接管此樓,改名為“春江大樓”。使用單位先後有:上海家用紡織品公司,中波輪船公司、上海水產局與水產協會等。
外灘十八號
外灘十八號
修復后的外灘十八號樓進門四根古希臘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裝,謎一般地來自二百年前義大利的教堂。兩盞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紅色玻璃吊燈,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組裝而成,每盞燈由一百八十五個零件拼裝起來。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磚馬塞克壁畫是全手工製作。其被打造成為國際知名時裝、珠寶、名表、美食、娛樂、藝術中心。

修復工程


Tonini博士 修復正門銅門
Tonini博士 修復正門銅門
負責外灘十八號樓整修工程的是來自義大利威尼斯的kokaistudios建築顧問公司。主設計師Filippo Gabbiani和他的工作夥伴,懷抱著一份尊重古建築和保護文化面貌的心,以最高的標準來修復這棟歷史文化遺跡。
聯合國UNESCO獎狀
聯合國UNESCO獎狀
走進外灘十八號,一磚一木訴說著塵封的往事。負責修復工作的專家們驚異地發現,門口4根大理石柱的用材由於礦山開採枯竭,早在18世紀就已經在義大利建築界絕跡了,為何它還會出現在1923年的上海?查閱歷史后發現,原來這4根柱子來自200年前的義大利托斯卡尼教堂,後來教堂荒廢了,它們便經英國人之手輾轉來到上海;還有那扇中西合璧、花紋異常精美 的銅大門,當修復人員用特殊溶劑把一層層後來加上去的油漆清除掉后,大吃一驚,原來它採用了青銅與黃銅兩種材料,它們如此天衣無縫,見多識廣的藝術家們不禁由衷佩服前輩們的高超技術。
外灘十八號外觀
外灘十八號外觀
“這幢大樓承載了太多的歷史痕迹,我們必須細心、耐心,所有這些工藝,我們曾在修復上千年歷史的義大利教堂時使用過”,文物修復專家,來自威尼斯的菲力波先生告訴記者。為了洗凈但不傷害外牆表面,20名工人用牙刷般的刷子共刷了3個月。修復內牆更為細緻,他們將天然溶劑通過棉紙滲透到了大理石中,把浸漬其中的鹽分吸收出來,恢復大理石的原有色彩。大樓樓道內原先已經斑駁不堪的內牆,建築師們配製了糯米、大理石粉、石灰粉3種材料的混合塗料,重新粉刷。據說,為配製這一特殊塗料,他們跑遍上海各大糧店,煮了一鍋又一鍋米飯做實驗。還有門廳地面,設計師原先打算用大塊大理石,後來發現由於地面沉降,南北高度相差將近20厘米,用大塊材料會形成難看的坡度。於是,他們採用上萬塊很小的大理石細細拼接,既避免了坡度,又同旁邊樓梯口原有的地坪風格吻合。
主設計師Filippo Gabbiani談到了自己的理念:“這座建築好似一本書,每一個過客都會留下他的文句。我們不能抹煞過去的章節,因此我們必須尊重過去。”他在外灘十八號樓的項目上,採用了一種新的修復古建築模式。那就是以尊重原有的建築風格為原則,為這座獨一無二的建築注入新的功能的意義與生命力。所有新的設計理念,都建立在與原有風格保持一致的基礎上,現代設計的元素與原來建築的風格自然融合。

古今地位


在2006年,有來自亞太11個國家和地區的36個項目提出申請文化遺產保護獎,其中中國地區有8個項目申報,而外灘十八號是中國內地唯一的得獎項目。
外灘十八號
外灘十八號
走進那扇外灘最美的銅門,一個同時擁有東西方文化精髓的舞台就在眼前展開。英式混合主義建築加上摩登室內裝修,有序地把歷史、文化、時尚和藝術融合為一體。”自2004年11月底改造竣工重新開放以來,位於上海南京東路外灘的時尚新地標———外灘十八號一直不乏溢美之詞。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6年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授予外灘十八號。

交通信息


地鐵2號線南京東路站外灘觀光隧道、20路(終點站在九江路外灘)、42路、隧道九線(終點站在廣東路外灘)、71路(終點站在延安東路外灘)、126、926(終點站在新開河外灘)在外灘行駛的有:22、55、65、123、135、145、251、503、576、868、910、921、928、934、940路,南向北行駛時在新開河、北京東路設站,北向南行使時在南京東路金陵東路設站。外灘附近的漢口路江西中路口有49、864路終點站,延安東路江西中路口有127、202路終點站,吳淞路閘橋北側天潼路口有61路終點站,37、921路、錦江觀光巴士在北京東路外灘設站。17、64、801路在江西中路漢口路口設站,21、220、939路在四川中路北京東路口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