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壽丘的結果 展開
- 山東曲阜地標之一
- 山西垣曲縣壽丘
壽丘
山東曲阜地標之一
壽丘,位於曲阜城東4公里的舊縣村東的壽丘。據古史記載,為黃帝誕生地。宋真宗在壽丘建景靈宮祭祀,尊黃帝為始祖。景靈宮原共有1320間,玉雕黃帝像,用太廟禮儀祭祀,禮制是當時最高的。該廟可惜毀於元末。現在這裡闢為公園,公園裡的石碑是我國最大的石碑。現花園花園佔地37畝,插雲雙碑,倒映一池。
2張
壽丘
黃帝生於壽丘的說法自古便有。“母曰附寶,之祁野,了見大電繞北斗樞星,感而孕,二十五月(一作二十四月)而生黃帝於壽丘。”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也贊同這種說法。這種說法被歷代和今天的學者所肯定。至宋代宋真宗帝“推本世系,遂祖軒轅”,以軒轅皇帝為趙姓始祖。於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閏十月,詔曲阜縣更名為仙源縣,將縣城遷往壽丘之西,又興建了景靈宮奉祀黃帝。
2張
壽丘
壽張始於桃丘,桃丘就是壽丘,這是一個將要化石了的謎。
遠古時代的先人,穿獸皮,食野果,在代代悠長的歲月中,人們慢慢意識到了桃是一種益壽延年的水果,有“桃養人,杏傷人,李子行里抬死人”的古諺語流傳。所以,在原始古人類社會,桃負載著一個特殊的涵義——長壽,至今人們祝壽的時候還都用獻桃來寓意增壽,稱為壽桃。
在有了文字之後,“壽”字之初依然讀桃音,並且相當長一個時期壽tao、桃通用。今天仍有壽字旁的“桃”音字,如“濤”、“檮”、“燾”等。《史記》中“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以及早期的文獻記載中,壽字都是讀桃音的。“黃帝生於壽丘”的傳說與記載時間差有二千多年,在這遙遠而漫長的歲月中,代表壽的桃演變為“壽”tao,又變音為壽。
桃丘地處古黃河、濟河、大清河主河道畔,黃帝部落與東夷各部的接壤處,春秋及歷代都多屬各國、各省、縣邊界。黃河的災患,民族的遷徙,戰爭,國家分與合等諸多因素,使文化出現了斷代和不少的傳承改變。文化傳承改變,生生的把黃帝出生於桃丘給迷失了,以致於兩千多年來人們不知道桃丘為何古地。
據研考,黃帝生於壽丘本為桃丘,在傳說時代,桃丘因盛產桃而得名,桃在語言交流中也是壽的意思。桃丘應該為古黃帝族都城,廢於黃河之患。黃帝部落大部分西遷;小部分南徙十公里,定居於今東平縣西部戴廟附近。初名桃聚,壽字出現后更名為壽聚城③,這就是壽張壽字的起源。
“壽丘在魯東門之北”,這仍是皇甫謐在他著作中的記載,但沒有說是曲阜。皇甫老先生是西部甘肅平涼人,他的記載恐怕大多也是來自傳說而已,但有一點可以認定:黃帝出生地在魯。清代《壽張·鄉土志》云:春秋魯庄公築郿城於“壽張”(前666年),郿謂之微,魯邑也。這裡魯邑就是魯國,郿城是魯國西部重邑,古址在今梁山西北尚嶺(現屬台前縣,另有文章《台前境內極有可能存在的兩處史前遺址》)。這說明魯庄公曾聚郿城執政,桃丘就在上嶺東北,只有十幾公里,如果指壽聚城,就更近。古語曰:“邱者,聚也”,壽聚自然可稱壽丘,完全符合“壽tao丘在魯東門北”之說。魯(郿城)東門北有壽tao丘,這樣說才能還原歷史,給桃丘正名,給“黃帝生於壽丘”之說驅散迷霧。
魯桓公十年(前702年),“衛、齊、鄭等國伐魯,公會衛宣公於桃丘”。此時桃丘應該是桃、壽tao分離時期。桃丘后改為桃城埠,壽tao聚改為壽聚城。
三千年後的宋真宗(997-1003年間)需要祭祀黃帝,認為“黃帝生於壽丘在魯東門北”的記載是曲阜。又因為曲阜多聖賢,就把曲阜改為仙源縣,並建有景靈宮紀念黃帝,在當時就算把文化中心定在了曲阜。南宋羅泌著的《路史》又附和:“壽丘在曲阜東北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