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詞條
登錄/註冊
卑躬屈膝
漢語成語
漢語成語,拼音bēi gōng qū xī。形容沒有骨氣,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出自宋·
魏了翁
《江陵州叢蘭精舍記》。
目錄
1
基本釋義
2
成語典故
3
用法搭配
用法
例句
基本釋義
形容沒有骨氣,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卑躬:低頭彎腰;屈膝:下跪。
成語典故
宋·魏了翁《江陵州叢蘭精舍記》:“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雖謝安石之賢也,而猶不能免。”
卑躬屈膝
姚雪垠《李自成》:不管有多大困難也不能向朝廷~,用變節投降的辦法,苟安一時。
用法搭配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沒有骨氣,諂媚討好賣身投靠。
例句
他這種人卑躬屈膝,寡廉鮮恥,有什麼壞事不幹呢?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卑躬屈膝
外文名
bow low and humiliate oneself、fawning;servile
拼音
bēi gōng qū xī
出處
宋·魏了翁《江陵州叢蘭精舍記》
用法
褒義,謂語
結構
聯合式成語
注音
ㄅㄟ ㄍㄨㄙ ㄑㄩ ㄒㄧ
詞語近義詞
阿諛奉承、阿諛奉迎、奴顏婢膝、俯首帖耳、奴顏媚骨、點頭哈腰
詞語反義詞
不亢不卑、寧死不屈、剛正不阿、百折不撓、寧死不屈、剛直不阿
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