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扶貧

參與式扶貧

參與式扶貧,就是在扶貧項目的設計、規劃、實施、監管和驗收過程中,將參與式理念和工作方法貫穿始終,通過採用自下而上的決策方式,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

性質


將“參與式”理念全面應用於貧困地區建設,這種扶貧模式在中國雲南、貴州、安徽等省的外資扶貧項目中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年來,廣西通過參與式進行扶貧項目規劃,改變了以往項目安排由行政命令的方式,充分尊重村民意願、激發村民主動參與,為扶貧開發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短評


參與式扶貧的核心是“賦權於民”,就是符合群眾需求、順應群眾期盼、滿足群眾意願,這與當前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旨高度一致。
在扶貧項目的設計、規劃、實施、監管和驗收過程中,將參與式理念和工作方法貫穿始終,通過自下而上的決策方式,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增強群眾對項目的擁有感,真正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發展”的轉變。
扶貧項目採用地理區域集中瞄準機制,瞄準廣西最邊遠山區的連片貧困村,在項目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採用參與式貧困分析(PPA),由貧困村群眾對貧困狀況及脫貧策略進行評估,制定項目清單和規劃,確保項目瞄準最貧困人群,提高扶貧精準度和扶貧資金使用效率
在參與式扶貧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廣西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積極推動項目開展,是項目實施成功的必要條件。項目廣泛動員各個層級、各個部門的參與,也成為廣西多部門、多層級合作開展扶貧項目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