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台是陝西省府谷最具特色的地方民間戲曲品種之一,在榆林市北部與內蒙古交界的神木、府谷一帶,流傳著一種由民歌向戲曲發展並已初具戲曲雛形的“二人台”,其語言通俗易懂,大量吸收和運用當地農民豐富的語彙,具有熱情大膽、心直意顯的藝術風格,富有生活情趣。“二人台”音樂具有西北人民熱情豪放、粗獷強悍的性格特點,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多姿,音域寬廣,優美動聽,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泥土氣息。二人台流行地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給挖掘、整理、保護工作帶來許多困難。隨著老藝人的離世,許多曲目、劇目瀕臨失傳,急需搶救、保護。
府谷二人台是府谷最具特色的民間戲曲品種,其特徵如下:
1、由土生土長的塞上民間音樂與晉北蒙西民間音樂滋養融合,形成跨地域的民族民間音樂戲曲文化交融的產物。
2、府谷二人颱風格既有北國高亢激昂主調,也有中原委婉動聽之韻,劇目豐富,曲調繁多。
3、演唱形式小型多樣,便於吟唱,易於表演,最貼近社會低層民眾情緒。
4、樂器簡單獨特,其中四弦為之“樑柱”,四頁瓦強化節奏,地方特色明顯。
5、曲目、劇目豐富,表演技藝完整,形成了獨自的藝術體系。
6、便於自娛自樂,雅俗共賞。又與民俗風情互動(婚禮嫁娶、節日喜慶、生辰壽誕、文化交流)關係密切,是地域民俗風情的集中表現。
府谷二人台的內容,以反映農村生活情趣為多。其中,反映男情女愛,反封建的劇目占較大的比例,如《五哥放羊》、《打櫻桃》、《十愛》等;有反映社會黑暗苦難生活的劇目,如《走西口》、《勸世人》、《轉山頭》等;有反映民俗風情的劇目,如《放風箏》、《打秋遷》、《鬧元宵》等;有反映歷史傳說的劇目,如《珍珠倒拷簾》、《英台下山》、《四大對》等;有描寫花名的劇目,如《十對花》、《五月散花》等;有描敘貨郎、挑夫生活的劇目,如《王成賣碗》、《劉青賣菜》、《釘缸》等;刻畫青樓女、尼姑之苦的劇目,如《吃醋》、《思凡》等等,劇目百十有餘。
府谷二人台表演形式大致有三種。一種是清唱(俗稱座腔)一般不化妝。一種是跑場(亦稱滾邊),一般由男女對唱並加念白及表演。第三種是小戲,多有故事情節、人物超過兩人。也分場、分幕。
府谷二人台歌詞句式豐富。兩句段、三句段、四句段、五句段、六句段、多句段均有。詞句有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長短句可分。說念道白,插種打渾語言頗有地方性,方言妙語橫生,特色顯明。演唱採用真假聲結合,抑揚頓挫、亮板拖腔、高亢明亮、自然合韻、悠揚動聽。
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碼戲、帶鞭戲與對唱三大類。硬碼戲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較好的嗓音條件;帶鞭戲注重舞蹈表演;對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府谷二人台普及於府谷縣城鄉,后併流傳於榆林市各縣,因屬民間小唱藝術,史志文字無考。
府谷屬陝、晉、蒙三省區交合處,背依長城腹抱黃河,可謂雞鳴三省,同飲一水。古老的歷史文化積澱,蒙漢民族的親緣婚合,形成農耕游牧文化相互交流,孕育了燦爛的民間藝術,陝北府谷二人台即是其中一枝奇葩。
據資料記載,府谷二人台大約於大清同治年間(1862)形成藝人班子,但沒有二人台這種稱謂,來源於民歌對唱,清唱坐唱,所以時稱打坐腔,又與過年節鬧社火相伴也稱為“唱秧歌”或叫“打玩藝”。據了解,二人台是流行於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和晉北、陝北、河北張家口等地的民間小戲。其原始曲調為當地的民歌,如由內蒙古中、西部地區漢族民歌演變的唱腔《打櫻桃》、《打后套》等,由晉北民歌演變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捲簾》等,由陝北民歌演變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綉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變的唱腔《阿拉奔花》、《王愛召》等,冀北民歌《十對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則吸收了許多晉劇曲牌、民間吹打樂和宗教音樂。
以呼和浩特為界,二人台的風格流派有西路與東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於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區、忻州地區;東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於烏蘭察布盟、雁北地區、張家口地區。二人台傳統劇目多以描寫勞動生產、揭露舊社會黑暗、歌唱婚姻愛情等為主要內容,另有部分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錢》、《打櫻桃》、《打后套》、《轉山頭》、《阿拉奔花》等劇目,東路二人台有《回關南》、《拉毛驢》、《摘花椒》、《賣麻糖》、《蘭州城》等。據府谷縣文化局有關研究者介紹,府谷二人台的演唱形式主要分硬碼戲、帶鞭戲與對唱三大類,也分場、分幕。其中硬碼戲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較好的嗓音條件;帶鞭戲注重舞蹈表演;對唱則由二人交替演唱。
府谷二人台根植於本土,伴隨著本土民眾的生活、生產、政治、經濟文化而生存發展。清末民初戰火連年,民不聊生。河東、山西以及本土百姓為逃避戰亂,出口外(長城外)走蒙地謀生。途中民間藝人結伴成班沿途賣唱。口裡口外來往頻繁,使府谷二人台與晉蒙民間文化融匯發展。共和國成立后,民間藝術也得以關注,獲得新生。1953年,府谷縣麻鎮人丁喜才代表西北地區參加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他自打揚琴自演唱座腔二人台《五哥放羊》《尼姑思凡》一鳴驚人。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黃河中游兩岸及長城內外的農區,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給挖掘、整理、保護工作帶來許多困難。隨著老藝人的離世,許多曲目、劇目瀕臨失傳,急需搶救和保護。1955年由原縣文化館陳維業、李繼愛記譜編印(石印)《陝北二人台》三輯。1957年,麻鎮人韓娥女、王秀英參加西安舉行的陝西省民間藝人觀摩會,演出二人台《連城拜年》、《掛紅燈》分別獲一、二等獎。府谷二人台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直處在興盛時期,十年“文革”,備受冷落,成沉寂時期。但由縣文化館組織的毛澤東思想業餘宣傳隊依然舊曲新詞在農村巡迴演出二人台。
1983年,縣文化館組織二十二人的二人台班子,參加地區民間藝術調演獲集體獎,八名演(奏)員同時獲獎。是年,縣政府行政會決定成立府谷縣民間二人台劇團,基本演員18人。1990年成立“府谷縣業餘歌舞團”。
府谷二人台是府谷最具特色的民間戲曲品種有著自己鮮明的特徵。由土生土長的塞上民間音樂與晉北蒙西民間音樂滋養融合,形成跨地域的民族民間音樂戲曲文化交融的產物;府谷二人颱風格既有北國高亢激昂主調,也有中原委婉動聽之韻,劇目豐富,曲調繁多;演唱形式小型多樣,便於吟唱,易於表演,最貼近社會低層民眾情緒;樂器簡單獨特,其中四弦為之“樑柱”,四頁瓦強化節奏,地方特色明顯;曲目、劇目豐富,表演技藝完整,形成了獨自的藝術體系;便於自娛自樂,雅俗共賞。又與民俗風情互動(婚禮嫁娶、節日喜慶、生辰壽誕、文化交流)關係密切,是地域民俗風情的集中表現。
據榆林市文化局研究者介紹,府谷二人台從內容、體裁上可分兩類。一類是民謠體,保留原始的民歌形式。一類是敘事體,如《調兵》、《轉山頭》、《水刮西包頭》等。府谷二人台因其傳承久遠,有著深遠而獨特的文化價值。據了解,府谷二人台源於清代,形成於清末民初。解放后,兼收並取其他音樂、戲曲、曲藝藝術營養,得到迅速發展,是與東北二人轉齊名的民間民族音樂、戲曲、曲藝為一體的獨特文化。有研究者這樣說:府谷二人台是漢蒙民族,長城內外多元文化綜合的活化石,為了解民俗文化,民間藝術,研究陝北地域多元文化交流及融合現象提供了可靠的佐證。
府谷二人台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民俗民情體現之一。可以展示府谷文化風貌,與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旅遊開發聯為一體。搶救、保護府谷二人台,吸取其發展衍化的經驗,為建立新時期特色性社會主義文化更大地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素質和精神文明建設等諸多方面會產生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