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的結果 展開

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

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

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是專門負責與世界各國進行各種民間文化交流的部門。其主要工作範圍是接待並派出文化藝術界專家、學者、專業人士,組織互訪和交流;接待並派出各類演出、展覽團組,組織演出和展覽。其宗旨是通過文化交流活動,將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藝術介紹給中國廣大觀眾,同時將中國的優秀文化藝術介紹給世界各國觀眾,以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在文化藝術領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促進中外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

協會簡介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全國友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事民間外交事業的全國性人民團體,以增進人民友誼、推動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工作宗旨,代表中國人民在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廣交深交朋友,奠定和擴大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關係的社會基礎,致力於全人類團結進步的事業。全國友協貫徹執行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民間友好工作,為實現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大業服務,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而努力奮鬥。全國友協的各項活動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贊助,已設立46個中外地區、國別友好協會,與世界上157個國家的近500個民間團體和組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主要任務


開展中外民間友好交往,組織代表團互訪,舉辦紀念慶典,倡議和主辦研討會、洽談會、論壇等交流活動,增進與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建立信任,發展友誼。
推動國際合作,建立交流機制,搭建合作平台,促進中外雙方在經濟、科技、人才等多領域的務實合作,為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開展中外民間文化交流,派出和接待文化藝術團體和人士進行友好訪問,舉辦演出和展覽,促進中外文化互鑒,加深了解和友誼。
受政府委託,協調管理我國同外國建立和發展友好城市關係的工作,推動中外地方和城市的交流與合作。作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的成員,代表中國地方政府參與國際合作。
作為在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具有全面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組織,廣泛參與聯合國的事務,積極參加其他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交流活動,有效傳遞中國的信息。
發展中外民間友好力量,建立對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友協團體,聯繫各國對華友好組織、社會團體和人士,向為民間友好做出重要貢獻的組織和人士,分別授予“人民友好使者”榮譽稱號、“人民友誼貢獻獎”、中外兩國友好使者榮譽稱號和中外兩國友好貢獻獎。
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人類共同安全的事業,聲援各國人民爭取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維護主權和安全的正義鬥爭。
開展其它有關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友好合作的工作。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是一九五四年五月三日由十個全國性的社會團體聯合發起成立的。最初稱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一九六六年改稱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友好協會,一九六九年起改稱現名。會址設在北京。在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部分市、區、縣設有地方對外友好協會。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全國理事會會議,選舉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並組成常務理事會。第十屆全國理事會會議於二〇一二年五月召開,選舉李小林女士繼續擔任會長。

成立背景


1954年,在周恩來的倡議下,由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中緬友好協會、中印(度)友好協會等10個人民團體聯合發起籌組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簡稱對外文協),於5月3日召開成立大會,大會通過了對外文協章程,推選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楚圖南任會長。副會長有:丁西林、陽翰笙洪深、趙毅敏,秘書長陳忠經,副秘書長吳化之。常務理事29人,理事116人。對外文協是獨立的、全國性人民團體,一度屬國家對外文化聯絡局(簡稱文聯局)主管,與文聯局同樓辦公(北京市東城區朝內大街220號)。
新中國成立不久,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為數很少,主要是蘇聯、東歐等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及少數非共產黨領導的一些國家,如亞州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和歐洲、非洲一些國家。北美和南美沒有一個國家與新中國建交。源於新中國開展外交工作的緊迫需要,發展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文化交流,楚圖南受命籌組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籌備,開始了同各國的文化、藝術、科學、教育、經濟界等領域的著名人士的民間外交工作。

機構發展


1958年3月,文聯局改組為國家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簡稱對外文委),主任張奚若,黨組書記張致祥。對外文協在對外文委領導下開展工作。五十、六十年代期間,全國有十幾個省(市)設立了對外文協地方分會,業務上受對外文協(即總會)指導。
1963年1月,對外文協召開常務理事會,推選會長楚圖南,副會長丁西林、陽翰笙、夏衍、張致祥、鄒大鵬、朱光、陳忠經,秘書長周而復,常務理事47人,理事252人。
1965年由對外文委黨組報經中央批准,將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改稱為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友好協會(簡稱對外友協)。
1966年4月20日,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友好協會召開常務理理事會,通過了新章程,楚圖南繼任會長,增補了一批副會長(共30名),並設書記處。對外友協內設機構有6個地區業務部和交際部、辦公室(遷入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1號,與中蘇友協同院辦公)。
1969年春,周恩來總理鑒於人民外交活動積案較多,不少工作陷於停頓,指示要成立一個人民外交機構,把民間團體的對外交往工作統管起來,一些部委的外事活動由對外友協承辦。根據這一指示精神,外交部領導指定由吳曉達負責先搞一個20人左右的班子,處理對外友協等幾個民間團體緊急的和重大的外事工作。經籌組,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友好協會於1969年5月1日開始辦公(最初在南河沿97號,后搬至東交民巷40號)。
鑒於當時國內一些機構尚未恢復外事活動,對外友協的工作範圍除原對外文化友好協會的工作外,還兼管外交學會,以及文化、體育、政法等方面的外事工作。由於當時友協工作範圍不斷擴大,對外仍沿用文化友好協會的名稱已不適宜,1969年下半年經外交部領導同意后,口頭請示周總理批准,將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友好協會改稱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並於10月14日正式見報(仍簡稱對外友協)。此後,對外友協是作為外交部的一個部屬單位,會內工作機構設幾個業務組和總務組等(在朝內大街220號,即外交部院內)。
1973年起,對外友協的工作任務和範圍不斷增加和擴大。不但從事友好交往和對外文化交流,負責對外藝術展覽、演出工作,而且開展建立友好城市的工作,以及參加非政府的多邊國際會議。
1973年6月24日,天津市與日本神戶市締結為友好城市,成為我國與外國結成的第一對友好城市關係。對外友協負責此項工作的管理和協調。
1975年8月,中央任命王炳南為對外友協會長。(歷屆領導班子名單附后)王國權、柴澤民任會長時間雖不長,但做了許多建設性工作。
1976年設置綜研室(1991年5月取消綜研室。1999年10月恢復綜研室,包括管理檔案室和圖書資料室。2002年取消綜研室,辦公廳下設綜合處)。
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對外民間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鑒於政府文化交流日益增加,為使對外文化交流官民分開,中央決定,對外友協原歸口承辦的官方的藝術演出團體、文化藝術展覽的派出和接待工作,於1978年8月劃歸文化部對外聯絡局管理。對外友協負責開展民間對外文化交流,派出和接待小型文化藝術團、組進行訪問演出和舉辦小型的藝術展覽等。

負責人名單


第一屆會長、副會長、理事(部分)名單:
會長:楚圖南(中共老黨員)
副會長:趙毅敏(中共老黨員)、丁西林、陽翰笙(中共老黨員)
秘書長:陳忠經(中共老黨員)
副秘書長:吳化之(中共老黨員)、朱伯深
常務理事:楚圖南、丁西林、陽翰笙、陳忠經、廖承志、竺可楨、錢端升、錢偉長、范長江、張奚若、老舍等人
理事:王雲生、馬寅初、馬思聰、田漢、郭沫若、黃現璠、白壽彝、艾思奇、華羅庚、范文瀾、茅盾、賀綠汀、夏衍、曹禹、焦菊隱等116位社會各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