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
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
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USS Pueblo AGER-2,Pueblo為西班牙語,意為“人民”)是一艘原屬美國海軍的間諜船,因1968年1月23日在朝鮮東岸、元山港外海的日本海(即朝鮮東海)海域進行諜報任務時,遭朝鮮方面勒令停船接受檢查並以非法入侵領海的理由逮捕,而引發兩國之間的政治緊繃因而聲名大噪,史稱“普韋布洛號危機”(Pueblo incident)。
朝鮮平壤市內大同江畔展示的普韋布洛號
1952年10月24日,美國杜魯門總統下令將武裝部隊安全局(Armed Forces Security Agency, AFSA)更名為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使命是在國防部長的領導下依據美國通訊情報委員會(United States 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ce Board, USCIB)制定的政策收集和撰寫通訊情報。很快,國家安全局便在世界範圍內設立了2000多個監聽站。但這些監聽站的地理分佈極不均衡,非洲只有兩個,南美洲則一個也沒有。為了解決該問題,國家安全局仿效蘇聯,將退役貨船用於情報收集,使之成為流動監聽站。
輔助總體環境考察船成立
國防部之所以批准該計劃,根本原因在於相信美蘇之間在互派間諜船問題上存在“對等原則”——只要對方間諜船不侵入己方領海,則聽之任之;即便對方間諜船駛入己方領海,也不發動攻擊,僅要求其重返公海。軍方領導人特別是情報部門首腦還認為,其他共產黨國家在蘇聯的“約束”下同樣也會遵守這一原則。由於對“對等原則”深信不疑,加上資金緊張,船隻改造、人員配備和試航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遠距離無線電導航系統誤差較大,通訊設施性能不佳,信號情報收集設備和軍事裝備安裝位置不當,緊急破壞方面準備不足;船員年齡偏低且缺少訓練,翻譯人員水平欠佳;試航時設備多次出現故障並遭到敵國騷擾等現象沒有受到決策者應有的重視。不過,對“普韋布洛”號來說,更糟糕的是首次航行任務的提出及其風險評估。
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
1月11日,“普韋布洛”號駛離日本佐世保港,開始執行任務。23日上午,“普韋布洛”號像以往一樣來到元山港附近收集情報,一切都非常平靜。午飯時分,航信士官發現遠方一艘朝鮮SO-1型獵潛艦艇正在全速靠近。在距“普韋布洛”號約500碼處,獵潛艦艇開始作順時針環行,並以國際旗語詢問“普韋布洛”號的國籍。船長布赫(Lioyd Bucher)不予理睬。15分鐘后,另有三艘蘇制朝鮮P-4型魚雷艇高速靠攏過來。“普韋布洛”號船員仍然將其當成慣常的騷擾。突然,朝鮮獵潛艦艇用旗語命令道:“停船,否則我就開火。”“普韋布洛”號答覆說:“我船處於國際水域,欲在此停留至明天。”沒過多久,兩架蘇制朝鮮米格21戰鬥機飛至“普韋布洛”號上空,另外還有一艘獵潛艦艇和一艘魚雷艇駛出元山港,前往事發地點。由於性能不良,普韋布洛號雖曾試圖逃離卻因速度不足而被包圍,並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遭到逮捕,“普韋布洛”號被俘,船員1死4傷。
外交談判
1968年4月中下旬,朝鮮軍事分界線以南地區連續發生了幾次武裝衝突。從4月份開始直至5月初,朝鮮全國始終處於戰備狀態,政府公開宣傳美國隨時可能發動戰爭,美朝板門店秘密談判開始了10個多月的僵持。
1968年12月17日第26次會談舉行后,美國同意“有條件道歉”,承認錯誤、道歉、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作為朝鮮方面將人質釋放的交換條件,但朝鮮仍宣布沒收該艦。82名被俘船員以及死亡船員的遺體在板門店移交給美方,船長和副船長回國后曾因沒進行任何抵抗就放棄了船隻而被送軍事法庭起訴,最後未做判決。
迄今為止該艦仍然由朝鮮方面保管,1998年普韋布洛號被拖到西海岸,停放在平壤的大同江畔,據說是舍門將軍號事件發生地,作為博物館用途而成為當地非常受觀光客歡迎的名勝,但美國海軍方面並沒有將其自海軍艦艇名冊(Naval Vessel Register)中剔除,名義上仍然是現役中的艦隻。美國雖一直保持要求歸還普韋布洛號的態度,而朝鮮方面也數次以歸還該艦為條件換取與美方建立較密切外交關係,但由於雙方在核子武器發展、人權問題上一直有極高度的歧見,因此美方並沒有將普韋布洛號的歸還視為第一優先,而讓這件事一直擱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