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大衛·湯普森的結果 展開

大衛·湯普森

北極厄爾尼諾現象發現者

大衛徠·湯普森是畢業於華盛頓大學的一名教授,北極厄爾尼諾現象發現者。

人物成就


北極濤動的發現對很多氣候研究領域都有最直接的影響,特別是研究氣候改變的專家懷疑,尾氣排放可能是造成北極濤動長時期保持陽性期的原因。南極洲部分地區變冷,湯普森(現為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一名教授)將注意力又轉向了南方,而全球變暖懷疑論者也藉此作為一種否定他理論的證據,事實上,南極洲也正在變暖,2002年,湯普森和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的蘇珊·索羅蒙提出了一種溫度失常的可能性解釋——臭氧洞。他們發現,巨大的臭氧洞改變了南極洲風的模式,致使南極洲的表面溫度降低,南極洲半島除外,這裡的冰川以驚人的速度在南冰洋中斷裂。與湯普森的全球氣候工作聯繫在一起的是人們對大氣層上層重要性了解的缺乏。他說:“這裡發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駁斥。”

人物經歷


他的北方氣候模式這一重要發現將氣候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二十幾歲時,在大衛·湯普森還是華盛頓大學的一名研究生時,他幫助發現了一種現象從根本上改變了氣候學家北極氣候的理解模式。湯普森和他的指導老師大氣學家約翰·華萊士最先確定了這種席捲北極的氣候體系,他們稱之為北極濤動,北極濤動改變了整個半球的氣候模式,從克利夫蘭的暴徠風雨到西班牙的降雨,再到東部沿海地區頻繁的,可怕的風暴,這就是北極的厄爾尼諾現象。
從向北緯55度(大約與莫斯科、凱契根和阿拉斯加州平行)旋起的逆時針大渦流能將它的負性期轉變為陽性期,而且時隔不久就會頻繁發生。負性期的環形風風速緩慢,風向極易改變,能將北極的冷空氣吹進中緯度地區,陽性期的風很強勁,冷空氣不會流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趨勢漸漸明顯,正循環與暖冬有關係,例如,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氣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