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黃土雞

湘黃土雞

湘黃土雞別名:黃土雞、衡陽土雞、黃雞,因毛黃、腳黃、皮黃而得名,湘黃土雞體形矮小,軀稍短而呈橢圓型,公雞體態雄壯,母雞體稍小而清秀,單冠直立,冠齒5-7個為多見,冠、肉髯、眼、臉顏色鮮紅,眼大而有神,皮膚、喙、脛為黃色。

基本介紹


產地:湖南省肉蛋兼用型地方良種,在粵、港、澳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1979年被外經貿部授予“名貴項雞”的稱號。主要分佈在湘江流域和京廣鐵路沿線的衡東、衡陽、衡南、衡山等縣市,年飼養量已達到4億羽。
分佈區域:主要分佈在湘江流域和京廣鐵路沿線的衡東、衡陽、衡南、衡山等縣市
飼養管理:成年公雞體重1.5-1.8千克,母雞1.1-1.4千克。湘黃土雞體形小,早期生長較慢,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4月齡公、母平均重量可達1千克。雛雞長羽速度快,38天左右可以長齊毛,性成熟較早,公雞不到3個月齡就開啼,母雞平均165天開始產蛋,年產蛋150-180枚,平均蛋重44.4克,蛋殼淺褐色,殼質堅實不易破碎。
湘黃土雞
湘黃土雞
養殖前景:湘黃土雞是湖南省農家飼養的小種黃雞,是經濟價值很好的地方品種,目前也是我們協會飼養的唯一品種,養雞會員利用山坡、田園等優勢進行大規模養殖,年出籠已達360萬羽,總產值8900多萬元,為會員帶來直接經濟效益達2300萬元。同時,湘黃土雞採用飼料餵養與野生放養的方式相結合,是真正的綠色食品。雞肉鮮嫩可口,皮薄骨脆,營養豐富,可謂席上佳品。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湘黃土雞在沿海地區及港澳地區更是風行,常常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