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娘

豆腐娘

豆腐娘是浙江地區傳統的小吃,在浙江省南部的麗水地區和溫州地區做客,尤其是在雲和、麗水、慶元,景寧松陽,龍泉和遂昌等地,首先會吃到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豆腐娘”。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豆腐一塊
木耳適量
青紅椒適量
蔥姜蒜適量
豆瓣醬適量
清水適量
食用油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豆腐切成三角塊,放入鍋中煎至兩面焦黃。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另起鍋,油熱將青紅椒放入鍋中炒至虎皮狀,撒鹽翻炒盛出。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鍋中放油,豆瓣醬炒香,將豆腐和木耳倒入翻炒,加適量水燜煮。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汁收到八成干時,將青紅椒倒入翻炒。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盛出,裝盤。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豆腐一塊
雞蛋一枚
食用油少許
蚝油適量
生抽適量
清水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一枚雞蛋打入碗中微微划散,將豆腐切片,放入盤中兩面蘸蛋液。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鍋中放食用油,油熱放入豆腐,中小火煎至兩面微焦。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蚝油兌生抽調汁兒,加入適量清水攪勻。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將調好的料汁倒入鍋中,收汁。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裝盤,撒香菜。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大黃魚一條
豆腐一塊
生薑一塊
適量
少許
雞精適量
胡椒少許
香菜少許
小蔥一根
枸杞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鍋中熱油,將豆腐煎至兩面焦黃。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燒一鍋水,直至煮沸。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豆腐放入沸水,中火煮。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將大黃魚煎至兩面微焦。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放入鍋中,開大火煮。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加適量鹽、糖、雞精、胡椒粉調味,煮到魚湯奶白,撒香菜、小蔥和枸杞,端上桌。

菜肴簡介


豆腐娘
豆腐娘
豆腐娘這個名字,其實就是豆腐之母的意思,磨好的豆腐娘過濾后,煮好,下 滷水鹵過,用濾布和豆腐架過好,就是豆腐。豆腐娘名字好聽而古怪,然而製作簡便,經濟實惠,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浙南獨有的特產。製作上,當年的嫩豆是首選,味道特別鮮美,上年的老豆子次之,陳年的豆子就略差些。但是比較起來,陳年的豆子做豆腐娘也好過做豆腐。因為,豆是自己種的,家中又備手磨,隨時可以製作,簡便便利。山區人民好客,不論平時是否來往,只要你到了山村,“進門便是客”,主人都會熱情接待。“山頭地方”除山蔬野菜外,高級食品——當家菜豆腐娘請客,已是傳統美俗。圖片上中間填的才是豆腐娘。

文化習俗


豆腐娘為底料的美食在當地也特別有名,比如慶元景寧交界一帶非常流行豆腐娘為湯料,放入當地特色的黃餜、千層米糕、糍粑作為主食。每逢過年過節,都是招待客人的最好方式。近年來,隨著當地旅遊開發的發展,更是成為招待外來客人的特色佳肴,比如在慶元縣的三堆村每年舉行的三堆迎神節(又稱三堆廟會,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就作為招待賓客的靚點美食之一。

具體做法


豆腐娘,黃豆泡漲后,用手磨磨成豆糊,不用過濾,加入1:1左右的水後放入鍋中煮熟,再撈出來,因為一般一頓吃不完,所以基本會每次煮一點,先燒好油湯再倒入適量煮熟的豆腐娘,然後加姜、蔥、蒜或蕪荽、辣椒以及油鹽醬油之類調料,舀入火鍋上桌,邊滾邊吃。窮苦人家滲入南瓜絲、蘿蔔絲,即使不用油,也很和協而味道鮮甜。高等人加上明甫、蝦尾等海鮮,那就錦上添花,當然更加可口了。
要是徠用新的嫩豆磨成的豆腐娘,更多優點,吃起來嫩而不滑,細而不流,軟而不粘,糊而不膩,爽然適口、碧綠誘人,加上特有鮮美的撲鼻香氣,真使人聞聞亦饞涎欲滴,別說多奇妙迷人了!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她還冰清玉潔而不污染哩!

另類功能


豆腐娘有時還有特種用途。凡美“豬娘”的人家,每年都要買些豆腐泥給小豬吃,三五天就能使小豬飛快增長,皮毛油光鋥亮。所以山區人民視豆腐娘為最高級的營養品,同時也是小豬的快速催長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