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布袋

葫蘆科睡布袋屬植物

睡布袋(學名:Gerrardanthus macrorhizus Harv. ex Benth. & Hook. f.)是葫蘆科睡布袋屬植物。肉質塊根,莖塊部分外露在地表面,直徑能達1米,看上去像一塊表面圓滑的大石頭,表面土黃色,表皮堅硬。綠葉茂盛,藤條能從莖塊部分分叉數根,攀附能力強,可達10米以上,葉呈倒五角形,春天開花,具香味。

睡布袋原產於南非東部肯亞和坦尚尼亞。分佈區由於受到印度洋暖流和大西洋寒流的影響,夏季氣候溫暖、潮濕,乾濕季節明顯,晝夜溫差大,冬季乾旱,由於地勢較高,氣溫通常較低,冬無嚴寒,夏天無酷暑。但是日照充足,季節與中國相反,當年的12月至次年2月為夏季,平均溫度在16-22℃;6-8月為冬季,平均溫度在5-17℃,很少低於0℃,在原產地睡布袋屬於夏季生長的種類。

睡布袋適宜布置在展覽溫室觀賞。

形態特徵


肉質塊根植物,莖塊部分外露在地表面,直徑能達1米,看上去像一塊表面圓滑的大石頭,表面土黃色,表皮堅硬,外形似大肚皮。藤條能從莖塊部分分叉數根,攀附能力強,可達10米以上,葉呈倒五角形,春天開花,具香味。
塊根初期表皮呈現綠色,2年後表皮呈現銀白色,3年後變成微白的褐色,播種苗2年的球體約2厘米,4年的球體約5-6厘米,5年以後生長迅速,10年的球體直徑可達1米左右,盤卧於地上,頂部生出莖蔓數十條,長可達20-30米,攀附於框架、棚頂上,遮天蔽日,在陽光的照耀下略帶銀白的綠色葉片在夏日陽光的照耀下,為炙熱的地面投下一片陰涼。

主要價值


觀賞
睡布袋是著名塊根觀賞植物。
睡布袋
睡布袋

繁殖方法


播種前種子的處理:播種前,用1:1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消毒,處理后種子立即播種。
播種基質:播種土壤要求為疏鬆、通氣性能好的沙質壤土,中性、偏鹼性。基質的配製為珍珠炭、大粒河沙、青石、進口泥炭土、草木灰及田園土按等量拌均。用濃度50%多菌靈溶液對播種基質進行消毒。基質乾濕度以手握成團,手鬆即撒為標準。選用直徑20-22厘米盆(可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泡半個小時),將5粒種子均勻播入盆中,后覆蓋1-1.5厘米基質,3天後澆一次透水。

栽培技術


溫度:溫度是影響睡布袋生長的關鍵因素。在中國南京11月至次年3月溫度不適宜睡布袋生長,需要栽植在加溫的溫室內,而不同溫度影響其生長速率。將幼苗移植在溫室內過冬,在溫室內加蓋一層農膜,農膜內用電熱器加熱。播種1年後,睡布袋平均球莖直徑11.9厘米,睡布袋球莖直徑為5.1厘米。
濕度:睡布袋喜歡乾燥環境,空氣濕度超過70%則易引起腐爛,蚜蟲、黑粉病也易發生,特別是在溫室內由於空氣流動性差病蟲害發生更為嚴重,影響睡布袋的觀賞性。一般,把空氣濕度控制在50%左右,因此用適當睡布袋澆水的方法來解決,生長季節一般10天澆一次水,梅雨季節停止澆水,冬季20天澆一次水。
光照:由於睡布袋原產於非洲東部,對光照強度要求在8.37×10焦以上,在溫度超過30℃的強光照環境下從上午10點到下午3點覆蓋遮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