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洗盡鉛華的結果 展開
- 漢語成語
- 馮亦代著圖書
洗盡鉛華
漢語成語
洗盡鉛華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xi jin qian hua。“鉛華”出自唐·權德輿《玉台體》詩12首之11:“鉛華不可棄,莫是稿砧歸。”宋·辛棄疾《西江月·宮粉厭塗嬌額》詞:“杏腮桃臉費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這個成語出自:宋代趙長卿詞集《惜香樂府》“洗盡鉛華不著妝。一般真色自生香”
譯文:這女子有天然之美,不需要塗脂抹粉,真實的面容反而更純美香艷。
意思是洗掉偽裝世俗的外表,不施粉黛,不藏心機,具有清新脫俗、淡雅如菊的氣質。道家哲學思想。
褒義詞。
中國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在戰國就開始了,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成分,一種是以米粉研碎製成,古粉字從米從分;另一種妝粉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俗稱“胡粉”。因為它是化鉛而成,所以又叫“鉛華”,也有稱“鉛粉”的,兩種粉都是用來敷面,使皮膚保持光潔。關於米粉的製作方法,在《齊民要術》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澱,製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英”,然後放在日中曝晒,曬乾后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由於這種製作方法簡單,所以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唐宋時期,人們製作米粉,仍然採用這種方法。還有一種香粉,是用粟米製作,類同上,只是最後再加上各種香料,便成香粉,由於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脫落。和米粉相比,鉛粉的製作過程複雜得多,從早期的文獻資料看,所謂鉛粉,實際上包含了鉛、錫、鋁、鋅等各種化學元素,最初用與婦女妝面的鉛粉還沒有經過脫水處理,所以多呈糊狀。自漢代以後,鉛粉多被吸干水分製成粉末或固體形狀。由於它質地細膩,色澤潤白,並且易於保存,所以深受婦女喜愛,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除了單純的米粉、鉛粉以外,古代婦女的妝粉還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宮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摻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宮中以細粟米製成“迎蝶粉”。在宋代,則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還有以產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稱官粉);荊州的“范陽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顏色也由原來的白色增加為多種顏色,並摻入了各種名貴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大批妝粉實物相繼出土,有的盛在精緻的缽內,有的安裝在絲綢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從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妝粉,被製成特定形狀的粉塊,有圓形、方形、四邊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還壓印著凸凹的梅花、蘭花以及荷花紋樣。
【成語】從低俗中脫離出來,一種世俗的改變,鉛,古代用於化妝,華,外邊的華麗。意思是洗掉偽裝世俗的外表。
現代清華校友作者劉承,在一次校友會上詩:“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年少都有凌雲志,平凡一生也英雄”。
這首詩被另一愛好文學寫作的年輕校友寫在一篇短篇小說中,發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