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縣

湖南省衡陽市轄縣

衡南縣,隸屬於湖南省衡陽市,三面環抱衡陽市區,與雁峰、蒸湘、珠暉、石鼓四個城區相連,衡山、衡東、安仁、耒陽、常寧、祁東、衡陽8個縣為鄰,總面積2619平方千米。

衡南歷史悠久,從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建酃縣,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析衡南縣東南境置清泉縣,立郡設州,析縣置府,分區建市,幾易其名,於1952年7月始建衡南縣,已有2000餘年歷史。境內有江口鳥洲、岐山森林公園、蓮湖灣國家濕地公園,以及被譽為“衡陽第一祠堂”的王家祠堂等風景名勝。是“詩魔”洛夫、劇作家海岩的故鄉。

2019年,衡南縣下轄3個街道,19個鎮、1個鄉,另設有1個監獄,2020年總人口796327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1.0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2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4.7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62.1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8.8:33.6:47.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現價)37241元。

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衡南縣因地處南嶽衡山以南而得名。

建置沿革

戰國中期,屬楚。
秦代,屬長沙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承陽縣,屬長沙王國。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於蒸水之南置鍾武縣,屬零陵郡。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鍾武縣改稱鍾武侯國,平帝元始元年(1年),承陽縣改稱承陽侯國。
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將承陽、鍾武合併稱鍾武、改名鍾桓。
東漢建武二年(26年),改承陽為蒸陽,與鍾武皆稱侯國,屬零陵郡。永建三年(128年),鍾武更名為重安侯國。建安初,析蒸陽縣、鄙縣的部分屬地置臨蒸縣,屬零陵郡。
三國時,吳孫亮太平二年(257年),分長沙西部置衡陽郡。蒸陽、重安、臨蒸屬衡陽郡。
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都縣併入臨蒸縣,屬湘東郡;蒸陽縣併入重安縣,屬衡陽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重安縣改稱重安侯國,臨蒸縣改稱臨蒸伯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改重安侯國為子國,屬衡陽王國。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臨蒸復稱縣,屬湘東郡。陳文帝天嘉初,鍾武併入臨蒸,析臨蒸縣西部置衡山縣,倚湘東郡郭。宣帝太建元年(569年),析臨蒸縣東鄉置新城縣。
衡南縣
衡南縣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省衡陽、湘東二郡始置衡州,並臨蒸、重安、新城三縣始置衡陽縣,州、縣同城。大業三年(607年),改衡州為衡山郡,仍以衡陽縣為倚郭。恭帝義寧一年(617年),隋在湖廣的政權被蕭銑的梁朝所取代。梁鳳鳴元年(617年),仍立衡州,衡陽縣屬梁國衡州,為附郭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衡山郡為衡州,分衡陽縣復置重安、臨蒸、新城三縣。七年(624年),並新城、重安兩縣入臨蒸縣。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年),臨蒸縣複名衡陽縣,天寶元年(742年)后,州郡並稱,衡陽縣屬衡州衡陽郡。肅宗至德二年(757年),衡州防禦使治所設衡陽縣城,領轄衡、岳、潭、郴、邵、永、道、涪八州軍事。代宗廣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觀察使治所于衡陽縣城,領轄衡、潭、邵、永、道五州軍事。大曆四年(769年)徙治潭州,在衡陽以湖南定名的建置中心,由衡陽轉移到長沙。
五代十國時,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年),馬殷割據湖廣地區稱楚王。楚分所有地為二十八州一監,直隸長沙府,衡陽縣隸屬楚國衡州。
宋,隸屬荊湖南路衡州衡陽郡。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衡州改稱衡州路,衡陽縣隸屬衡州路。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析衡陽縣東南鄉復置新城縣(今分屬衡南縣、耒陽市年)。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吳王朱元璋改元朝衡州路為衡州府,衡陽縣屬衡州府,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結束元朝統治歸屬明朝。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並新城縣入衡陽縣。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二日,吳三桂在衡陽稱帝,改衡州府為定天府。乾隆二十年(1755年),湖南巡撫陳宏謀,以衡陽縣“幅員遼闊,路當衝要,事繁難治”為由,奏請朝廷析其東南境(約今衡南縣)置縣分治。
民國元年(1912年)2月,並衡陽、清泉二縣為衡州府。民國二年(1913年)9月,裁府置縣,衡州府復稱衡陽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月,析衡陽縣城區及城郊3個鄉置衡陽市。縣、市治同城。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8日衡陽解放,衡陽縣隸屬衡陽專員公署。
1952年4月,根據政務院決定,析衡陽縣東南境一、二、四、九區置衡南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處湖南省衡陽市東南部,東界郴州安仁縣,南連耒陽市、常寧市,西鄰祁東縣、衡陽縣,北抵衡陽、衡東、衡山縣,並從東南西三面環抱衡陽市城區。介於東經112°6′—113°8′,北緯26°32′—26°58′之間,東西最大距離103.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4.5千米,總面積26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衡南縣為一凹字形丘陵盆地,地形分為平原、崗地、丘陵、山地。境內最高峰位於東部邊緣的天光山,海拔814.9米,最低位於咸塘鎮花江村,海拔59米。
八大名山
天光山:為縣境第一高峰,海拔814.9米,氣勢雄偉,頂峰高聳雲端。坐落在川口與花橋鎮,與衡東縣臨界。植被繁茂,多為次生混交闊葉林,南竹亦豐。
火石山:海拔741.3米,為岐山主峰,衡南第二峰,相傳為孫悟空在西天取經路上過火焰山時,在三借芭蕉扇滅火之後,老孫發脾氣時一腳踢出而飛落在岐山現在位置,故又名為飛來峰。
雷祖峰:海拔627米,坐落雞籠鎮太平村與衡陽縣長樂接界。
岐山:海拔570.6米,山上建有”萬壽仁瑞寺”,著名的佛教聖地和省級森林公園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十牛峰:又名石牛峰,海拔514.9米,坐落在車江鎮,山頂建有衡南縣電視差轉檯,現闢為旅遊休閑度假區。
巨麓峰:坐落鐵絲塘鎮,與衡東鄰,海拔418米。峰頂有天池,冬夏不涸。天池尚存,傳說還有一盞”天燈”,站在祝融峰上可見其明。
網山:坐落在寶蓋鎮。東與安仁交界,南與未陽市毗鄰,屬天光山余脈,海拔455米。
清泉山:位於泉溪鎮西北部,海拔200餘米,面積2平方千米許,山上就有古城寺,聽泉亭,山下有清泉,”水明如鏡,溉田千頃”。現建為水庫。以清泉山泉水釀造的酃醁酒,味淳色美,曾為進貢佳品。《清泉縣誌》載:”清泉山下出泉清,萬頃酃湖逗一泓。酃醁見珍張載賦,原來縮酒貢南荊”。清乾隆析置清泉縣,即以此山命名。

氣候特徵

衡南縣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暖多變、夏秋多旱、冬寒期短、暑熱期長的特徵。年均氣溫17.8℃,年降雨量1268.8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為287天。

水系水文

湘江自西南向北流通衡南縣全境,並有兩大支流蒸水和耒水流經縣域大部分鄉鎮。舂陵河上建有歐陽海水庫,數百條河港小溪及龍溪橋、雙板橋、斗山橋三大湖泊,小二型水庫及眾多山平塘構成境內水系。
六大名泉
清泉:坐落在泉溪鎮與原古城鄉相交的清泉山麓,屬丘陵區紅色砂岩中涌流地表的裂隙水。清澈如鏡,可飲可灌。昔清泉縣即以此命名,現已修築為水庫。
吐泉:坐落在冠市鎮吐泉村,泉面約5畝,屬:中擊區砂石層涌流地表的孔隙水。現築有蓄泉引水工程。
林蔭泉:坐落在寶蓋鎮幸福村,屬低崗地區砂岩層涌流地表的裂隙水。泉涌后積水面2畝有餘,分2處涌流,久旱不涸。
小泉坐:落在硫市鎮天聖村,屬丘陵區砂岩層涌流地表的裂隙水,泉涌量達0.03立方米/秒。久旱不竭。現已修築小泉水庫。
代泉:亦名大泉,坐落在柞市鎮代泉村,屬丘陵區砂岩層涌流地表的裂隙水。泉面積水廣,史曰:”沙地廣5畝許,中有泉騰沸,盛夏涼氣襲人,溉田數百畝”,現泉流量明顯減少。
衡南地理
衡南地理
泉湖:坐落在泉湖鎮紅湖村,屬丘陵區砂石層涌流地表的裂隙水。水由石沙湧出,漬水成湖,可溉田千畝,極旱不竭。夏秋間水面煙浮,天必雨。現涌流量雖有減少,其湖尚存,泉湖即由此得名。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衡南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30餘種,主要有鎢、錳、鉛、銅、鐵、鈾、鋁、金、煤、螢石、重晶石、芒硝、長鉀石和瑪瑙等,特別是螢石,儲量大,品位高。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0年,衡南縣轄21個鎮、3個鄉。
2001年4月4日,將衡南縣的雨母山鄉劃歸衡陽市蒸湘區管轄。
2004年1月19日,民政部批准同意衡南縣人民政府駐地由衡陽市石鼓區中山北路遷至衡南縣雲集鎮。
2016年,經過鄉鎮改革,全縣轄22個鄉鎮、1個辦事處、3個片區服務中心。
2019年10月31日,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廳批複同意衡南縣撤銷雲集鎮和廖田鎮,設立雲集、車江和向陽橋3個街道。
區劃現狀
2019年,衡南縣下轄3個街道,19個鎮、1個鄉,另設有1個監獄。衡南縣人民政府駐雲集街道黃金路。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430422100000雲集街道
430422103000茶市鎮
430422104000冠市鎮
430422105000江口鎮
430422106000寶蓋鎮
430422107000花橋鎮
430422108000鐵絲塘鎮
430422109000泉溪鎮
430422110000洪山鎮
430422111000三塘鎮
430422112000譚子山鎮
430422113000雞籠鎮
430422114000泉湖鎮
430422115000柞市鎮
430422116000茅市鎮
430422117000硫市鎮
430422118000栗江鎮
430422119000近尾洲鎮
430422121000咸塘鎮
430422122000松江鎮
430422200000相市鄉
430422407000衡州監獄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衡南縣常住人口91.5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8.01萬人,城鎮化率41.5%。人口出生率‰,死亡率2.87‰,自然增長率6.44‰,出生男女性別比為113.06。
2021年6月,衡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衡南縣人口數為796327。

經濟


綜述

2019年,衡南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1.09億元,同比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21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114.73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162.15億元,增長10.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現價)37241元,增長5.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8.8:33.6:47.6,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衡南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0%(詳見圖1)。其中,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2%。房地產投資增長56.5%,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9.6%。全年產業投資增長25.1%,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73.9%。產業投資中現代農業增長15.1%、工業增長22.2%、現代服務業增長36.2%。全年施工項目376個,增長1.1%。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360個,增長11.8%。本年投產項目396個,下降4.1%。全年計劃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的在建項目(不含房地產)35個,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5.1%。
財稅收支
2019年,衡南縣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37億元,增長14.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73億元,增長9.9%。地方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8.5%,下降0.9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
2019年,衡南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66元,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7元,增長8.9%。
2020年,衡南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56.01億元,增長4.0%(可比價)。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9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22.89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162.13億元,增長3.3%。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6.8%、46.7%和36.5%,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7、1.9和1.4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9年,衡南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3.74億元,增長2.8%。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8.62億元,增長3.0%。年末實有耕地面積71.14千公頃,全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32個,累計為166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7.5萬人;新增家庭農場32個,累計460個。全年農產品加工產值299.24億元,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263.1%。 2020年9月,被確定為湖南省綜合油料大縣、湖南省茶油大縣。
種植業
2019年,衡南縣糧食種植面積136.27萬畝,下降4.83%。其中,小麥種植0.51萬畝,下降0.8%;稻穀種植面積126.31萬畝,下降5.2%;玉米種植面積2.48萬畝,增長1.5。棉花種植面積4.9萬畝,下降1.0%。油料種植面積53.33萬畝,增長1.5%。糖料種植面積399畝,增長0.3%。全年糧食產量62.54萬噸,下降2.2%。其中,早稻產量21萬噸,下降5.0%;中稻產量13.48萬噸,增長3.5%;晚稻產量24.27萬噸,下降3.2%。全年穀物產量60.62萬噸,下降2.3%。其中,稻穀產量58.76萬噸,下降2.4%;小麥產量0.164萬噸,下降6.1%%;玉米產量1.59萬噸,增長2.0%。全年棉花產量0.37萬噸,增長1.5%。油料產量5.79萬噸,下降1.0%。糖料產量0.12萬噸,增長1.1%。茶葉產量655噸,增長2.2%。
畜牧業
2019年,衡南縣豬牛羊禽肉產量8.94萬噸,下降21.3%。其中,豬肉產量6.96萬噸,下降26.9%;牛肉產量2283噸,增長3.8%;羊肉產量845噸,增長5.4%;禽肉產量1.65萬噸,增長8.9%。禽蛋產量3.67萬噸,增長5.8%。年末生豬存欄52.95萬頭,下降36.7%;生豬出欄91.65萬頭,下降25.9%。
漁業
2019年,衡南縣水產品產量5.76萬噸,增長4.4%。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5.73萬噸,增長5.0%;捕撈水產品產量292.13噸,下降50.0%。
生產條件
2019年,衡南縣耕地流轉面積53.95萬畝;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99.73萬千瓦。

第二產業

工業
2019年,衡南縣實現工業增加值74.45億元,增長9.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全年規模工業企業95個。其中,採礦業5個、製造業86個、水電熱力生產供應業4個。規模工業企業中農產品加工企業41個,農產品加工產值下降38.3%。
建築業
2019年,衡南縣建築業總產值172.68億元,增長13.4%;實現建築業增加值40.3億元,增長4.7%。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獨立核算企業21家(不包括勞務分包企業),其中一級7家、二級9家、三級5家。

第三產業

國內經濟
2019年,衡南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13億元,增長10.3%,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9.2%。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完成零售額29.39億元,增長37.8%。分類別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1.5%,飲料類增長34.7%,中西藥品類增長21.3%。限上貿經企業51個。其中限上批發企業18個、零售企業27個、住宿企業3個、餐飲企業3個。
對外貿易
2019年,衡南縣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426萬美元,增長18.1%。
招商引資
2019年,衡南縣共審批外資項目58個,到位外資17071萬美元,增長15.0%。引進內資項目107個,實際到位資金48.3億元,增長31.4%。
房地產業
2019年,衡南縣商品房銷售面積81.06萬平方米,增長12.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9.43萬平方米,增長14.0%;商品房銷售額29.67億元,增長22.1%,其中,住宅銷售額28.79億元,增長26.7%。
旅遊業
2019年,衡南縣累計接待遊客392.08萬人次,增長30%。完成旅遊總收入35.14億元,增長22%。
金融業
2019年,衡南縣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58億元,增長5.0%。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2.5%,下降0.1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完成315.99億元,增長1.8%。各項貸款餘額完成158.37億元,增長15.6%。
保險業
2019年,衡南縣各種保費收入完成5.13億元,增長23.5%。各種保險賠付支出1.99億元,增長5.7%。

政治


現任領導

縣委書記:胡果雄
縣委副書記:許達、胡瓊峰

文化


截至2018年末,衡南縣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74個,文化館1個,非遺展示中心1個,公共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27個,示範性鄉鎮綜合文化站13個,示範性社區(村)文體中心53個,綠色上網場所26個,農家書屋379個。
衡南縣民間藝術特色濃郁,傳承至今的雜技藝術、花鼓戲、“七巧龍”、“漁鼓”、“二月八”、“嗩吶”等獨具特色。
雜技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以餐桌前的板凳組合成大雁飛騰形象為內容的《大雁騰飛》獲全國首創獎。《蹬技》、《六塔頂碗》、《魔術》在國內外大賽中榮獲金、銀、銅獎。全縣雜技藝術在德國、前蘇聯、波蘭、印度尼西亞、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韓國、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近2000場次,成為連接中外友誼的紐帶和文化交流傳播的使者。
衡南花鼓戲為衡州花鼓中的一個流派。近年,衡南花鼓戲新排了《小打鐵》、《蔡坤山耕田》、《過江》、《血濺烏紗》等一批傳統戲,創作了《禮品》、《人調瓜》、《接妻》、《啞馬小青》、《拜財神》等現代戲,豐富了上演劇目。2005年全省青年演員摺子戲大獎賽中,縣花鼓戲劇團獲三金五銀。湖南省文化廳授予該團:“湖南省2000—2002年度好劇團”稱號。

交通


2019年,衡南縣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3.18億元,增長0.2%。
衡南縣交通便捷。東南西三面環繞衡陽市區,境內有1個機場(衡陽南嶽機場),1個航電樞紐(湘江土谷塘),2條國道(G107、G322),3條省道(S214、S315、S316),4條通航江河(湘江、耒水、蒸水、舂陵水),5條高速公路(京珠、泉南、岳臨、衡邵、婁衡),6條鐵路(京廣線、武廣高鐵、湘桂線、湘桂複線、衡茶吉、懷邵衡),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基本成型。
運輸
2019年,衡南縣公路客運量完成5022萬人次,下降24.7%;旅客周轉量51001萬人千米,下降28.2%;貨運量422萬噸,下降36.9%;貨運周轉量17200萬噸千米,下降40.9%。

社會


科技事業

2019年,衡南縣有高新技術企業43個,其中工業36個、建築業6個、農業1個。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0.4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的17.7%,下降0.5個百分點。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末,衡南縣幼兒園153所,義務執教學校157所,其中小學139所,初中3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5所。高中5所,完全中學4所,小學教學點53個。幼兒園學生25113人,小學生62891人,初中生34637人,高中生23149人。教職工數,幼兒園2331人,小學3489人,初中2543人,九年一貫制學校857人,完全中學821人,高中913人。職業中學4所,學生3170人,教職工270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9年末,衡南縣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78個,文化館1個,非遺展示中心1個,公共圖書館2個,鄉鎮文化站27個,示範性鄉鎮綜合文化站8個,社區(村)文體中心446個,示範性社區(村)文體中心183個,綠色上網場所62個,農家書屋446個。 

體育事業

2019年,衡南縣開展全民健身項目35項次,全民健身運動參加人數達25萬人次。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78人,年末擁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935人,健身輔導站23個,公共體育場地2028個。 

衛生事業

截至2019年末,衡南縣共有村(社區)衛生室421家。共建立電子居民健康檔案78.72萬份,管理65歲以上老年人9.5萬人,管理高血壓患者4.79萬人,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1.63萬人。縣級註冊衛生技術人員3374人,增加338人,其中醫生1642人,減少139人;護士護士1732人,增加199人。 

勞動就業

2019年,衡南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661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員2952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795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13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4%。 

社會保障

2019年,衡南縣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168.7358萬人次,其中:企業養老保險10萬人、機關事業養老保險3.1萬人、城鄉居民醫保101萬人、職工醫保(生育保險)4.8358萬人、工傷保險5.9萬人、失業保險4.5萬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數達57.4萬人。城鄉居民醫保、職工醫保、工傷保險賠付支出分別為7.05億元、1.49億元和1690萬元。 

社會福利

2019年,衡南縣城市低保對象27163戶次,47244人次,累計發放低保金1674.1742萬元,人均救助水平達到354.36元/月/人。農村低保對象118546戶次,242534人次,累計發放低保金5765.1984萬元,人均救助水平達到237.71元/月/人。 

環境保護

2019年,衡南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22天、優良率88.2%。Ⅲ類或優於Ⅲ類水質達標率96.7%,下降3.3%。城鎮污水處理率80.0%,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83.8%。 

安全生產

2019年,衡南縣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0。

旅遊


風景名勝
衡南縣旅遊資源豐富,東有怪石嶙峋,景觀奇特的川口、麥園、桑田三大溶洞和碧波萬頃的龍溪湖;南有林蔭竹翠,萬鳥和鳴的江口鳥洲,西有修竹挺拔,古木參天的岐山森林公園,海拔千米。還有被譽為“衡陽第一祠堂”的王家祠堂、花橋龍溪湖景區、寶蓋鎮農業旅遊示範點、車江十牛峰自然風光、大洲島等旅遊景區景點。
衡南縣
衡南縣
江口鳥洲
位於衡陽市衡南縣江口鎮境內,2011年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地處耒水下游,距衡陽市區50千米。鳥洲面積487.5公頃,其中核心區陸地面積15公頃,由陳家洲、龍家洲、張家洲組成。四面環水,被定為中國十大生態旅遊熱點景區之一。天然的洲灘、適宜的水溫、靜謐的環境,使之成為中國鳥類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洲上古樹成蔭,氣候宜人,有木本植物29科51種,草本植物48科124種,是鳥類的天堂,一年四季在這裡棲息和繁衍的鳥類有16個目37科182種,總數達10萬隻以上。
衡南縣
衡南縣
岐山森林公園
岐山,原名鳳凰山,南嶽七十二峰之一,位於衡南、衡陽、祁東三縣交界處,海拔570.6米。岐山有植物400餘種,是天然的珍貴植物基因庫和標本園,亦是江南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現為省級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岐山旅遊資源眾多,其中,最令人注目的“岐山八景”鑲嵌在群峰古樹之中。曾受皇封的萬壽仁瑞寺,因擁有欽賜的“萬壽仁瑞寺”匾額和兩江總督曾國荃親書的“大雄寶殿”匾額,以及朝袍、朝靴等物而名躁江南,成為宗教聖地。
衡南縣
衡南縣
車江十牛峰景區
十牛峰屬南嶽七十二峰之一,海拔594米,離衡陽市西南郊方向6千米,與岣嶁峰分列衡南兩側,調節著衡陽的氣候與風水,是守衛衡陽衡南的神山。十牛峰景區自然景觀豐富,有萬畝林海,數千植物品種、百餘種藥材。人文景觀有神農祠、鐵岡寺等文物保護單位。
衡南縣
衡南縣
王氏宗祠
亦稱漁溪王氏宗祠,位於衡南縣栗江鎮隆市村漁溪組,為衡陽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始建於北宋嘉裕六年(1061年),2013年3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氏宗祠坐北朝南,磚、石、木混合結構。有48根主柱、柱礎、13條門框等均系石料加工而成。全祠由正堂、左右祠閣五棟聯為一體,石柱木樑,硬山頂,蓋小青瓦;棟間施風火山牆,兩端爪角飛翹,祠高12米。正門用漢白玉製作,門額陰刻楷書“衡陽第一家”,周施二龍戲珠高浮雕。
衡南縣
衡南縣
炎帝神農祠
位於十牛峰南側,始建於唐貞觀十三年,乾隆、咸豐年兩度修復。“文革”期間神農古迹被毀,於1993年重修炎帝神農祠,保持古迹原貌,增其舊制。祠堂座東北朝西南,戲台、前殿、二殿、三殿、觀音堂均築於神農山中軸線上。兩邊廂房有觀音殿、大王殿等,祠宇建築雄偉,工藝精緻。1996年11月,炎帝神農祠被衡南縣人民政府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炎帝神農祠還建立了展覽廳,展出炎帝的歷史和毛澤東的革命歷史,被定為衡南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衡南縣
衡南縣
寶蓋鄉村旅遊景區
寶蓋鎮位於衡陽市東南45公里處,東界安仁縣,西接衡南縣冠市鎮,南毗耒陽市,北鄰衡東縣,故有“一雞叫四縣”之說。寶蓋樓古民居歷史悠久、古色古香,是衡陽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寶蓋山水兼蓄,有集“驚、奇、秀、迷”於一身的“石灣溶洞”;有形神副真的“良崇菩薩崖”;有“兵家必爭之地”的“太益三峰寨”;有風光旖旎、環境幽雅的“迷仙湖”;有水質口感好、四季恆溫的“雙河口鼓龍泉”。2007年,寶蓋鎮被評定為“湖南省農業旅遊示範點”。2009年,寶蓋鎮榮獲“湖南省環境優美鄉鎮”稱號。2011年,寶蓋鎮榮獲“湖南省特色旅遊名鎮”。
衡南縣
衡南縣
近尾洲蓮湖灣濕地公園
座落衡南縣近尾洲鎮,位於素有“東方萊茵河”之稱的湘江河畔,距衡陽市區75公里。近尾洲蓮湖灣位於湘江上游,水面4000餘畝,荷花1800畝,河水清澈,水質優良,達到了國家直接飲用水標準。現已興建了生態水產養殖場,養殖生態大閘蟹10萬隻,鱅魚10萬尾,邊魚3萬尾,繁殖魚苗30萬尾,並成立了“漁家樂”旅遊項目。共種植了桃李7000株,樟樹3000株,柳樹1000株、建有220畝葡萄園一個,30畝台灣雪梨園一個。
衡南縣
衡南縣
花橋鄉村旅遊基地
花橋鎮因境內有“雕龍刻鳳的石拱古橋、古老的青石古街”而命名,位於衡南縣東部,距衡陽市區38公里。全鎮轄29個行政村,總面積145平方公里。衡南最大的人造水庫龍溪湖便坐落於此,形成一片高峽平湖的風光。600年歷史的古民居村落蔣家大屋,綿延九街八百間房。湖南高山飛行滑翔基地“花橋現代航空農莊”,座落在花橋石丘村天光峰摩天頂上,是衡陽唯一體驗飛翔的地方。
衡南縣
衡南縣
譚子山楊湖烈士陵園
坐落在譚子山鎮楊湖村大落皂組,陵園於2010年動工興建,2011年建成。園內嶂巒疊翠,群峰翹起,園莊嚴肅穆,入口的蓮花柱上刻著一副對聯“浩氣長存,英雄不朽”。犧牲在隱蔽戰線的革命烈士段沄、段復、段徽楷、謝小球就葬在這座陵園。
衡南縣
衡南縣
泉湖農業休閑園
明初,古絲綢之路衡永大道從茅洞橋改至泉湖轉道,泉湖成為衡祁古道與衡永大道的交匯節點,地理位置凸顯,遂成為湘南政治、宗教、經濟與文化重鎮,舊稱“泉湖市”。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農耕廟會“泉湖二月八”開始興起,泉湖二月八影響越來越大。來趕“二月八”的,不僅僅有衡南當地及周邊縣市的人,還有廣西、江西、福建等全國各地的客商,多的時候10多萬人在這裡進行農產品交易,場面火爆。這場“流淌600年的文化盛宴”,已成為當地乃至衡陽的一大節會,並被列入省級非遺。 
衡南縣
衡南縣
東方唐韻景點
衡陽東方唐韻田園綜合體,座落于衡南縣洪山鎮揚名村,項目規劃總面積16800畝,計劃總投資15.6億元。規劃布局1區5園,含綜合服務區、生態農業園、彩色植物園、休閒遊樂園、溫泉康養園等6個基本功能區。該項目於2017年3月份全面開工,累積投資5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湖南最大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園、衡陽周邊唯一的溫泉度假目的地和首個共享田園康養社區,集生產、生活、生態於一體的新型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區。

代表人物


洛夫
衡南相市人,台灣現代詩壇最傑出、爭議最大而最具震撼力的詩人,素有詩魔之稱。1954年,他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任總編輯至今,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和深遠影響。著有《靈河》、《石室之死亡》、《洛夫詩選》等詩集和《一朵午荷》等散文集。其晚年力作《漂木》,被瑞典皇家學院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海岩
原名佀海岩,衡南廖田鎮人,1954年出生於北京,1969年應徵入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海軍航空兵地勤,做殲擊機6型的電器員。代表作:《便衣警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永不瞑目》、《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玉觀音》、《深牢大獄》、《平淡生活》、《五星大飯店》、《河流如血》、《舞者》等。
八指頭陀
俗名黃山讀,在岐山寺廟6年,著名佛界詩人,民國時中華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與杜甫、陸遊並稱三大愛國憂民詩人。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