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時代青年的結果 展開
  • 雜誌
  • 我所認識的桂子山中的散文

時代青年

我所認識的桂子山中的散文

《時代青年》出自寒拾於2014年推出的散文集《我所認識的桂子山》。

目錄

正文


蓋一民族、一時代,青年乃一國家之未來。縱觀歷朝歷代,亡國者必先亡於青年之頹廢,本是旭日之年華卻似夕陽之西斜,本是東行之巨流卻似一灘之死水,本是百卉之萌動、利刃之新發卻似秋風之落葉、折戟沉於沙。憑君莫話當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
觀今日之中國青年,危機日顯,昏昏然而未知。太平盛世養就一身驕奢淫逸之怪癖,未經坎坷不知世情之艱難。甲午海戰、庚子之亂不過百年余,九一八之國恥、雙七之浩劫未過一代人而已。當時是,國雖將亡而青年未倒,中流砥柱挽國難於危及。試問今日之青年,於國又有何為?
雅不願以如流之歲月,與之說短道長。儒學重五,某亦謹陳五義,以供青年自決,唯希冀其脫胎換骨。
一、自主而非盲從
弗洛伊德言:人區別於動物在乎自主。察中國五千年之歷史,順民教育實植奴性於萬民,唯求一時之無事不思個人之權利,雖二十四朝更替多賴百姓之抗爭,然細觀其原因十之八九乃天災人禍使其不能自保,爾後奮起,待新朝建立,則即服從之,任勞任怨。此乃中國封建兩千年朝代變而制度未變之根本。
奴隸時代逝之久已,個人行動之自主他人無權干涉,然思想受制於他人者比比皆是。欲求真自由者呼,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隸始。青年自立必先立思想,不可盲從於他人,雖強權亦不動搖之。真理尚可變,況呼他人之言語。
盲從之危害已見於諸端,視老師之結論如真理、待領導之決策如天命最為可恨,前者誤己、後者誤人,且此種風氣一旦形成則禍害於萬代。
青年者當如初生之牛犢,有斗虎之勇氣,雖九死而不悔。力爭自己之真理,絕不受他人之教條。如此則國之幸萬民之幸。
二、激進而非保守
儒家倡導天、地、君、親、師之等級與忠、義、禮、智、信之道德,孔子說忠孝、道中庸,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中庸者,舍其兩端取其中也。此法並無不好,其道可久,其法易行,可緩諸多矛盾,然死守中庸者必陷於保守,保守者必陷於妥協,妥協者必陷於失真理。青年不可保守,如花甲者之老成,青年當激進,求真理而已。今日之人多以“憤青”責於青年,此大錯也。憤青並無不好,不可全然否定。憤青之好壞在於憤之目的,憤盲從者求自主,憤謬誤者求真理,憤邪惡者求正義,憤自私者求為公,憤獨裁者求民主, ……。如此看來憤青亦有可圈可點之處也。
誠然,激進亦當有尺度,不可憑一時之血氣而行魯莽之傻事,誤人害己。外柔而內剛,此激進亦理智者,君子也。望我青年皆為君子,守正義、有大略,絕不作匹夫之勇。
三、志大而非氣小
青年當立鴻鵠之志,不可求一室之安穩,如氣小之燕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何況活力之青年?
凡成大事者,不乏有堅忍不拔之智亦必有高遠之志。縱使前路坎坷,行程寂寞,仍不改其志。
只嘆今日之青年多在乎個人之得失,難謀大志。有拜金主義而乏生財之道,有追名之熱忱卻無濟國安民之豪情。如此氣小豈不可笑、可悲、可恥、可恨哉!
青年者當慕聖賢榮光、感生民艱難,自承大道、窮通自若,毀譽由他。立大志行大義!
四、兼收而非排外
無知者無畏,其可怕不在於無知而在於未能自知。自知者縱使無知猶可學,未能自知者則猶斷須之蠅、失目之犬,茫然而不知何為?徒有氣力而於己無補。
青年人當兼收,切不可閉門造車。深山大澤而蛟龍生焉,取精多用物宏而魂魄強焉。青年唯有見賢思齊、博學多思,爾後視野大開,方有大為。險青年最深者乃是迷信自我,夜郎自大。此乃青年之不幸,國之不幸。
五、務實而非浮華
百年屈辱之歷史,若問文化之缺失在於何處?科舉必推首惡。科舉之失在於舞文弄墨不求實幹,文風之弊見於官場,漸而禍國殃民。是故歷朝之變革無先行於文化習俗,進而推及經濟政治。反觀今日青年之行文浮華足可見其行事之草率。不讀《史記》卻大議太史公者數之難盡,不讀四書五經卻大罵儒學無用者多於牛毛,不讀《易經》卻視八卦為迷信者更是多見。
所謂文以載道,豈可亂言?言之則必有理、必可行。萬不可亂髮議論,作空想之美夢。鴉片戰爭之際,中華之《四庫全書》較之於大英之《百科全書》,就內容前者十倍於後者猶不為多,然後者多講實用之學問、富國強民之策略,我輩望其項背矣,故戰未開而勝負已定。王符《潛夫論》有云:“大人不華,君子務實。”青年正值少壯俠氣,易率性而為,求一時之快感。殊謹記: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
青年不可為浮名所累,當立於根本、戒驕戒躁。如此則幸甚!“漫雨春花正年少,縱酒歡歌心意高;
險山峻岭眉不皺,熱血肝腸寫今朝。”
勉乎哉,我時代青年;壯乎哉,我中國青年!
2011年5月1日
於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