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化遺產
分佈在國家內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
自然文化遺產,是指分佈在國家內的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公約的獨特性在於它強調了自然文化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其第4條重申:自然文化遺產的確定、保護、保存、展出和遺傳後代,主要是國家的責任。
現已有167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國際法律文書。我國於1985年簽署加入了該公約,迄今已有49處自然文化遺產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35處文化遺產,10處自然遺產,4處自然文化雙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二位。
自然文化遺產
1、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定義,以下各項為“自然遺產”∶
從審美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受威脅的動物和植物生境區;
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
2、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是指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可移動文物是指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圍包括:在民間長期口耳相傳的詩歌、神話、史詩、故事、傳說、謠諺;傳統的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木偶、皮影等民間表演藝術;廣大民眾世代傳承的人生禮儀、歲時活動、節日慶典、民間體育和競技,以及有關生產、生活的其他習俗;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與上述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場所等。
隨著各地旅遊事業的發展,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所暴露的法律制度院備和管理不完善問題日趨突出,缺乏約束的利益驅動、過度的商業化和市場化趨勢直接導致了我國包括自然文化遺產在內的公共資源受到大規模的侵掠和破壞,近年來這一趨勢非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呈進一步擴大之勢,因此在1998年因風景區上市問題在國內引起了一場爭論。1998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中心撰寫了一篇“國家風景名勝區不宜上市經營”的報告,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1999年5月又受國家建設部委託開展了“國家風景名勝區上市經營的國家利益權衡”的研究,該研究首次從理論和實踐上對國家風景名勝區的上市問題作了全面分析,受到了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還專門聽取了該中心學者就此問題的彙報;有關部門和領導在1999年3月做出了暫停國家風景名勝區上市的決定;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該中心“反對旅遊,反對搞開發利用,消極保護,不問國情,照搬國外”。
中國
為了加快國內同仁在自然文化遺產管理上形成共識,促進國際間學術研究和管理經驗的交流和借鑒,推進以制度建設為基礎的中國自然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改進中國自然文化遺產資源管理”國際會議於2001年12月4~5日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國內有關單位領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駐京代表、國內外專家學者、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代表齊聚一堂,就有關議題進行了熱烈、深入的討論。
中國擁有各類世界遺產29處,其中文化遺產21處、自然遺產4處、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
自然遺產部分:武陵源歷史風景名勝區、九寨溝歷史風景名勝區、黃龍歷史風景名勝區、三江併流。
文化遺產部分:長城、故宮、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孔府及孔廟和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平遙古城、廬山、蘇州古典園林、麗江古城、皇家園林頤和園、皇家祭壇天壇、重慶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陽龍門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寢、大同雲岡石窟、三清山。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中國丹霞”(廣東丹霞山、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有黃石公園(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美國-加拿大),還有貝加爾湖,克里姆林宮和紅場(俄羅斯),吳哥窟(柬埔寨),底比斯城(埃及),科潘瑪雅遺址(宏都拉斯),梵蒂岡城(梵蒂岡),雅典衛城(希臘),大堡礁(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