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執子之手的結果 展開
執子之手
《詩經》詩詞
執子之手一般與“與子偕老”連用,現一般用在對婚姻的承諾,表示希望與對方相知相守一輩子
《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敲鼓聲音響鏜鏜,鼓舞士兵上戰場。人留國內築漕城,唯獨我卻奔南方。
跟從將軍孫子仲,要去調停陳和宋。長期不許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營紮寨有了家,系馬不牢走失馬。叫我何處去尋找? 原來馬在樹林下。
無論聚散與死活,我曾發誓對你說。拉著你手緊緊握,白頭到老與你過。
嘆息與你久離別,再難與你來會面。嘆息相隔太遙遠,不能實現那誓約。
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一句,毛《傳》訓“契闊”為“勤苦”,鄭(鄭玄)《箋》則發揮其意,謂“從軍之士,與其伍約:‘死也、生也,相與處勤苦之中,我與子成相說愛之恩’(沙場上軍士之間相互勉勵約定相互救助的盟約。不管遇到什麼危難,我們都不要獨自跑掉而不顧對方)。”錢鍾書在《管錐編》中評價說:“《箋》甚迂謬”,又指責其“穿穴密微”,並很幽默的將“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等句,比較《水滸傳》第八回林衝刺配滄州臨行雲“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身去不穩”語,斷為“情境略近”。
鏜:(讀湯),擊鼓的聲音,象聲詞。踴躍:跳躍刺殺的樣子。兵:兵器,刀劍。
土、城:名詞作動詞,壘土砌牆和修築城池的意思。國、漕:“國”的本義是城邑,後來既指城市也指國家,這裡指國都或大城市,指國家也說得通;“漕”是當時衛國的一個地名,小城邑,在今河南北邊的滑縣境內。
從:跟隨。孫子仲:當時將軍的名字。平:調和。
不我以歸:“不以我歸”的倒裝,不讓我回家的意思;“以”通“與”(yǔ),動詞,,給予,授以,予以。注意古代漢語語法中,“否定副詞+動賓片語”,動詞的賓語一律前置以示強調,如“時不待我”當作“時不我待”,以此類推。忡(讀充):憂慮不安。
爰:(讀元)“於何”的合音,在哪裡的意思。居:停留。處:住宿。喪:丟失。
於以:於何,在哪裡的意思,表疑問。
契闊:聚散、離合的意思。契,聚合;闊,離散。成說:訂立誓約。
於嗟:於:通“吁”,吁嗟,嘆詞。不我活:不和我相聚。活:通“佸”,相聚。
洵:遠,遙遠。信:守約,指不能自己信守“與子偕老”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