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天都峰的結果 展開
- 36大峰之一
- 南宋范成大詩作
天都峰
36大峰之一
天都峰位於黃山東南,西對蓮花峰,東連缽盂峰,與光明頂、蓮花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故取名“天都峰”。
天都峰峰頂平如掌,有“登峰造極”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漢斜卧,名“仙人把洞門”。
天都峰是黃山第三主峰,高達1810米,直衝雲霄,為黃山三大峰中最險峻者。因為四周霧氣環繞,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所以被命名為“天都峰”。
安徽天都峰景區
天都峰,峰體拔地摩天,險峭峻奇,是黃山群峰之中最為雄偉壯觀,最為奇險的山峰。其雄偉博大之氣勢,雖然高度不及蓮花峰和光明頂,但卓立地表,在黃山群峰中,最為雄偉壯麗,儘管海拔不是最高,但絕對堪稱“黃山第一峰”。
天都峰
天都峰是鳥瞰黃山壯麗全景的理想之處,因此人們說,不登天都峰,等於一場空。古時候,天都峰無路可登,能夠登上天都峰者寥寥,唐代釋島雲,慕東國僧擲缽神異,來游黃山,成為有記載的登天都峰第一人峰內有仙人把洞門、鯽魚背、天橋、百丈雲梯、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觀音、金雞叫天門、二僧朝佛等景點。
天都峰鯽魚背
天都峰[黃山第三主峰]
天都峰,健骨辣桀,卓立地表,險峭雄奇,氣勢博大,在黃山群峰中,最為雄偉壯麗。據山志載,唐代島雲和尚曾歷經千險,從東側攀崖,始至峰頂。他是現存文字記載中登上天都峰的第一人。那時,攀登“於石壁外無路”,明地理學家羅洪先嘉靖年間來黃山也望峰興嘆:“何年白日騎鸞鶴,踏碎天都峰上雲”。其艱險程度是難以想象的,與古今中外探險家相比,也未必遜色。他曾在絕壁上留下《登天都峰》一詩:“盤空千萬份,險若上丹梯;調入天都里,回看鳥道低。他山青點點,遠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間宿錦雞。”後人鑿石開路,裝置石柱、鐵鏈扶欄,今遊人可安全登頂。峰頭遠眺,雲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競秀,古有詩讚曰:“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
天都峰峰頂平如掌,有“登峰造極”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數十人。室外有石,形如醉仙斜卧,名為“仙人把洞門”。另有石如桃,稱為“天都仙桃”。峰頂有“登峰造極”等石刻。極目遠望,雲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競秀。古詩有句:“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1965年5月,董必武題詠:“奇險天都著,遙觀亦有緣;大雄無與並,蒼渾莫之先。今有民謠:“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場空。”意為游黃山而不登天都,等於虛此一行。1983年,在半山寺上方,從天都峰腰另闢新徑至天都峰頂,又增添了新的景點。峰內有仙人把洞門、鯽魚背、天橋、百步雲梯、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觀音、金雞叫天門、二僧朝佛等景點。
老道口入山:可以從玉屏樓迎客松走過來。也可以從慈光庵站搭乘玉屏索道到玉屏站再到老道口登山。
新道口入山:從慈光庵站徒步走到半山寺再到新道口入山,但是徒步路程較遠,可能需走2小時。
開放時間:
天都封山
天都峰[黃山第三主峰]
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獲悉后,焦慮萬分,每隔一小時電話詢問火災情況,並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住黃山最名貴的迎客松。但山火無情,4000多株黃山松、400餘株黃山杜鵑被毀。天都峰面向玉屏峰腳的這一面,數千棵松樹,只剩下枯乾殘枝無言地望著天空。
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黃山管理處在天都峰腳豎立一塊“戒碑”示警登山者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