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國家論

法治國家論

徠一、法治國家的國家意識 四、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 一、法治國家與非法治國家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叢書名: 卓澤淵法論叢書
平裝: 60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3681523
條形碼: 9787503681523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4 x 14.4 x 2.4 cm ; 599 g
ASIN: B00171NHVK

內容簡介


《法治國家論》主要內容:法治被作為國家與社會發展的目標確立以後,得到了中國社會的普遍認同。如何實現法治或如何進行法治建設,成為了我們極為重要的現實任務。在法治建設中,面對空泛的法治口號和以法治為口號的人治實踐,又有學者十分智慧地提出了“具體法治”的見解。我非常欣賞這一見解的提出,也充分認同它所具有的實在意義。因為具體法治所主張的那種“具體的法治”,也是我所贊同的;具體法治所反對的空頭“宣言”和離開具體法治的“那種宏大而高揚的法治”,既不是法治的根本,也是我所反對的。但是,我在思考了法治發展的情形后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擔心:在具體法治的口號下,法治的整體性也許會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法治的整體優化必然難以受到應有的重視。這肯定不是具體法治主張者的初衷。但如果真是那樣,我們也同樣會犯歷史性的錯誤。這種錯誤也同樣是具體法治的主張者所不高興看到的。顯然,筆者所主張的整體法治也不是那種“宏大而高揚的法治”,而是指要用整體的觀點來看待法治,要把法的內在結構、外在聯繫和發展過程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認識,並用以指導法治建設的全面推進與發展,使法治發展具有全面的性質。整體法治與具體法治,是不完全相同語境下關於法治的認識,它們之間沒有正確與錯誤的分野,二者都不可偏廢。我們應當將具體的法治與整體的法治結合起來,使法治發展得其中道。為此,本人擬將自己的法治整體性觀點述諸筆端,以求教於法學界的同仁,並希望能對具體法治的有所補充,並與之並存與并行,以有助於現實的法治建設。

作者簡介


卓澤淵,男,1963年2月生於重慶市長壽縣農村,1980年考取西南政法大學,1984年獲法學學士學位留校任教,1987年攻讀法學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1990年再度留校任教,1991年評為講師,1993年晉陞副教授,1995年晉陞教授,2000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理論博士學位。1997—2001年先後當選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全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比校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當選中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被任命為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獲得司法部法學優秀育人獎,重慶市九五立功獎章、五四青年獎章、十大職業建設標兵稱號。著有《法律價值》、《法的價值論》、《法治泛論》等個人學術專著和《法理學》VCD光碟一套,發表論文100-多篇,學術隨筆數十篇,總主編《法學論點要覽》等,主編《法學導論》、《法理學》等,副主編《馬克思主義法學新探》、《社會學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問題研究》、《法理學》等。

目錄


引言 法治與法治國家
總論
第一章 法治國家的概念解析
一、法治國家的國家意識
二、法與國家的關係解析
三、法治國家是法治化的國家
四、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
第二章 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
一、法治國家與非法治國家
二、法治國家的宏觀特徵
三、法治國家的微觀特徵
四、法治國家與國情差異
第三章 法治國家的整體法治
一、認識法治的整體性
二、法治結構的整體性
三、法治聯繫的整體性
四、法治時序的整體性
第四章 法治國家的理論基礎
一、理論基礎的解讀
二、民主治國理論
三、權力控制理論
四、法治優越理論
第五章 法治國家的社會條件
一、市場經濟是經濟基礎
二、民主政治是政治前提
三、理性意識是文化條件
四、公民社會是社會環境
第六章 法治國家與法制變革
一、法治國家建設與社會變革
二、建設法治國家需要法制變革
三、法治國家建設中的法制變革
四、中國法制變革的歷史特點
第七章 西方的法治國家裡程
一、西方古代法與國家認知
二、法治國家的德國模式
三、其他國家的法治國發展
四、西方法治國家辨識
第八章 法治國家的實踐反思
一、中國與世界的重要基點
二、農村與城市的視域範圍
三、傳統與現代的時空背景
四、建設與革命的性質判定
第九章 法治國家的現實發展
第十章 法治國家的未來旅程
徠分論
第十一章 法治國家與法律體系
第十二章 法治國家與法治理念
第十三章 法治國家與依法執政
第十四章 法治國家與科學發展
第十五章 法治國家與和諧社會
第十六章 法治國家與農村法治
第十七章 法治國家與民主立法
第十八章 法治國家與依法行政
第十九章 法治國家與司法改革
第二十章 法治國家與反腐倡廉
第二十一章 中國法治與世界法治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