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二人台
傳統戲曲劇種
東路二人台是一種較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形成和流傳於內蒙古烏蘭察布的集寧、興和、豐鎮、商都、錫林郭勒盟部分旗縣,以及河北的壩上和張家口,山西的雁北地區。因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以西流行的二人台有區別,又稱東路二人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烏蘭察布市民族藝術劇院獲得“東路二人台”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東路二人台
清初,集寧、興和周邊地區為蒙古各部世襲牧地,康熙伊始,清政府就出租土地由漢民耕種。到了光緒年間,官方開始大量的放墾,促使大批的漢族移民遷入墾荒。暑去冬來,這裡成了打短工或長久墾荒耕種者求生勞作的地方,常此以往,一些商賈和手藝人也漸漸雲集此地,使這兒成了一個多民族聚居區。隨著大量移民的遷入,一些民間藝人也不斷地涌至,帶來了內地的文化和藝術,冬閑時人們以唱民歌和耍社火自娛,所以當時民歌和社火也大為流行。每到年關和元宵節前後,各村鎮都要組織民間藝人們鬧社火,走街串巷進行表演,所唱曲調也大多取之於本地民歌。後來藝人們在民歌的基礎上加以引伸,長而久之,漸漸地融進和借鑒了一些社火表演的成分。
到了民國初年,東路二人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那時的農村貧苦,談不上什麼文化生活,只有逢年過節,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常聘請民間藝人來演唱二人台。小班由五六個藝人組成,一般打地攤演出,丑旦角揮舞著彩扇、手絹和霸王鞭,邊歌邊舞,眾人席地而坐圍觀欣賞。晚上演出時用麥秸作篝火,有時通宵達旦,盡興而散,所以,當地民間習慣稱它為“玩藝兒”。隨著發展,“玩藝兒”逐漸從社火中脫胎出來,演出中添加了一些簡單的故事情節,後來打地攤的小班逐漸增多,劇目也就豐富了起來。東路二人台,在抗戰前並無職業班,只是在農閑時由藝人為群眾做業餘或半職業性演出。日寇統治時期,商都、化德等集鎮大放官賭,為了招徠賭客,民間藝人們每天都被邀請到賭場進行演出。除管飯外,待遇分為幾等,每人每天收入多則幾元錢,少則幾角錢。因為收入較多,有些藝人便把演戲當成了自己的職業,從而也就產生了職業班。
東路二人台,是在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形成的,它的發展與演變,是經過無數民間藝人的探索創新,加工和潤色才逐漸形成的。建國后,將“玩藝兒”改名為二人台,由最初的打地攤到搬上舞台,並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演出模式。除了演出大量的傳統經典劇目外,把表現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普通百姓生活追求的作品,作為自己的演出方向。注重刻畫不同性格人物特徵和演繹他們的內心世界,把表述故事,演化情節,塑造人物作為其主要創作源泉,使東路二人台在表演風格上形成了自己新的套路。20世紀80年代以後,專業文藝工作者和民間老藝人,在東路二人台的劇目創作和表演上,進行了不斷的創新和探索。不僅拓寬了東路二人台的流布範圍,亦從其他曲種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內容。
東路二人台
曲聯體的套曲形式,即一劇採用多種曲調。如《賣碗》、《探病》、《回關南》、《姑嫂挑菜》等。是根據劇情的發展,劇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來配曲,從而擴大表現力。在過門和唱腔中,速度、節奏的變化也有其規律(各種板腹、底錘)。在曲牌的進行中,不論何種調式,均以調式音為主底錘,便於演員入口,靈活方便。
向板腔體的節奏形式發展。唱法與西路不同,定調比西路高二度,適宜男角演唱,故不用假聲,平打平唱。
東路二人台的唱腔,主要來源於民歌,是在民歌和社火的基礎上,吸收了大秧歌、道情、北路梆子等音樂元素而發展衍變來的。其唱法早先以高打低唱為主,用真聲,後來以真假聲相結合。在較自由的行腔中大致可分“滿、花、閃、捏、口”五種唱法,各有所長,平常混合使用。曲調運用也有一定的提煉,最初的唱腔較為簡單,從一曲專用或一曲多用,發展成多曲聯用的套曲形式,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樂曲的面貌,曲調變化不大,只有快慢之分,多數曲調至今依然保留著原民歌風格。隨著劇目戲劇性的增強,部分唱腔已突破了原來較為規整的民歌體形式,同時也有了簡單的板式變化。唱法高低起伏變化小,比較平緩,歡快流暢,定調比西路二人台略高,適合男角演唱,故不用假聲。唱詞多用比興手法,極富誇張,襯詞疊字使用頻繁,唱念簡煉生動,詼諧幽默,唱詞中主要採用地區方言,語言通俗易懂,特別是大量吸收和運用了當地人們所熟悉的俗語,增加了語言表達的效果。這種方言多入聲,質樸而淳厚,詞語中多雙聲疊韻,串話豐富詼諧,凝練質樸,敘事性強。人物刻畫形象生動,樸實無華,既有熱情大膽,言直豪爽的個性風格,又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移調的處理。由於男女發音本質的區別,自然音區有幾度的差別,所以男女同一曲時,適應女腔的音域,男腔顯得高不成,低不就。反之,女腔也有同樣感覺。所以,女是走高腔,男行低腔,形成顯明的色彩對比。另外好的男女對唱形式,男角為就乎女角,高音上不去,不得不採用假嗓(小嗓),這也是二人台男唱腔的風格之一,使用假聲過多,會造成男女角色形象上的含混不清,在感情上也不那麼十分嚴肅,所以就需要有移調的處理。使其男女腔相近,便於演唱。
曲牌是二人台音樂一個獨立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作器樂節目單獨演出,也可以配合戲曲烘托氣氛作襯曲,還可以作舞蹈伴奏音樂。二人台曲牌有《八板》、《喜相逢》、《鬼拉腿》、《虞美人》、《黃鶯亮翅》、《森吉德瑪》等,牌曲是根據劇情需要進行伴奏的,它能增強劇情色彩。有時開演之前或戲演完之後,也可以演奏牌曲,來渲染氣氛,增強效果。
東路二人台牌子曲約有80餘首,音樂構成來源於傳統曲牌、散曲和套曲、爬山調、門樓調。演奏風格熱烈火熾,一般採用稍穩急促的快節奏,聽起來高亢。它的裝飾音較少,母音最多,速度比西路二人台稍快,唱腔的尾音短促,節拍上強弱音變化大,跳躍性強,具有強烈的敘事色彩,極宜於人物與情節的演繹。曲調之外,伴奏格調也自成一體,樂器有笛、四胡、揚琴、四塊瓦。後來又增加了板胡、二胡、琵琶、笙、嗩吶、三弦、大提琴以及鼓、鑼、鑔等打擊樂。特別是板胡的主奏形態,使音樂高亢、激越、明亮,與方言天成合一,富有韻味。
牌曲來源於各個方面,有的源於民歌,有的源於佛曲,還有的源於吹腔,但它被二人台吸汲融化之後,就成了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的音樂了。它同樣具有唱腔音樂的特點,音域寬廣,音程跳動大,裝飾音和滑音使用頻繁,曲調激揚奔放而又婉轉纏綿。有的善於表現熱烈歡快之情,有的善於抒發深沉感傷之慨,喜怒哀樂,無不俱在。
牌曲在單獨演奏時,曲調變化不大,基本上保持原風貌,只有快慢之分,並無固定板式。
二人台傳統樂隊由笛、四胡、揚琴(三大件)、四塊瓦組成,演奏風格熱烈。在表演上具有短小活潑、花樣繁多、節奏緊湊、樸實健美等藝術特點,道白多用方言土語和“串串話”、“順口溜”、“疊字”、“歇後語”,採用“走唱”形式,時說時唱、說唱結合、載歌載舞,表演人數不拘。
二人台表演可分為歌舞和小戲兩種形式,舞蹈幅度大、跳躍性強,給人以粗獷憨厚之感。歌舞的表演來自“社火”的高蹺,現今不再踩高蹺,但仍保留著高蹺顛顫步的遺風,穿插過場仍用高蹺的剪子股、編蒜瓣以及秧歌的大小八字、大小圓場、二龍出水等套數。所用道具彩扇、霸王鞭、手絹都有一定技巧。彩扇有開扇、攤扇、背扇、搖扇、抖扇和各種花扇。打霸王鞭時,先打地三下謂之“三點頭”,然後隨節奏分打上中下三路:上打肩背手臂;中打腰圍;下打雙腳或用腳踢,打法無固定套數,“整學亂使喚”。手絹原為紅綢。后改為專用的八角硬手絹,有拋、接、旋轉等難度較大的技巧。小戲的表演無程式規範,動作生活化。
東路二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