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律的結果 展開

張律

中國內地導演

張律,男,1962年出生,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延邊大學中國文學專業。

2001年,執導個人第一部短片《11歲》,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代表作有《唐詩》《芒種》《重慶》 等。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照片1
照片1
2001年,執導個人第一部短片《11歲》,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他憑藉該片入圍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短片競賽環節。
2003年,執導劇情電影《唐詩》,該片參加了包括瑞士洛迦諾、北美溫哥華、倫敦以及香港電影節在內的幾大電影節。
2005年,自編自導由劉蓮姬、金博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芒種》,該片獲得第58屆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獨立電影推廣協會獎和韓國釜山電影節設立的唯一競賽單元—“新浪潮”單元的亞洲最佳新人導演獎。
2007年,執導由郭柯宇、何國鋒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重慶》;同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邊界》,該片入圍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憑藉該片入圍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2008年,執導以1977年韓國鐵路里里站爆炸案為藍本的劇情電影《里里》,該片由尹珍序、嚴泰雄共同主演。2010年2月19日,執導由崔健、李晉林、尹蘭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圖們江》獲得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特別提及-青少年電影-最佳影片獎;7月12日,《圖們江》獲得第7屆巴黎電影節最高大獎、學生評審團大獎。
照片2
照片2
2013年12月12日,執導的紀錄片《風景》在韓國上映。
2014年,自編自導愛情喜劇電影《慶州》,並擔任該片的製作人,該片講述了為了追溯過往的回憶而獨自前往慶州的一個男人旅途中發生的故事,他憑藉該片入圍第51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獎,獲得第15屆釜山電影評論家協會獎大獎。
2015年,自編自導愛情電影《膠片時代的愛情》,該片由安聖基、文素利共同主演,講述的是一個演員對自己電影夢的重新思考,受邀參加第34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和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展映。
2016年,執導由韓藝璃、梁益俊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春夢》,該片是第2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講述了靠經營一家小酒館照顧著全身麻痹的父親的年輕女子和她身邊三個男人之間的情感故事,入圍第46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VOICES展映單元。
2020年2月,由張律執導的新片《柳川》曝光首張劇照,影片由倪妮、張魯一辛柏青池松壯亮中野良子等主演。6月,擔任第21屆全州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評委,8月27日,由張律執導的電影《福岡》在韓國上映。

個人作品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20​《柳川》​電影
2015年《膠片時代的愛情》電影
2014年《慶州》電影
2012年《評審委員》電影
2010年《圖們江》電影
2008年《里里》電影
2007年《邊界》電影
2005年《芒種》電影
2003年《唐詩》電影

導演作品

時間名臣類型
2020年《福岡》電影
2016年《春夢》電影
2015年《膠片時代的愛情》電影
2014年《慶州》電影
2013年《風景》電影
2010年《圖們江》電影
2008年《里里》電影
2007年《重慶》電影
2007年《邊界》電影
2005年《芒種》電影
2003年《唐詩》電影
2001年《11歲》短片

剪輯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3年《唐詩》電影

監製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4年《慶州》電影

獲得榮譽


戛納國際電影節
▪2005 第58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獨立電影推廣協會獎 《芒種》 (獲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2010 第60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特別提及-青少年電影-最佳影片獎 《圖們江》 (獲獎)
▪2007 第57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邊界》 (提名)
亞洲電影大獎
▪2008 第2屆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邊界》 (提名)
釜山國際電影節
▪2010 第15屆 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 《圖們江》 (獲獎)
▪2005 第10屆 釜山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新浪潮獎 《芒種》 (獲獎)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2014 第67屆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豹獎 《慶州》 (提名)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2015 第51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最佳電影導演獎 《慶州》 (提名)
韓國春史電影獎
▪2016 第21屆 韓國春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慶州》 (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1 第58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短片競賽環節 《11歲》 (提名)

人物評價


張律的電影主題涉及到中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的少數民族,他通過影像語言表現出了朝鮮族特有的創造性文化。他導演的電影橫跨蒙古、中國、朝鮮、韓國以及東亞國家等地,分解了各國之間的無數個界限,反省了對異族的排斥,電影內容貫穿了東亞地區的近現代史,承載了被觸發的漂泊式思維。他通過極少台詞和手持式鏡頭、橫跨等方式視覺化,用開放的空間表現出了屬於周邊的漂泊式人物的空間,利用中心和周邊轉換的場面效果,創造出了被排斥的視線(電影媒介評)。
照片3
照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