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學報

中國土壤學會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辦的月刊

《水土保持學報》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土壤學會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

1987年,《水土保持學報》創刊;1996年,更名為《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報》;2000年1月,重新更名為《水土保持學報》。

據2018年3月《水土保持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水土保持學報》第七屆(2017-2020年)編委會有成員70人。據2018年3月中國知網顯示,《水土保持學報》共出版文獻6155篇、總被下載1674418次、總被引143986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873、(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69。

歷史沿革


1987年,《水土保持學報》創刊。
1996年,經科技部批准,重新申請登記為《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報》。
2000年1月,重新更名為《水土保持學報》。
2002年,刊期從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

欄目介紹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水土保持學報》刊登內容主要是有關水土保持、土壤侵蝕方面的基礎、應用研究和綜述性文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土壤侵蝕(水蝕、風蝕等)過程及模型,水土流失預防監督與管理,土壤重金屬污染與修復,流域植被修復與生態環境建設,區域水土保持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土壤水分與養分變化特徵,土地利用、退化(荒漠化、沙化、石化)與評價,水土保持生物、工程措施及其綜合治理效益與評價,自然災害的防治與監測,以及與之相關的交叉、邊緣學科和高新技術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要欄目
《水土保持學報》設有試驗研究、研究簡報、綜合評述、學術討論、研究生論文簡報等欄目。
讀者對象
《水土保持學報》的讀者對象主要為國內外從事水土保持、土壤侵蝕及其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和有關管理工作者等。

人員編製


據2018年3月《水土保持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水土保持學報》第七屆(2017-2020年)編委會有成員70人。
職務姓名
編委會成員山侖(院士)、馬永清、王光謙(院士)、王全九、王瑄、韋革宏、付會芳、鄧良基、史衍璽、劉文兆、劉寶元、劉國彬、劉春生、劉鵬、呂軍、成自勇、何丙輝、李占斌、李定強、李勇、邵明安、張旭東、張興昌、張楊珠、張科利、張福鎖吳啟堂、吳普特、沈其榮、余新曉、陳求穩、陳洪松、陳新平、林昌虎、楊明義、楊潔、卓慕寧、姚文藝、趙成義、趙雨森、鄭粉莉、鄭曉靜(院士)、賀秀斌、宮淵波、閻百興、黃占斌、黃炎和、康紹忠(院士)、梁音、傅伯傑(院士)、曾波、董治寶、程積民、雷廷武、雷國平、譚文峰、蔡體久、蔡崇法、蔡強國、戴全厚、Bingcheng Si(加拿大)、Changhui Peng(加拿大)、Chi-hua Huang(美國)、D.E. Walling(英國)、Franz Makeschin(德國)、Frédéric Darboux(法國)、Ning-hu Su(澳大利亞)、Robert Horton(美國)、Sang-Soo Kwak(韓國)、 Yun Chen(澳大利亞)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水土保持學報》第七屆(2017-2020年)編委會領導
職務姓名
主任劉寶元
副主任付會芳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2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水土保持學報》共出版文獻量6752篇。
據2020年2月2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水土保持學報》文獻量為6092篇、基金論文量為5761篇。

影響

據2020年2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水土保持學報》總下載次數2160211次、總被引次數17462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225、(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93。
據2020年2月2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水土保持學報》被引量為136633次、下載量為141380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2017年影響因子為1.6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541名。

收錄情況

《水土保持學報》是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美國農業文獻書目資料庫》(AGRICOLA)、《聯合國農業索引》(AGRIS)、《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網路版》(Center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JST)(2018)、《英聯邦農業局文摘》(CAB)、《CNKI中國引文資料庫》《中國科學指標資料庫》(CS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資料庫》(ASPT)、《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文版、英文版)》等收錄。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名稱結果
1999年評為陝西省十佳期刊和陝西省優秀期刊一等獎獲獎
2000年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三等獎獲獎
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獲獎
2005年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等獲獎
2011年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獎”獲獎
2012-2015年連續四次榮獲“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在陝西省160多種科技期刊中排名第一獲獎
2014年、2016年榮獲“陝西省精品科技期刊獎”獲獎
2015年榮獲“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類)”獲獎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辦刊宗旨
以期刊的政治質量為前提,以學術質量為核心,不斷提高期刊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積極服務於我國的水土保持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