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療
泥療
泥療將泥加熱稀釋后入浴或包纏患病部位,利用其溫熱作用進行治療謂之泥療。泥療所用之泥有粘土泥、沃土泥、炭泥、人工泥等。
根據泥土之結構條件及其成分的不同,醫療泥分為如下幾種。
泥療
淡水湖畔沼澤地之粘土、膠質物、動植物殘餘等物質,在無氧情況下,由於各種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形成沃土。沃土中含有很多有機物,表面呈各種中華訶子色和咖啡色好似冰凍的膠。由於沃土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所以亦稱有機泥。濕沃土中晶體只佔1~2%,膠質成分及有機物約 5%,水佔90—97%。干沃土之晶體約佔30%,膠質成分及有機物約佔70%或80%。因濕沃土之含水量大,所以交叉強度達1400— 1900達因/cm2,最低750~850達因/cm2,粘度1400—1900,熱度1.0,傳熱係數比粘土低,熱能容量較粘土大。
碳泥存在於沼澤地。由各種植物之有機物殘餘,在無氧條件下,經各種微生物的長期作用而形成的物質與礦泉水相互作用而構成。碳泥大都呈深褐色,不光滑,形狀如揉好的面,乾燥則極脆。由於碳泥之無機物及膠質物含量較無機粘土泥大,所以,此泥之泥療為有機泥及無機泥之混合式泥療。
沒有天然泥的地方,可以在粘土中加入各種微生物,有機物及礦物鹽類之溶解物,製成與粘土泥同樣 的具有物理、化學及生物特點的醫療泥。
泥療之效果主要賴於溫度及物理、化學成分之總的作用而得以實現。
泥療中溫度中主要地位,醫療泥之熱容量小,有相當的彈性與粘性,由於影響分子運動,所以傳熱力低,而保溫性則相當高。如加熱後用則溫度作用更為突出。加熱之醫療泥不出現互相傳熱現象,散熱過程慢,與皮膚接觸時向人體傳熱過程亦慢。因而,在接受泥療時人體能耐受較水裡更高的溫度,同時泥的冷卻時間長,人能得到長時間的溫熱作用。
在醫療泥中,包含各種小粒沙礫,粘土顆粒及大量的膠質物,因而具有相當程度的交叉強度,粘度和比重。與皮膚接觸時給人體的相當的壓力,同時泥中之分子運動與皮膚髮生摩擦而給以刺激。以上刺激綜合起來就是機械作用。泥中之分子運動與皮膚髮生摩擦的同時局部產生電流,這種電流改變周圍神經的興奮,增加泥中某些化學物質對皮膚的滲透力,隨而增強醫療泥對人體所起的化學作用。
泥中的各種鹽類、有機物、膠質物、溶解性物、氣體、維生素及某些激素等,被皮膚、粘膜吸收進入人體或被皮膚粘膜吸著,對器官發生化學刺激作用。
有些醫療泥中含有放射性物質和抗菌物質,發揮放射作用與抗菌作用。
在施行泥療的部位,在其作用下,由於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毛細血管擴張,皮膚充血,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環得到改善。泥中之磷酸類具有促進組織的滲水,增加鹽、汗腺及皮脂腺分泌的作用。經泥療後皮膚表層細胞蛋白分解,產生組織之類氨基物質,這些物質隨血液、淋巴循環作用於全身,使之引起反應。泥療施療過程中,身體吸收相當大的熱量,鈣、鎂、鈉、硫化氫等化學物質附著於皮膚表層影響散熱。因而改變體溫調節,影響體溫之平衡,使之增高2℃左右。在進行40℃~46℃溫度的腹部泥療時,局部溫度可升高1.5℃~3℃,並能持續40~50分鐘;胃溫升高0.3℃一0.8℃,持續45~90分鐘。身體反應正常時,使胃溫升高與提高泥療溫度,相互是有關係的。如身體反應性降低時,胃溫在熱泥影響下卻較正常溫下降;身體反應性亢進的人,施以46℃的泥療時,其胃溫下降,而施以40℃~42℃的泥療時,其胃溫卻增高。以此也可以檢查人體的反應性。也可以作為檢查泥療效果的標準。如身體所起的反應與上述情況符合則為病情好轉的表現,否則提示病情加重。泥療對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新陳代謝、內分泌以及消化系統,均有良好的醫療作用。
泥療室包括更衣室、浴療室、婦科治療室、洗澡間、熱泥間。治療室之大小,根據床位數來決定,每張床位應準備被子、毛毯、枕頭、床罩、塑料布或膠布等。對上肢的施療需要小桌一張。治療室溫度應保持在22℃,~24℃之間,要通風良好。夏季可在湖畔等場所施療。為了便於婦女患者,應設有婦科治療室,需配備婦科椅、婦科沖洗器、床位等器械設備。泥療後需要洗澡,所以應設洗澡間。熱泥室應配備泥架、洗滌盆、容泥器、乾燥器、揉泥板、溫度計等。
泥土加溫有水熱箱、中間有水的雙層鍋、旋轉加熱器、電熱箱以及借日光加熱等。加熱前將泥中的大顆粒、蛤殼、小礫石等雜質去掉放於加熱箱內加熱。加熱至50℃~60℃時加進冷泥攪拌使泥溫降至適合於施療之溫度。加熱不得超過 50℃,亦不能採取直接加熱的方法,泥土燒焦則失去作用,溫度過高則影響其膠性而減弱醫療效果,同時殺滅泥中之微生物而更新后再用。測泥溫時將溫度計深插泥中,並測幾處,以其平均溫度作為標準。利用碳泥時,加熱前用篩子篩好,取出雜質、大塊植物等之殘存物,然後加熱水或熱鹽水攪拌至稠糊狀,其濕度達70—85%時放進加熱箱加溫。利用粘土時,加熱前使之乾燥,研細,用篩子篩去礫石、沙粒等。然後以6—7公斤粘土加1公升水的比例加熱水後加以攪拌混勻。如果用粘土泥施以塗敷療法時將泥攪拌成浸膏樣,然後作泥餅備用。如若施以全身泥療則泥宜稀。
根據發病部位、病情及患者體質等,採取全身泥療、局部泥療、腹部泥療和電泥療等療法。
1.全身泥療:將醫療泥放進澡盆內,加鹽水或泉水至需要稀度,患者猶如洗澡躺在其中,水深達乳部即可。頭部及心區敷以冷毛巾。泥溫34℃~37℃,泥浴時間15~20分鐘,隔日或隔兩天施療一次,10—15次為一個療程。
泥療
2.局部包纏泥療:局部包纏泥療可對四肢、背、腹部、關節、顏面、頸項、胸部及神經等部位施療。局部泥療可分局部包纏法、局部泥浴法、泥罨法、間接泥療等。
局部包纏法:在床上鋪被或毛毯,上面再鋪布、塑料布和粗布,再把攪拌好的泥按所療部位的需要鋪開其上,厚度為3~7cm。碳泥和粘土泥的厚度有5~l0cm即可。令患者卧於泥上,然後將布、毯等按序捲起包纏其身以保溫,並在其頭部和心區敷以冷毛巾。因泥療部位的不同,局部包纏法分如下幾種:1耳部泥療。2肩部泥療。3背、腹部泥療。4泥褲療法:即把腰、腹、大腿這上三分之一用泥纏如短褲形。5背、下肢的泥療:即把背部和患病的下肢進行包纏。6脊柱的泥療。7關節泥療,即在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施以包纏泥療。8手部泥療:即把患手插入桌上鋪開之泥中。
3.局部泥浴法:把手、肘部、足部浸漬於木器中。
⒋ 泥罨法:把加熱之醫療泥裝於布袋內敷於患部施療。此療法可降低化學及機械作用。
5.間接泥療法:不把醫療泥直接放在患病部位上,而放於其側旁。用於局部之醫療泥的溫度根據病情、患者體質來決定。體質強、無心血管病、無內分泌及神經系統障礙則可用42℃~48℃的泥;有輕度心血管病和神經障礙,體弱者用37℃一42℃的泥;低溫泥療則用32℃一33℃的泥。泥療時間每次20~30分鐘,開始時隔日施療,以後則施療3日,休息1日,以15—20次為一療程。局部泥療結束後用35℃~37℃的熱水將局部洗凈,不得用肥皂,靜卧30—40分鐘休息。
當泥療作用於炎症性病灶時,有大量炎性滲出物進入血液。患者反應性低下時,這些物質不能很好氧化而滯留於血中,因而血沉加速,病灶部疼痛加劇,出現紅、腫、熱及運動障礙癥狀。婦女則出現腹股溝痛,下腹部不適,白帶增多,尿頻等癥狀。表現為全身不適、倦怠、無力、頭暈、頭痛、脈搏加速、呼吸急促、體溫增高、大汗淋漓及失眠,泥療又減弱脾功能,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上反應的程度與醫療泥之物理、化學特點,泥療部位,泥浴泥量、包纏泥量、泥溫度、泥療時間、間隔時間、醫療次數、泥療目的以及配合其他醫療等有關。同時還與病情、合併症、患者身體反應性等有關。
泥療過程中可能出現失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現象,因此應準備鹽水或熱茶。泥療過程中如果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大汗或局部劇痛、浮腫等徵象時,應立即停止泥療。泥療結束後應靜卧休息30分鐘,患者體弱、泥療面積大則應延長休息時間,要避免著涼。接受泥療之當天禁止進行大量活動,亦不能進行日光浴療、游泳及郊遊等。由於泥療能增強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所以令患者進食富於蛋白質、糖、維生素b1等之飲食。泥療之療效,療后一個月才能出現,並可持續2—3個月因而下一療程的開始,必須在3個月以後,最好間隔4—6個月。
死海泥療
肺結核及結核病、心血管系統病、代償功能障礙、大血管瘤、腦動脈硬化、腎性高血壓病、重症哮喘、全身無力衰弱、痞瘤、腫瘤、出血性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皮膚病、白血病、惡性貧血,在泥療部位有急性炎症、濕疹等病則禁忌進行泥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