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炳
清代梅花拳大師
內黃縣城關鎮丁庄人楊炳,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梅花拳大師。他寫成的《習武序》一文,在冀魯豫一帶梅花拳內部弟子中廣為流傳。
楊炳,字虎文,號松岩,內黃縣城關鎮丁庄人,生於康熙11年11月16日末時(公元1673年1月3日)。據史料記介載,楊炳“虎項猿臂、技勇絕倫,作文雄壯,下筆立就”,乃文武雙全之才。他刀槍劍戟樣樣精通,手舞180斤春秋大刀風雨不透;讓人頭頂5個燒餅,百步之外他能逐個射落;兩臂能夾兩個石磙……。康熙47年(公元1708年)中戊子科武舉,康熙51年10月14日(公元1712年11月12日),以非凡的武功和出色的“策問”應對,中康熙壬辰科武探花,授御前侍衛兼京營都司僉書加一級,誥封通議大夫(正三品)。康熙52年3月18日(公元1713年),康熙大帝念其“武勇夙諳,恪勤茂著,周旋禁闥歷夙夜以宣勞,環衛庭墀直雲霄,而奉職允稱爪牙之選”。於是對楊炳及夫人黨氏,楊炳之祖父楊士興、祖母朱氏,楊炳之父楊達、母親袁氏分別進行封贈,各賜《奉天誥命》一道。后因其與皇太子結怨,於乾隆6年(公元1741年)以“親老告假終養”。從康熙、雍正到乾隆,楊炳一生保過三朝朝廷。乾隆12年10月2日辰時(公元1747年11月14日)辭世,終年75歲。
楊炳自幼習練梅花拳,是我國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梅花拳大師。在任御前侍衛時,他將梅花拳傳入京城,北京人還稱梅花拳為“老楊拳”。辭朝後楊炳住在丁庄村花園,這時他雖處在“正靜養時也,猶斤斤以武藝為念”。為了使梅花拳這一中華武術之奇葩不僅在理論上、技擊功法上進一步完善規範,而且要進行普及發展,他於乾隆7年(公元1742年)寫出了《習武序》這篇重要著述。
在這篇論著中楊炳首先批判了“至治之世而武可以不練”的錯誤觀點,闡述了“武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的哲理,推崇“自古聖帝明王莫不隆文重武,公卿大夫率皆出將入相”的榜樣,鞭笞了當時“庸儒俗子,互相譏笑”,“文而弗武,武而弗文”的社會不良風氣。
他在文中制定了“習武規矩十二條”,要求梅花拳弟子必須講修身養性,身心並練,文武雙修;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凡事要知進知退、趨利避害;師徒之間誠敬誠愛,至親至密。這是東方文化傳統和梅花拳自身的性質決定的。
楊炳還對梅花拳弟子提出“五戒”、“五要”。“五戒”:不許打拳賣藝,招搖撞騙;不許保鏢護院,仗藝仗勢;不許藝傳匪人,結夥砸搶;不許強霸良女,為非作歹;不許酗酒,擾亂鄉里。“五要”:要愛國守法,奮勇抗敵;要扶貧助弱,御惡除霸;要團結鄉友,和睦鄉鄰;要尊師愛徒,扶老攜幼;要兄友弟恭,謙虛忍讓。從而使梅花拳的武德有規範可依。
當代歷史學界和武術界的許多專家學者,視《習武序》為瑰魂寶。歷史學家因發現了這篇著述,解開了我國近代發生的義和拳運動之謎:原來義和拳起源於梅花拳,義和拳運動就是梅花拳運動。楊炳的《習武序》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民間的流傳,為義和拳起義打下了思想基礎。楊炳同時又以過去的職務和威望在運河兩岸廣收弟子,為義和拳起義奠定了組織基礎。如,滑縣“天理教”起義的領袖馮克善,山東清水教起義領袖王倫,河北白蓮教起義首領李存仁,山東冠縣農民起義首領楊四海,以及震驚世界的義和拳起義領袖河北威縣沙柳寨的趙三多都是楊炳的傳人。梅花拳師們發動並領導了清末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為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楊炳的《習武序》汲取了中國古代的兵法思想精華,又揉進了儒家、道家、易學的思想和法則,因此武術界把《習武序》看作梅花拳的文武大法,稱楊炳關於梅花拳的文理和拳理博大精深,細微玄妙而又包羅萬象。加之,我國清代基本上沒有武術理論著作,因此,《習武序》在中國武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更有人贊之:楊炳“武烈出眾”,“其韜略比黃呂,法術效孫吳,勇過伍明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特武略駸駸師尚父,更有文章祖先尼”(見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路遙著《義和拳運動起源探索》山東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