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婆

佛陀時代之名醫

耆(qí)婆,生卒年不詳,是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名醫。公元四世紀的龜茲人,我國著名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的鳩摩羅什生母。

出身於王族,父親和哥哥先後為龜茲國王。作為龜茲王女,從小就受到佛教文化藝術的熏陶,攻讀佛教經論,到了適婚年齡,與當時的龜茲國師鳩摩羅炎結合生子鳩摩羅什、佛沙提婆。在鳩摩羅什七歲時,耆婆頓悟,絕食相抗,攜長子出家,到各國取經深造,其子鳩摩羅什后終成佛教大師,也成為我國著名的與真諦、玄奘齊名的佛經翻譯家。

人物生平


出身王族

耆婆,著名佛教學者鳩摩羅什的母親,公元四世紀的龜茲人。她出身於王族,父親和哥哥都先後做過龜茲國王。那時的龜茲和疏勒、於闐、高昌並稱為西域的四大佛教文化中心,佛教被立為龜茲的國教。因此,她從小就受到佛教文化藝術的熏陶,長大成人後,變成了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她天性純真善良,稟賦聰穎過人。她厭惡世俗,品格堅毅,曾經攻讀許多佛教的經論。

嫁於國師

到她該出嫁的年齡,她的哥哥給她選擇了一位稱心如意的佳婿鳩摩羅炎。鳩摩羅炎出生於佛教昌盛的發源地——天竺國,當時他已是名譽西域、令人稱羨的龜茲國師。可是,他的夫人對他講釋的佛教經義並不滿足。
公元334年,愛子誕生了,起名為鳩摩羅什(意譯為“童壽”)。從此,她就把自己的抱負完全寄托在兒子身上,一心想把他培育成舉世聞名的佛教學者。次年年,耆婆生下第二個兒子佛沙提婆。

悟道出家

在鳩摩羅什七歲時,耆婆出城遊玩,看到墳間枯骨縱橫,猛然悟道。她不想再受盡煎熬,便發誓:若不能剃髮出家。就不吃不喝。丈夫鳩摩羅炎最初不同意,她便真的絕食。到第六天晚上,她氣若遊絲,仍不肯進食。鳩摩羅炎害怕了,只能答應她。她怕鳩摩羅炎反悔,執意要先落髮,才肯咽下食物。第二天便受戒,搬出家,住進了王新寺。

培養兒子

她從小就培養兒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別的王公貴族子弟,吃佳肴,穿綾羅。她卻讓自己的兒子,穿麻葛,吃粗食,當兒子七歲時,她帶兒子到罽賓國跟隨得道高僧盤頭達多學習佛教小乘派的經文,當兒子稍大一些,她又帶他到疏勒從師須黎耶蘇摩學習佛教大乘派經義。為了培養兒子的耐心,她陪他大半天、大半天的靜坐,為了鍛煉兒子的勇敢,她帶領兒子爬險山涉惡水。等到兒子長到十七、八歲,她又不辭辛苦地陪著兒子穿綠州,繞大漠,翻過重重山,跨過條條河,跋涉幾千里去天竺取經深造,背井離鄉,周遊異國,一住就是五、六年,蒼天不負苦心人,後來鳩摩羅什終成大器。後來鳩摩羅什就在這八百多弟子的協助下,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努力,用漢文翻譯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法華》《維摩》等經書,以及《十二門》《大智度》等經論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完整系統地介紹了大乘派空宗的唯心主義學說,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後代人常把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並稱為我國著名的三大佛經翻譯家。

家族成員


丈夫鳩摩羅炎,又作鳩摩羅琰,天竺國老宰相達多的長子
大兒子鳩摩羅什,東晉時期後秦高僧,著名佛經翻譯家
小兒子,弗沙提婆

藝術形象


文學作品

小春著《不負如來不負卿

影視形象

時間電視劇飾演者配音
2017年《不負如來不負卿》朱研季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