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

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

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USS Pueblo AGER-2,Pueblo為西班牙語,意為“人民”)是一艘原屬美國海軍的間諜船,因1968年1月23日在朝鮮東岸、元山港外海的日本海(即朝鮮東海)海域進行諜報任務時,遭朝鮮方面勒令停船接受檢查並以非法入侵領海的理由逮捕,而引發兩國之間的政治緊繃因而聲名大噪,史稱“普韋布洛號危機”(Pueblo incident)。

介紹


朝鮮平壤市內大同江畔展示的普韋布洛號
朝鮮平壤市內大同江畔展示的普韋布洛號
普韋布洛號原本是一艘由美國威斯康辛州奇瓦烏尼市(Kewaunee,WI)奇瓦烏尼造船與工程公司(Kewaunee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Company)所製造之貨輪,1944年4月16日完工下水時原本是美國陸軍FS-344號貨輪,但在1966年時移交給海軍方面,改名為普韋布洛號。移交初期該艦原本仍是作為輕型貨船使用,艦體編號AKL-44,但稍後旋即改裝成情報搜集船並重新編號為AGER-2。AGER是“輔助通用環境研究”(Auxiliary Gener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縮寫,是一個由海軍與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SA)所合作的計劃。普韋布洛號排水量895噸,以一對柴油動力引擎作為動力來源,極速僅有12.7節(約23.5公里/小時),且唯一的武裝是一門.50口徑雙聯裝的勃朗寧M2重機槍。

時代背景


由於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敵視,從1947年開始以美國和北約為首的西方集團,與以蘇聯和華約為首的東方集團開始了冷戰對峙。兩個集團除了經濟、軍備與科技的全面競爭外,其次還有十分隱蔽的間諜戰。
1952年10月24日,美國杜魯門總統下令將武裝部隊安全局(Armed Forces Security Agency, AFSA)更名為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使命是在國防部長的領導下依據美國通訊情報委員會(United States 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ce Board, USCIB)制定的政策收集和撰寫通訊情報。很快,國家安全局便在世界範圍內設立了2000多個監聽站。但這些監聽站的地理分佈極不均衡,非洲只有兩個,南美洲則一個也沒有。為了解決該問題,國家安全局仿效蘇聯,將退役貨船用於情報收集,使之成為流動監聽站。
輔助總體環境考察船成立
輔助總體環境考察船成立
1965年,海軍部仿效國家安全局的做法,單獨發起了一個將輕型貨船改造為“輔助總體環境考察船”(Auxiliary Gener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GER)的計劃,“旗幟”號(AGER-1)、“普韋布洛”號(AGER-2)和“棕櫚灘”號(AGER-3)相繼誕生,主要任務是在目標國家的近海收 集信號情報和水文資料。
國防部之所以批准該計劃,根本原因在於相信美蘇之間在互派間諜船問題上存在“對等原則”——只要對方間諜船不侵入己方領海,則聽之任之;即便對方間諜船駛入己方領海,也不發動攻擊,僅要求其重返公海。軍方領導人特別是情報部門首腦還認為,其他共產黨國家在蘇聯的“約束”下同樣也會遵守這一原則。由於對“對等原則”深信不疑,加上資金緊張,船隻改造、人員配備和試航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遠距離無線電導航系統誤差較大,通訊設施性能不佳,信號情報收集設備和軍事裝備安裝位置不當,緊急破壞方面準備不足;船員年齡偏低且缺少訓練,翻譯人員水平欠佳;試航時設備多次出現故障並遭到敵國騷擾等現象沒有受到決策者應有的重視。不過,對“普韋布洛”號來說,更糟糕的是首次航行任務的提出及其風險評估。

間諜事件


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
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
1966年秋天開始,朝韓非軍事區武裝衝突的次數明顯增加。鑒於此,1967年下半年,“聯合國軍”司令兼駐韓美軍司令查爾斯·博恩斯蒂爾第三(Charles H. Bonesteel III)、美國情報委員會(U.S. Intelligence Board, USIB)和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均建議或呼籲情報機關加強對朝鮮軍事活動的偵查,對朝鮮發動“顛覆和常規戰爭”的能力與意圖作出評估。考慮到朝鮮電子情報收集的優先性,美國駐日海軍司令提議,將朝鮮作為“普韋布洛”號處女航的主要目標,任務為體察朝鮮東海岸電子情報收集環境,分析朝鮮海軍活動情況,監視蘇聯海軍在對馬海峽的動向,試探蘇朝對公開情報收集活動的反應,報告蘇朝軍隊的調動情況並評估自身能力。期間,“普韋布洛”號要在朝鮮海岸進行長達17天的作業,有時必須深入距離朝鮮海岸約13海里處,並在“極為危險”的元山港附近收集電子情報。軍方對此次行動的危險程度進行了評估。評估工作總體上來說進行得較為倉促,原因是至少有四級共6個國家機構參與其中,而時間卻只有短短的12個工作日(其間又恰逢聖誕節),且同期還有808項敏感的軍事情報收集任務接受評估。在考慮是否批准這項行動計劃時,各級審查機關均將以下假設作為“不容置疑”的評估前提:朝鮮會遵守公海法,允許外國戰艦在其宣稱的12海里領海之外作業。最終,此次行動被認定為“最低風險”。1968年1月2日,參謀長聯席會議告知駐太平洋美軍司令,“普韋布洛”號行動計劃獲准。
1月11日,“普韋布洛”號駛離日本佐世保港,開始執行任務。23日上午,“普韋布洛”號像以往一樣來到元山港附近收集情報,一切都非常平靜。午飯時分,航信士官發現遠方一艘朝鮮SO-1型獵潛艦艇正在全速靠近。在距“普韋布洛”號約500碼處,獵潛艦艇開始作順時針環行,並以國際旗語詢問“普韋布洛”號的國籍。船長布赫(Lioyd Bucher)不予理睬。15分鐘后,另有三艘蘇制朝鮮P-4型魚雷艇高速靠攏過來。“普韋布洛”號船員仍然將其當成慣常的騷擾。突然,朝鮮獵潛艦艇用旗語命令道:“停船,否則我就開火。”“普韋布洛”號答覆說:“我船處於國際水域,欲在此停留至明天。”沒過多久,兩架蘇制朝鮮米格21戰鬥機飛至“普韋布洛”號上空,另外還有一艘獵潛艦艇和一艘魚雷艇駛出元山港,前往事發地點。由於性能不良,普韋布洛號雖曾試圖逃離卻因速度不足而被包圍,並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遭到逮捕,“普韋布洛”號被俘,船員1死4傷。

外交危機


外交談判
外交談判
1968年2月中旬,美國開始在板門店同朝鮮方展開談判,談判中美國提出“先放人,后調查”的建議,而朝鮮堅持認為放人的前提是美國為“普韋布洛”號在朝鮮領海的間諜和敵對活動道歉並保證永不再犯,雙方僵持不下。
1968年4月中下旬,朝鮮軍事分界線以南地區連續發生了幾次武裝衝突。從4月份開始直至5月初,朝鮮全國始終處於戰備狀態,政府公開宣傳美國隨時可能發動戰爭,美朝板門店秘密談判開始了10個多月的僵持。
1968年12月17日第26次會談舉行后,美國同意“有條件道歉”,承認錯誤、道歉、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作為朝鮮方面將人質釋放的交換條件,但朝鮮仍宣布沒收該艦。82名被俘船員以及死亡船員的遺體在板門店移交給美方,船長和副船長回國后曾因沒進行任何抵抗就放棄了船隻而被送軍事法庭起訴,最後未做判決。
迄今為止該艦仍然由朝鮮方面保管,1998年普韋布洛號被拖到西海岸,停放在平壤的大同江畔,據說是舍門將軍號事件發生地,作為博物館用途而成為當地非常受觀光客歡迎的名勝,但美國海軍方面並沒有將其自海軍艦艇名冊(Naval Vessel Register)中剔除,名義上仍然是現役中的艦隻。美國雖一直保持要求歸還普韋布洛號的態度,而朝鮮方面也數次以歸還該艦為條件換取與美方建立較密切外交關係,但由於雙方在核子武器發展、人權問題上一直有極高度的歧見,因此美方並沒有將普韋布洛號的歸還視為第一優先,而讓這件事一直擱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